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6 21:54:23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2016年新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题: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3)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新授一、造纸术的发明在纸发明以前,古人用什么作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甲骨青铜器石壁材料竹木简帛书灞桥纸特点:
笨重、不方便、价格昂贵西汉早期的纸是用麻做的,麻在当时是人们做衣服的材料,比较昂贵。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汉和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龙亭侯。所以,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优点:
原料容易找到,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蔡侯纸纸的外传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历史与现实: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二、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华佗三、巨著《史记》作者:?内容:?地位:?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为其辩护,终激怒汉武帝,遭受腐刑。
三年后,获赦。司马迁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想一想:司马迁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正直不屈、百折不挠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你怎样看待这句话呢?反映了《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四、道教和佛教
(1) 道教起源的时间:

东汉末年,
(2)道教起源于:我国;
(一)道教
(3)创始人:张角、
张陵。道教的兴起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事物与道教有关?门神城隍庙桃符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白马驮经(二)、佛教的兴起大月氏天竺(身 毒)东汉疏勒喀什莎车于阗和田南鄯善若羌龟兹库车葱岭西域敦煌敦煌西长安汉中蜀郡成都青城山洛阳东洛阳河水河黄长江江水东汉
明帝佛教的传入路线4、影响:
佛教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1)建筑方面
(2)雕塑方面
(3)绘画方面
(4)文学方面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1、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本课小结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练习1、见右图中的邮票,与邮票中的人物相关的成就是 ( )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地动仪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麻沸散C2、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是(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B作业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题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