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7 09: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世纪30年代,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哪一事变为标志,东北人民首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  )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
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3.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4.张学良回忆(1901—2001)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5.“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该诗中描述的历史事件(  )
A.促使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B.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标志着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D.促使国共谈判,签订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6.2015年7月6日,佟麟阁、赵登禹纪念雕塑落成仪式在北京西城区赵登禹路举行。我们深切缅怀上述两位人物是因为他们(  )
A.都是出生于北京的名人 B.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捐躯
C.为解放北京立下战功 D.设计了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7.我国南京市在每年12月的一天,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此“国耻”是指(  )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的失败
C.南京大屠杀 D.南京汪伪政府的成立
8.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派车来接……部队行至车辐山下车,我师王炳章旅失去联络……遭敌军伏击,伤亡颇大。”该战役(  )
A.是抗战中第一次胜利
B.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揭开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9.“时间:1937年;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果:歼敌一千余人;历史地位: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长沙会战
10.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淞沪会战
11.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主题(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12.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而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3.2017年9月2日是某一历史事件72周年纪念日。下列图片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        B       C    D
1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斗,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B.苏联出兵消灭关东军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D.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15.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  )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16.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日本首相安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愤慨。中日关系成为世界焦点。(8分)
(1)近代史上,除了抗日战争外,日本曾经参加或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2分)
(2)说说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3)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困难重重。请你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提出建议。(2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国共恩怨不可谓不深,但是共产党干得委实漂亮,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川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1)材料一中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是指什么事件?(2分)应如何理解“它所选择的时机可谓高明之极”?(3分)
(2)据材料二,张学良、杨虎城逮捕蒋介石的目的是什么?(2分)
(3)蒋介石被扣押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4分)
(4)此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奉命率部死守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拉锯战。由于伤亡惨重,池峰城曾向长官孙连仲请求转移阵地,孙连仲说:“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材料二:在战役中,八路军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如右图)470余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破坏桥梁、车站、隧道260多处,缴获大批武器和战略物资。
材料三: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在他的领导下,南洋华侨提出“组织华侨千百万,复兴中华一条心”的口号。1939年2月,首批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80人从新加坡出发。陈嘉庚说:“你们代表千万华侨回国服务,一定要坚持到底。”
(1)材料一反映了正面战场哪一次战役?(2分)该战役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敌后战场哪一次战役?(2分)该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海外华侨为抗日战争作了怎样的贡献。(2分)
(4)结合上述材料,简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海外华侨抗战的作用。(6分)
四、探究题
19.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6分)
【制作图示回顾史实】
材料一:
(1)写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10分)
【透过史料探究原因】
材料二:
       
李宗仁在台儿庄   彭德怀在前线   民兵和老百姓在挖战壕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美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
【名人讲话认识贡献】
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学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2分)
第六单元检测卷答案
1.A 2.C 3.C
4.B 点拨:张学良36岁就是1936年,在那一年发生了西安事变。故选B。
5.B 点拨:根据“古都兵变、国共缓攻”等内容可判断诗中描述的事件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
6.B 7.C
8.B 点拨:根据“徐州”“李宗仁”等内容可判断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一次胜利是平型关大捷,A项不正确;李宗仁是国民党军队将领,C项不正确;揭开全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是七七事变,D项错误。故选B。
9.C 10.A
11.D 点拨:A项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B项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C项是一·二九运动时北平学生们高呼的口号,因此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2.D
13.D 点拨:由“2017年、72周年”可判断题干强调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45年,分析选项不难判断只有D图片反映的日本战败投降这一事件符合这一特点。故选D。
14.D 点拨:由童谣中“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A、B、C均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故选D。
15.D 点拨:通过文意“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选项在文意上偏离了问题表达的主题。故选D。
16.(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对日本而言,历史不容否认和篡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两国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17.(1)西安事变。事变发生时,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类似亦可) (2)停止内战,联共抗日。(3)后一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类似亦可)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8.(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2)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3)广大海外华侨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如捐款捐物、回国参战等。(4)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的盟军;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敌后战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海外华侨捐款捐物,回国参战,极大地增援了抗战。
19.(1)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台儿庄战役、D:南京大屠杀、E:百团大战。(2)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或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类似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