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性质以及应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碳酸钠的性质以及应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3-15 13: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2、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3、知道碳酸钠、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 4、了解候氏制碱法
1、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候氏制碱法
? 2、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讨论、归纳碳酸钠的性质
3、通过自行设计并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找出鉴别两者的方法,并提高实验技能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 三、?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学生阅读关于纯碱工业发展简史资料
在工业上,纯碱的用途极为广泛。而在古代,人们虽曾先后学会了从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和从盐碱地及盐湖等天然资源获得碳酸钠,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791年和1862年,分别由法国医生路布兰和比利时人索尔维先后开创了以食盐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路布兰制碱法"和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索尔维法"以其能连续生产、食盐利用率高(70%左右)、产品质量纯净且成本低廉等优点,逐渐取代了"路布兰法",致使纯碱价格大大下降。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发起组织索尔维公会,对会员国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我国所需纯碱由于均从英国进口,一时间纯碱非常短缺,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造的纯碱。并于1920年聘请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出任总工程师。 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侯德榜先生于1921年毅然回国就任。他全身心地扑在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最后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范旭东先生的赞同下,侯德榜先生毅然将他摸索出的制碱方法写成专著,公诸于世。该书1933年由美国化学会出版,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完成教材50页的
四个小实验提出问题:1、(1)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2、(2)中气球变大是为什么?
3、碳酸钠为什么被称为“纯碱”?
4、(4)中铜片去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碳酸钠的性质: 1、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与盐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3、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水溶液显碱性,加热碱性增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化学式Na2CO3NaHCO3
俗 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 态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水溶性溶液酸碱性与酸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用途化工原料、去污(1)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相互转化易溶,相同温度下Na2CO3 >NaHCO3
碱性,同物质的量浓度时Na2CO3 >NaHCO3 都有气体产生,速率: NaHCO3 >Na2CO3
学生探究:根据上表中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区别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再根据方案提供实验
用品,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后归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的鉴别方 案结 论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 将
导气管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能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是NaHCO3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再
分别滴加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能出现浑浊的是Na2CO3 各取同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
溶解,再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产生气体速率相对剧烈的
是NaHCO3,相对缓和的
是Na2CO3
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用PH试
纸测其PH值PH值相对较大的是
Na2CO3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教师实验:往Na2CO3的饱和溶液中通CO2
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原因:往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二氧化碳由于生成了
碳酸氢钠,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因而
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化学方程式:
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由氯化钠制备碳酸钠学生阅读侯氏制碱法的有关资料并思考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2.NH3和CO2两种气体,哪一种先通入饱和
的NaCl溶液中?为什么?
3.NaHCO3和NH4Cl两种物质,为何是 NaHCO3
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4.联合制碱法的"联合"意义何在?
5.联合制碱法时还能得到什么副产品? NH3,先形成弱碱性环境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NaHCO3和NH4Cl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及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练习:
1.下列几组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烧碱:Na2CO3 B.小苏打:NaHCO3
C.苏打:Na2SO4·10H2O D.胆矾:CuSO4
B 2.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
质量Na2CO3大
B.将含钠元素质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等质量分数
的盐酸反应,需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C.CaCl2溶液加入到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到
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好方法是加热
A3.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C.溶于水后,滴加稀氯化镁溶液有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C 4.除杂
(1)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固体,除去的方法是 ;
(2)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除去的方法是 ;
(3)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除去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 。
加热通CO2Ca(OH)2 5.A、B、C、D都是钠的化合物,分别有如下反应:
①2A=B+CO2↑+H2O ②A+C=B+H2O
③2D+2H2O=4C+O2↑ ④2D+2CO2=2B+O2↑
⑤B+Ca(OH)2=2C+CaCO3↓。
则各物质的化学式为:

A:NaHCO3 B:Na2CO3 C:NaOH

D:Na2O2
   在制碱工业上,所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氨
 气由合成氨厂提供的,所以工业生产上常将
 侯氏制碱和合成氨联合在一起,所以称为联
 合制碱法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2NaHCO3 = Na2CO3 +H2O +CO2 侯德榜先生:   侯德榜先生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曾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和沪皖两省路矿学堂,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化学工程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等学位。1921年应邀回国任职。建国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央经委委员、化工部副部长等职。
碳酸钠的应用 ---
?? 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由于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且在加热条件下碱性增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