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一、新课导入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结果。
2.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意义。
3.了解汉代对西域的管理。三、自主学习 (一)张骞通西域
1、什么叫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始于何时?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始于何时?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一)张骞通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1、什么叫西域?玉门关阳关西汉时间:
目的:
结果: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出发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公元前+火警号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开始于何时?结果怎样?
为发展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公元前119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二) 丝绸之路想一想:
1、什么叫“丝绸之路”?它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长安河西走廊中亚欧洲西域西亚做游戏;假如你是一名西汉商人,要把丝绸运往欧洲出售,请为自己设计一条线路图。葡萄苜蓿核桃石榴丝绸哈哈,你知道这些物品哪些是我从西域驮回来的?哪些是从中原驮过去的吗?铁器良种马(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
海上丝绸之路
马六甲海峡(三)对西域的管理时间:职能:意义:公元前60年管理西域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西域都护设置于何时?它的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意义?西汉西域都护府前60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班超出使
西域路线甘英出使
大秦路线2、东汉派谁岀使西域?他又派谁出使大秦?他去世后,东汉派谁再次出使西域?班勇出使
西域路线三、合作探究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学习你从张骞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2、丝绸之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向西域进发,在途中被匈奴抓住。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张骞威武不屈,始终不忘使命,在被扣留10余年后,寻机逃脱。辗转来到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留了一年多才得以逃出,公元前126年回到阔别13年之久的长安。
精神:热爱祖国、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
2、价值和作用: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就是利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来带动我国和丝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结果。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及结果。
4、什么叫丝绸之路?它的形成有何意义?
5、西域都护设置于何时?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四、聚焦点拨五、本课测评
一、选择题
1、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是( )
A.班超 B.张骞 C.汉武帝 D.甘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3、小明在网上看到2008年6月17日这一天发表的题为《奥运火炬感受西域风情》的报道。通过报道的题目,你可以判断,2008年火炬在6月17日可能传递的地点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4、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情的发生?( )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③④BBDC二、非选择题
5、以下历史图画和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张骞出使西域。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也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