14.1 电阻和变阻器(第1课时-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电阻和变阻器(第1课时-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4-26 18:48: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电 阻班级:九(2)班gzhf1.演示:闭合开关2.观察:灯泡发光3.更换导线后:4.观察:灯泡变暗 4、归纳: ★ 用水在水管中流动类比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来理解这一阻碍作用。 这两根金属丝都能导电,但导电的性能不一样,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导体也一样,在导电的同时,又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学生阅读第一框节: 1、找出电阻的概念、表示电阻的字母,并与电流、电压的字母比较。 2、找出电阻的主单位、表示单位的字母,并与电流、电压的单位及字母作比较。 3、找出电阻的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关系。 5、认识电阻的电路符号。 4、认识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6、了解常见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一、电阻1.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2. 物理学中用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3. 单位欧姆, 简称欧符号: Ω常用单位:KΩ 、MΩ换算1MΩ= KΩ= Ω103106元件实物图片电路符号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将上表中的阻值进行单位换算练习活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猜想问题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如何判断电阻的大小?这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探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用电流表测量1、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如何制定“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怎样实现控制变量法?分组讨论、交流。
选代表回答2、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如何制定“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怎样实现控制变量法?分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3、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的关系如何制定“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怎样实现控制变量法?分组讨论、交流
并选代表回答为了探究以上三个猜想,应各先用哪些器材?A和BB和DC和D 观察电阻定律演示器上的导线实验并记录:实验报告册表格思考如何选择电阻线,有效的进行变量的控制,分别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提出什么值得探究的问题?演示1现象导体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结论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大多数)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演示II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增大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同种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其电阻值 。电阻还导体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越大 。越大越大0.0160.0170.0270.0520.0960.441.1一些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长1m,横截面1mm2)思考:什么材料导电性能最好?为什么不用铁作导线?阅读P66信息窗:电阻率ρ巩固练习: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 ,用字母 表示。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 。
3、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线越长,电阻 。
4、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 。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的一种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导体的电阻还跟 有关。九年级物理公开教案
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龙溪二中 gzhf
教材分析:
“电阻”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学生已有“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阻力”的生活经验类比出“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会受到阻力”,而导出电阻概念的,并给出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由生活用电中导线的选择不同来导出实验探究的,探究过程突出了由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的探究环节,同时探究结论的得出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2、理解决定电阻的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到制定实验方案再到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探究法,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
教具:电阻定律演示器一台,演示电流表,电源一台,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水在水管中流动受到阻力,同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也会受到阻力。
教师:(教师出示由电源,开关和灯泡组成的简单电路演示并提问)当我闭合开关后,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灯泡发光。
教师:(拿出一根电阻丝)现在我用手中的这根金属丝代替电路中的一根导线再重新闭合开关(演示),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灯泡变暗了。
教师:(归纳)这两根金属丝都能导电,但导电的性能却不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导体也是一样,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也会产生阻碍作用。
这种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叫做电阻。(板书课题和标题一)。
一、电阻的大小和单位: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框节(电阻):
1、找出电阻的概念、表示电阻的字母并引导学生与表示电流电压的字母进行对比记忆。
2、找出电阻的单位和表示单位的字母并与电流电压的单位及字母进行对比记忆。
3、引导学生读P64图14-1,了解各种电阻的形状。
4、介绍电阻的电路符号。
5、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的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
学生:记忆表示电阻的符号,电阻的单位,表示单位的符号,了解常用电器的电阻值。记住电阻的电路符号。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不用铁丝做导线?冰箱、热水器的电源线为什么比台灯电源线粗?
学生:分组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选代表发言。长度不同,可能粗细不同,还有可能材料不同。
教师:整理学生的猜想。(总结学生的发言后板书标题)大家认为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学生:(讨论并发言)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可跟据灯泡的亮度或电流的大小。
教师:最好由电流表的示数来体现电流的大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不是很大,不易区分怎么办?用电流表测量更可靠。问:用什么方法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学生:控制变量法。
1、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教师:如何制定“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怎样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怎样实现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交流,我们应选用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长度不同的导线进行比较。
2、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师:如何制定“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学生:应该选取材料相同、长度相等且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据导线进行对比。
3、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教师:如何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应选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且材料不同的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教师:(归纳刚才的三个提问,告诉大家由于导体的电阻跟诸多因素有关,研究电阻跟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其它因素应保持不变,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方法之一。) 介绍实验装置。投影并介绍实验表格。
4、指导学生连接线路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组织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编号
导线材料
导线长度
横截面积
电流值
电阻大小
1
锰铜
1米
1mm2
0.4A
电阻较小
2
镍铬合金
1米
1 mm2
0.3A
电阻大
3
镍铬合金
1米
2 mm2
0.6A
电阻小
4
镍铬合金
0.5米
1 mm2
0.6A
电阻小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认真分析比较实验数据,看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举手发言)
①比较1和2可得,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系。
②比较2和4可得,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系,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比较2和3可得,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系,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发言中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观察演示I,最后总结板书: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个实验(演示II)。当我用酒精灯对日光灯丝加热时,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小灯泡变暗了。
教师:从小灯泡变暗,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灯丝受热后,电阻变大了。
教师:(小结归纳后补充前面的板书: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系。)
教师: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进行比较,课本列出了一些长1m,横截面积是1mm2,在20℃时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电阻率),请大家观察并回答: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好?
学生: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其次是铜,再次是铝。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表下方的思考”
学生:应该选铝线,因为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铝线和铁线相比,铝线的电阻小,导电性能比铁好。
巩固练习:
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 ,用字母 表示。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 。
3、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线越长,电阻 。
4、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取 相等, 相同, 不同的导线做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 。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的一种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导体的电阻还跟 有关。
课后练习:一课三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