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课件(2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6 21: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为什么称“复兴”
资产阶级历史学家认为,文学艺术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

“罗马人皇帝”查理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教皇为国王加冕
王权借宗教巩固统治
教会借王权固化权威
教会焚烧书籍
教会处死“异端分子”
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总之,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中世纪,没有自由、没有个人幸福、没有理想,人们成为上帝忠实的奴仆(欧洲当时95%以上是文盲。)。14到15世纪,就有5万人以上被投河或烧死。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富裕的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主义日益不满,渴望冲破束缚。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
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Human beings could achieve great things.

核心思想
以   为中心



以   为中心






发展个性,发财致富
乐观主义精神
追求现实幸福
发挥聪明才智
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重视科学实验,探索未知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中世纪时期作品
圣母像




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
读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肮脏下贱。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溢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
1.直接原因: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引起资产阶级等人的不满。
读材料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材料四: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惨烈的致命瘟疫,黑死病。四年将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这样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
4.客观条件:意大利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人才和造纸术的传播
5.现实因素: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提醒人们反省现实生活。
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Gustave Doré插画版)
《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三部分。并采用象征隐喻的方式,假想自己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从而讲述自己幻游三界时的所见所闻。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意大利怪才巨匠”达芬奇
达.芬奇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
神秘微笑 遐想连篇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以真人内在情感为表现内容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
《哈姆雷特》(1601~1607)
第一幕: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父亲猝死、母亲又马上嫁给叔父,父亲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叔父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如果出于本能,哈姆雷特会怎么做?
第二幕: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
莎士比亚如此设计,想要说明什么?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探究文艺复兴
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哥伦布(1451—1506)
麦哲伦(1480-1521)
哥白尼(1473—1543)
伽利略(1564--1642)
布鲁诺(1548—1600)





马丁·路德(1483—1546)?


中世纪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