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偶戏(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偶戏(二)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11-08 08:2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0 偶戏(二)
作者
类型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外国偶戏的历史和种类,了解外国偶戏和中国偶戏的特点。
学生情况:
六年级阶段,正是学生模仿成人表现自我的年龄段,偶戏制作和表演也正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成功调动他们探究偶戏的兴趣,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教学方式、手段:
1.通过图片欣赏、视频回放等引导学生对外国偶戏的探究兴趣;
2.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再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等过程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3. 引导学生联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关注偶戏的娱乐性和实用性;
4.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护方法。
教师准备:播放偶戏图文、影像的设备,自制偶戏道具等。
学生准备:偶戏的制作材料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偶戏相关的图文、影像赏析,认知外国偶戏的历史发展,流派风格及种类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特点偶戏的同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现和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绘画、粘贴、拼接、穿插等各种技法的运用,体现偶戏特有的美,感受小舞台大世界的空间美。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道具,并尝试自编自演偶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外国民间戏剧文化的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制作偶戏人物道具,共同分享制作与表演的乐趣。
教学难点:偶戏人物的头部制作及偶戏人物道具的操作与表演。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约5分钟)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波爷之辰河木偶戏《樊梨花》选段,还观赏了外国警察的手偶表演,这节课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超棒的木偶戏街头表演。
设计意图: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网络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偶戏世界。现代偶戏特有的滑稽、幽默、节奏感强,这是外国偶戏的特点。
师:大家在观赏的过程中注意到这名街头艺人表演的是什么偶戏?它有什么特点?
生:提线偶,更滑稽好玩……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外国偶戏。板书:偶戏(二)
师:先让大家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外国的偶戏和中国的偶戏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第一个特点——大。

生:第二个特点——滑稽幽默。

生:第三个特点——逼真。

生:第四个特点——怪异。
设计意图:了解外国偶戏的特点,艺术和技术是世界共享的。
二、发展阶段,激发创作(约1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些外国偶戏它们和我国的偶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也是提线偶、杖头偶、布袋偶和投影偶。
师:外国偶戏从操作方式上来区分,可以分为:
1. 面具人偶:演员把面具戴在脸上或头上,再用演员的身体来演出。
2. 手套偶:套在手上操作表演的偶戏,很像中国的布袋偶。
3. 悬丝偶:演员通过提线操控戏偶表演,就是中国的提线偶。
4. 撑杆偶:两只手通过主杆和手杆控制戏偶表演,就像中国的杖头偶。
5. 影子偶:表演者在幕后操纵戏偶 ,通过灯光将影子投在银幕上,很像中国的皮影。
6. 综合偶戏:将所有偶戏的优势集中在一起,综合表演的形式。如爬行的乌龟用提线偶,飞翔的大雁用杖头偶,对话的人物用布袋偶,背景用投影偶。
设计意图:了解外国偶戏的种类及流派,为后面的偶戏海报设计、门票设计、舞台设计、表演等奠定基础。
师:一出好的偶戏,有偶戏道具设计制作和演出两部分组成。
在偶戏道具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造型、色彩、材料的质感等要符合演出的需要,充分展示创造者的风格。
在演出方面,偶戏是空间与时间交叉的艺术,偶戏的姿态、移动的方式、节奏等都是诠释角色个性的关键。
另外,音响、音乐、舞台及灯光也是一台好的偶戏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师:同学们想想看,演出前除了以上说的这些,还要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
生:贴海报、做广告、卖票、印制剧情说明书……
设计意图:了解偶戏的整体流程,为模拟组建偶戏剧团演出做好铺垫。
师:这节课我们就组建一个“***班级偶戏剧团”来策划一场演出好不好?
班长和各小组组长到台上来。
班长,你就是总经理。各小组组长就是各部门的部长了!我要看一看“***班级偶戏剧团”是不是一个团结协作,有条不紊的团队!
(根据上节课制作的偶戏道具,商讨一个剧情,确定剧名《*****》。)
(第一次作业)
现在我这个艺术总监为各部门分配任务:
第一组,剧务和演出组,准备好演出的戏偶和舞台,排练节目。(戏偶用前节课做好的偶戏道具)
第二组,负责设计广告招贴和门票,并负责张贴和买票。
第三组,负责设计剧情说明书,并负责说明书的发放。
第四组,你们布置剧院观众席位,然后扮演发烧友、戏迷、文明的观众!注意认真看招贴,排队购票,仔细阅读剧情说明书,做好文明观众。
总经理,你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把握好时间,用十五分钟时间完成各项任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分工?
好!现在各部门开展工作!
三、模拟场景,尝试表演。(约8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情节进行有序的表演。
四、分析材料,再次创作(约12分钟)
师: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布袋偶呢?
(第二次作业)
师:根据我们已有的材料(课前准备的纸浆偶头、手套、袜子、碎花布、针线、颜料等),按小组(四至六个小组)讨论一下制作什么样的布袋偶,然后分工合作完成一个有趣好玩的布袋偶。
各小组进行竞赛,比一比谁的制作方法快捷巧妙,谁的布袋偶生动好玩。
小组间相互评价各自的布袋偶,赞一下精彩的部分,再给出合理的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制作,感受设计制作的快感。
师:各小组讨论一下,根据本小组的布袋偶形象特点,编写一段台词,选举两名同学准备上台表演。我们将评选出最佳编剧奖和最佳表演奖。
(班级各小组表演布袋偶戏的活动图片)
设计意图:完整的感受设计制作,编剧表演的过程。
五、评价总结(约3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外国偶戏的历史及种类,还动手制作了布袋偶并进行了表演。现在大家想一想偶戏除了有趣好玩,还能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再欣赏一段外国警察表演的偶戏表演中结束这一课。
播放:“精彩视频《警察的木偶戏》”,在开心幽默中品尝生活的快乐。(与偶戏一重复)
作业要求
第一次作业:重点在于实际操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合作、变通。
第二次作业:重点在于集体合作创作剧本(台词),推选同学进行表演。并参与评价。
教与学的评价
1.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布袋偶的评价;
2.学生对其他小组制作的布袋偶的评价;
3.学生对自己表演的效果评价;
4.小组之间相互对表演的情况做出评价;
5.教师对哪组讨论最热烈,达到了什么效果 ,给以评价;
6.教师对在制作过程中发现的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和制作方法给以肯定的评价。
反思和总结
在村小和实验小学两次试讲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学生多数默默的听老师讲,不太举手发言。而市区的学生会随时提出疑问,并与不同意见的同学争论。
第一次作业小组合作制作布袋偶的环节,学生们能分工协作,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体现。
在第二次作业过程中,编写台词和推选表演同学时,出现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出现了小派别对阵的情况,男女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表现出来。在老师强调了相互谦让,协商解决后才慢慢平息下来。教师如果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为各小组拟定各自不同的主题,或许就不会出现男生要演打斗戏,女士要演宫廷戏的情况了。
如果时间许可,让男生女生都说说理由,未尝不是一次碰撞交流的好机会。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做引导者,多给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的机会,学生就会更深入的触及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相互讨论中就会有思维和认识的碰撞,有碰撞就有火花。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可以直接以布袋偶与教师对话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达到开门见山的效果。
用小饮料瓶为布袋偶的头部底料(瓶口正好可以插进食指),配以彩色卡纸粘贴五官和帽子,不失为一个好的构思,材料容易收集,操作难度也降低了许多。
教学资源库
百度图片:偶戏。
百度视频:木偶戏。
百度网页:偶戏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