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导入新课
对于金钱,名人这样说:罗兰: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
三毛: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其他: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能使鬼推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积累文中生字词;
2、理清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
3、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自主学习1 1、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
2、勾画出自然段﹙49段﹚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4、积累生字、词语;
5、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6、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7、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题目解说 文题中的“我”指作品中的小男孩若瑟夫。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表现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来的。 “我”是一个线索人物,也是见证者。“我的叔叔”这个称呼包含着对于勒的同情,也包含着对父母的不满。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显得亲切自然、令人信服。
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是一位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读准字音 栈zhàn桥 赔偿cháng
别墅shù 拮jié据jū
牡mǔ蛎lì 煞shà白
蓝lán缕lǚ 撬qiào开
糟蹋tà 阔绰chuò
诧chà异 文雅yǎ
恐怖bù 变更gēng
恭gōng 维wéi 狼狈bèi
学习词语拮据jié jū手头紧,经济景况不好。
栈桥zhàn qiáo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桥和装卸货物用。
糟蹋zāo tà浪费;损坏。
别墅bié shù在风景区或在郊区建造的供休养的住所。
褴褛lán lǚ衣服破烂。
女婿nǚ xu女儿的丈夫。
端详duān xiang仔细地看。
恭维gōng wéi为讨好而赞扬。文中指父亲讨好船长。
阔绰kuò chuò排场大,生活奢侈。文中指于勒曾经很有钱。
煞白shà bái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与日俱增yú rì jù zēng随着时间一天天增长。文中指父亲一家人盼望于勒叔叔回家的希望越来越强烈。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比喻很有把握。文中指对于勒叔叔回家这件事很有把握。
郑重其事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文雅wén yǎ﹙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狼狈láng bèi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暴怒bào nù极端愤怒。
主要内容 这篇小说发表于1883年。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嫂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4)故事的开端。菲利普一家人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故事的高潮。菲利普一家人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故事的结局。菲利普一家人躲避于勒。
自主学习2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1】菲利普夫妇。
【2】依据文章的主旨。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见证人“我”(若瑟夫)的所见、所闻、所感。 3、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
主要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评价。
4、分析菲利普、菲利普太太、“我”的人物性格。
【1】菲利普:虚伪自私、嫌贫爱富、狡猾奸诈;
【2】菲利普太太:虚伪自私、惟利是图、精明强干;
【3】“我”:幼稚天真、善良诚恳。5、我们对于勒叔叔分别采取了哪些态度?
【1】咒骂; 【2】夸赞;
【3】躲避; 【4】抛弃。
6、小说的情节主要有哪些?
【1】盼于勒; 【2】夸于勒;
【3】遇于勒; 【4】躲于勒。7、菲利普夫妇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于勒叔叔是否富有,是否有钱。
8、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金钱。自主学习3讨论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1】父亲赶紧走去……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菲利普急于向船长打听,又不敢直问,怕露出破绽,可见其虚伪、圆滑。“家伙”一词,带有一种不屑和不在意的意味,菲利普以此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
【2】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走开了。
此时此刻,母亲已经知道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曾经的败家子如今又要重新拖累“我们”,旧怨新恨一起发作,不由得非常愤怒,所以用了“突然”一词,这更能表现母亲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特点。【3】于勒,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金钱是菲利普夫妇衡量人的标准。一旦听说于勒有钱了,就使他在菲利普夫妇的心目中,一下子由“坏蛋”“流氓”“无赖”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4】、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景物描写。描写海上的环境,色彩明丽,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5】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谢谢您,船长。”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异常的神态、语无伦次的语言,形象传神地刻画出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心理。【6】我看了看他的手……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外貌描写。暗示于勒叔叔穷困不堪、悲惨遭遇。心理描写。饱含讽刺意味,表现了“我”对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愤懑。【7】在我们的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对照。“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巩固练习 1、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悬念→结局(技巧) 【1】开端: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更加贫困。
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在美洲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高潮:他们在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结局: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情节)
【2】原因: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美洲。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更加贫困。菲利普一家等待在美洲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结果: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3】期待: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破灭: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心理)
【4】悬念: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美洲发财了。结局: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 (技巧)2、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试依据小说内容和你的理解,与同学讨论。
【1】 于勒早期是一个行为不端、乱糟蹋钱的家伙;中年发迹后的于勒变得正直、有良心;可老年后的于勒又变成一个穷人,但他自食其力,不拖累别人。总之,于勒既是一个失败者,又是一个受害者。
【2】于勒身世沉浮,之前努力赚钱,想偿还哥哥,说明他有良知,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对比;落魄不愿回家,说明他有骨气。3、这篇小说是从若瑟夫这样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角度,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1】从若瑟夫这样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好处:①从“我”(若瑟夫)的角度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更真实、亲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②通过一个被金钱玷污过的小男孩的眼光,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③用第一人称“我”(若瑟夫)来写,给讲故事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自由。
【2】可以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来叙事,也可以从融入文本的读者的视角来叙事。体会可以各抒己见。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供参考)。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句叹息,使菲利普急切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跃然纸上。这句话设置了悬念,引出后面的故事情节。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句,出现三次同义反复,称呼不同,饱含讽刺意味,反映了“我”对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不满,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愤懑。 【3】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这一句结尾与开头相照应,而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原来的“盼”,现在的“躲”,给人以心酸悲凉的感受,体现了世态炎凉,耐人寻味。5、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在父亲不经间转头时,他的眼睛定住了,放出异样的光。原来他看见斜对面的几个打扮入时的男子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只见这个人衣着光鲜,正笑盈盈地对身边的人兴高采烈地讲着什么。“于勒?”父亲喃喃地说。 父亲真想跑过去,攥住这个人的手,说:“于勒,我可想死你了”,但他担心过于冒失,认错人会很尴尬。他来到母亲面前,低声说:“真奇怪?这位有钱人怎么这样像我的弟弟于勒?”母亲兴奋得跳了起来,尖着嗓子喊:“在哪儿?”父亲指给她看,她一看,说:“我看就是?”于是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兴奋地说:“你怎么不去相认呢?”于是一家人一番手忙脚乱,准备前去认亲……拓展练习 1、请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 ) 说:……”的句式写一句话。
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作者)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
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
骨肉恰如陌路人。金钱至上 2、巧填对联。 阅读感悟
①不要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②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③对弱者应该多付出爱心,同情心,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前后变化的态度,形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嘴脸,从而揭露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