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08 18: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及全面内战的爆发;知道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斗争,重庆谈判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相关情况,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国民党反动派独裁内战的反动本性,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重庆谈判及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学习难点:
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美军在塘沽登陆
美军教官帮助
训练国民党军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国援助国民
党的军事装备
蒋介石既然已定下内战的方针,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打了什么如意算盘?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具体时间:
第一次 8月14日
第二次 8月20日
第三次 8月23日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蒋介石的目的: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知识点一:重庆谈判
1.时间和地点:1945年,重庆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为发动内战作准备。
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目的:
重庆谈判——谈判结果
时间:
1945年10月10日
文件: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双十协定”
内容:
1、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重庆谈判的意义
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平的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从此,蒋介石要再发动内战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结束,重庆各界人士前往机场送行。
毛泽东回到延安
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6年6月
地点:
重庆
内容:
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知识点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全面爆发
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到1946年10月,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
2.全面进攻
1945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3.重点进攻:1947年3月,蒋介石转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人民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知识点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国民党重点进攻示意图




1.粉碎全面进攻
(1)思想上: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作战方式:
(4)作战原则和方针:
(3)目标: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自卫战争;运动战
毛泽东转战陕北
2.粉碎重点进攻
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1)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8月7日,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蒋介石抵达延安视察。
粟裕视察前线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2)粉碎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总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