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美好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4.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美好积累】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家作品
作者 欧阳修 字号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朝代 北宋
评价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代表作 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2.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潺潺(chán)??僧(sng)??辄(zhé)
瞑(míng)伛偻(y?l)?携(xié)??肴(yáo)??蔌(sù)??觥筹(gng chóu)
阴翳(yì)弈(yì)?酿泉(niàng)?翼然(yì)?岩穴(xué)?晦明(huì)
朝暮(zho mù)??酣(hn)??颓然(tuí)
3.二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三读课文,要求读懂内容,小组合作,结合预习与课下注释理解下面文言现象。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1)重点实词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代词,指滁州城)????(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4)临溪而渔?(?捕鱼?)
(5)杂然而前陈者?(??摆开)?????????????????????(6)苍颜白发?(脸色??)
(7)太守谓谁?(为,是??)?????????????????????????(8)环滁皆山也?(?环绕??)
(9)林壑尤美(?特别,尤其??)????????????(10)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11)饮少辄醉(就??)????????????????????(12)颓然乎其间者(同“于”,在??)
(1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14)树林阴翳(遮盖)
(15)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6)觥筹交错(酒杯)
(17)名之者谁(?命名?)????????????????????????(18)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19)至于负者歌于滁(背)???????????????????(20)野芳发而幽香(香花(花))
(21)弈者胜(下棋)?????????????????????????????(22)晦明变化者(暗)
(23)觥筹交错(交互错杂)??????????????????????(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26)临溪而渔(靠近)
(2)重点虚词
而:
A.与“已”合用,表时间短?已而夕阳在山??
B.连词,表并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而乐亦无穷也;溪深而渔肥;泉香而酒洌;起坐而喧哗者.?
C.连词,表承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之间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连词,表递进.而年又最高?.
E.连词,表修饰。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杂然而前陈者;临溪而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F.连词,表转折。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A.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玡也。?
??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3)一词多义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岩暝(聚拢)???暮而归(回来)
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
(4)古今异义
??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5)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称呼)?
鸣声上下(方位名词作副词,到处)?
朝而往,暮而归(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傍晚)?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作动词,树木萌发滋长)
(6)特殊句式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7)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风霜高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秋高气爽。
【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而不停绝,络绎不绝。
【美好任务】
任务一:《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结尾部分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任务二:请同学们找出贯穿全文主线,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乐???
?
第二课时
【美好回顾】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有误的一项是(C????)
A.环滁皆山也?(环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遮盖)
3.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何陋之有?B.辍耕之垄上?C.邻人之孀妻?D.渔人甚异之
答案解释:C。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B项是《陈涉世家》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D项是《桃花源记》中的选句,这里“之”是代词。C项是《愚公移山》中的选句,这里“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与例句“宴酣之乐”的“之”用法相同。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B???)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用现代含有翻译下列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们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去,宾客跟从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晚上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课文理解默写
(1)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2)“醉翁”的由来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3)文章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4)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6)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7)第二段中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的句子是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3)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解析:“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8.《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9.《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美好探究】
任务一:描绘画面,感受山水之乐?
上一节课,我们走近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解词译句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课后,有个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中“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乐什么?太守因何而乐??预设: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此处教师不必急于给出与民同乐的答案,先引导学生赏析山水之乐、宴饮之乐?描绘画面,感受山水之乐?
要求:请依据一二段描写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按照下面的格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番你看到的画面,去感受山水之美带给游人的无穷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其间,怎能不让人快乐陶醉呢!
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方面,去关注景物的形、色、声、味、态等特点,借助丰富的想像去感受那一幅幅美景,进而感受山水之乐。?
?示例:?幽深优美的琅琊山?,叮咚作响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的酿泉,竞相开放散发出清幽香气的野花,置身其间,怎能不让人快乐陶醉呢!?
任务二:品析词句,感悟宴酣之乐?
请同学朗读课文描写“宴酣之乐”的部分,结合文本分析,“宴酣之乐”的“乐”体现在何处??
预设: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胜。描述了宾客游戏时投中、取胜的欢乐场面?
觥筹交错,描绘了宴席上,酒杯酒筹交互错杂的场面,可见宴饮之欢。?起坐、喧哗,写出了宾客或起或坐,欢呼谈笑,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态,将宾客的欢乐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颓然:旧《辞海》颓有顺也一解,《中华大字典》隤字下按云:经传于隤、頽二字,今多以颓为之。《现代汉语词典》隤同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隤然,是安顺,和顺之意,故颓然一词,古多用以描写酒后的安适情态。?醉,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是醉醺醺,第二重,是陶醉快乐,?
除了对宾客欢乐场面直接描写的句子外,哪里还间接写出了“宴酣之乐”?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人们从溪水里捕来了鱼,带来了用这里的泉水酿的酒,又从山谷里打来了野味,采来了野菜,这些就地取材的美酒佳肴,别有风味,也是一乐。?
杂然:????众多杂乱的样子???没有排场?宾客们随意自在,无拘无束?,上下级和谐?
任务三:联系材料,探究太守之乐?
作者颓然乎其间,感到安适快乐,仅仅是因为宴会,仅仅是因为和宾客在一起吗??链接材料:?
欧阳修在同时期的创作的《丰乐亭记》中写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联系材料,同学们推测一下太守还可能为何而乐??
预设:??从上文“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与民共乐”,推测太守是因为百姓富足,与民共乐。?
课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滁州安宁富足,百姓生活幸福??
预设: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负者歌于途”,而不是“负者休于途”,“歌”更能表现他们背着东西一边爬山一遍唱歌,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行者休于树”,而不是“行者歌于树”,?“休”更能表现他们悠闲地在树下休息,足见他们的闲适。?
“呼”和“应”生动地描绘了滁人游山赏水的热闹劲和快乐之情。?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这里指老人,提携,领着,带着,这里代小孩,老人小孩全家一起出游,扶老携幼的温馨场面。?
“少有所养,老有所乐”是社会幸福的标志,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绝,游人络绎不绝,说明滁州人人可以纵情山水,可见滁州人的生活是多么的闲适快乐,幸福美满。?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鱼肥、酒洌?
冽:清冽???金樽清酒斗十千???莫笑农家腊酒浑???浊酒一杯家万里?
从诗句中可见,越清澈的酒价值越高,一般的农家很难喝到,而在滁州,人人都可以喝到清冽的美酒,可见滁州被治理得非常富庶。???投壶下棋,喝酒行令的宾客尽情欢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看到在自己的治理下,?滁州富足,百姓欢乐,更是无比欣喜。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中“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乐什么?太守因何而乐??乐滁州秀美的山光水色,乐上下级之间的和谐融洽?乐滁州百姓的生活富足安乐,乐民之乐与民同乐?用朗读声读出这种欢乐?
补充:没想到的是,《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被贬谪的情况下写下的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安危,愤然上述斥责有关的权臣,他也因此也遭到贬谪,被贬到偏远的滁州做太守,《醉翁亭记》是他被贬到滁州第二年所写的一篇散文。由此,我们在欢乐之余,更加为欧阳修能在逆境中如此旷达与乐观而感动。
【美好思想】
通过对琅琊山优美风景及太守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美好技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3、骈散结合,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