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提纲】 部编历史·八上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
时间
领导者
结果/意义
萍浏醴起义
1906冬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是 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夏
徐锡麟
失败
广西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
孙中山
黄兴
失败
起义
1911.4
黄兴
失败;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高潮)
1.别名: ,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时间: 年 月 日
3.组织:文学社、共进会
4.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5.性质: 民族民主革命
6.进程: 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占领 城→→武汉三镇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 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7.意义:
进步性:①推翻了 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制度,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 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部编历史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1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4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5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同步习题:八上第9课《辛亥革命》(含答案)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右图人物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投身革命。1907年,准备在绍兴策应安庆起义,但事泄被捕遇难。她是( )
A.刘道一B.秋瑾C.蔡绍南D.徐锡麟
3.1907年,孙中山与哪位人物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 )
A.刘道一B.徐锡麟C.黄兴 D.秋瑾
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5.“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世纪伟人孙中山如此评价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使同盟会声望大振
C.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D.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6.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7.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是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推翻了清王朝并导致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8.(2017?广东)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9.“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燃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了民族独立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
10.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1.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2.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后来,孙中山把该政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
(2)请问当年哪两座城市分别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其震撼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弥留之际仍心系民族复兴,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呢?
参考答案:
1-5 ABCDD
6-11 BBADCD
12、(1)同盟会 三民主义。
(2)武汉和南京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心系天下兴亡;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树立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