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互动探究(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政治:2、经济: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4、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小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①兴起标志:
②代表人物:
③指导思想:
④活动基地:
⑤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新青年》北京大学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概况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互动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列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作品提出“民主”“科学”《敬告青年》《孔子与宪法》《文学改良刍议》《狂人日记》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的护身符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狂人日记》插图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何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中死去了……”
——鲁迅《祝福》(节选)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探究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问题思考(1)袁世凯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利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维护独裁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旧道德,有利于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
(2)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对待传统儒家思想,我们应该保持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提倡民主和科学胡适主张:文学改良
一、须言之有物;
二、不摹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
四、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务去滥调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主张:文学革命
一、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秀才娶妻: 话说有个秀才,一日在村里闲逛,看到有张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秀才以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实际情况: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话说文言征婚“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妻丧速归”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黄侃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积极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互动探究(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民众觉醒 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动员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撰稿者: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活动基地:北京大学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场思想—— 新文化运动
两面大旗—— 民主、科学
一本杂志——《新青年》
五位干将——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 鲁迅、胡适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CD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 )
A、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CD5、阅读分析: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新青年》(2)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指什么?
(3)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民主”“科学”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