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生物(全)

文档属性

名称 濒临灭绝的生物(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07 14: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型】 基础型 【教材】科学
【学段】 初中 【年级】六年级
【学校】 闵行五中 【教师】皋振华
单元分析
解读课程标准学科基本要求 本单元是初中科学学科带领学生第一次进入生命科学主题内容的学习,是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后的运用和深入。本单元注重对宏观生物的观察和比较方法,第三单元“细胞与生殖”则注重对微观生物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研读教材内容 认识了一些具体的、身边的、常见的生物,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初步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了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显著形态特征,知道了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和运动方式,初步了解了一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性,知道了一些动植物的组成部分,能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考察具体生物及其环境,知道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初步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依赖,一些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存的实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基础状况 本课程处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是对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兴趣的持续培养,也为后继的分科学习奠定入门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 初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 学会编制简单的直方图; ? 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 了解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及生物的多样性(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记录、比较生物的异同点; ? 通过观察,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 解释直方图; ? 用检索表进行简单分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 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 ? 初步具有欣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方法简述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单元课时安排 第1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2课时:观察动物第3课时:认识一些动植物,比较同种生物的异同第4课时:动植物的分类,检索表第5课时:濒临灭绝的生物
第5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部分珍稀动植物 (2)了解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过程与方法:(1)收集我国和世界濒危生物资料总结生物保护的现状 (2)通过数据尝试分析生物濒危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1)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2)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 (3)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相互关系
时间(分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课程引入 老师从旁指出学生那些回答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由学生来回答,他们所知道的珍稀动植物。 使学生对现今世界上的珍稀动植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5 列举几种珍稀动植物 介绍大量的植物也是珍稀动植物。 进行了解 重点对几种动植物进行了解。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2 联系实事 告诉学生藏羚羊和熊猫不止是珍惜动物,同时还是濒危动物 由学生来讲述他们眼中的熊猫 通过对身边珍惜动物的叙述,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珍惜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5 对濒危动物的介绍 提问学生现在野生老虎的数量 强调濒危动物现状的严峻 回答老虎的数量 了解现在许多生物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
5 介绍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影响 告诉同学因为人类的影响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 由学生自己来回答所看到的事物 明白人类大大的加速了生物的灭绝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10 介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 强调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强调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让学生猜测其后的变化 使学生明白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7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强调人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好恶,轻易的判断判断一种生物是否该存在 说明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使学生明白对野生动植物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好与坏去区分 了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3 身边的野生动植物保护 作最后的总结 学生回答 明白野生动植物保护从我做起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
1 布置作业 制作一份环境保护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