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新桥中学 吴育民
教材分析
氯气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是苏教版第二专题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介绍了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氯气与金属铁、非金属氢气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氯气与碱---氢氧化钙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给出,并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情况,引出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实验方案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本课时的内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设计时打破了教材的一些呈现方式,而是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景,
将“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情景的落实能更好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Fe、Cu)、与水、与碱的反应
2、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3、通过探究氯气与铁、铜、与水的反应,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
2、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
3、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2.、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氯气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的成分分析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走进氯气
从氯气的用途即氯气的“功”、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
二、探究氯气
投影:液氯贮存在钢瓶里,解释“液氯”
问题1:为什么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氯气与铁的反应,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发生反应,因此,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氯气与铜的反应。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强调:氯气与铁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
结论: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设疑:一旦液氯发生泄露我们如何来处理呢?
问题2: 消防员为什么可以用水进行处理和稀释泄漏空气中的氯气?处理中,氯气是否于水发生了反应?
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
1、氯气是否溶于水?
实验设计:向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1/5水,然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
实验验证:氯气溶与水。
提出问题:氯气溶于水,到底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
多媒体动画演示
结论: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
这样通过定性到定量使学生对氯气溶于水有个深刻的理解。
2、氯气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学生猜测,有两种可能
(1) 不反应。(2)、发生反应
引导学生从元素的守恒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氯水中可能含有的分子有:水分子、氯分子等;可能含有的离子有:H+ Cl-等
思考:
如何检验可能含有的Cl-和H+呢?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
检验Cl-的实验设计
方案
往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检验H+的实验设计
1、用紫色石蕊试液,
2、pH试纸.
3、向碳酸盐固体或溶液中加入氯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4、向氯水中加入铁钉、铝条、镁条等较活泼的金属、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变化.
学生实验
供选用的试剂:氯水、稀盐酸、石蕊试液、pH试纸、AgNO3溶液、稀硝酸、镁条。
[实验提示]
师:①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
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不要振荡,并及时观察液面附近颜色的变化
③在加AgNO3溶液的试管和加镁条、NaHCO3粉末的试管中,各有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归纳]
生: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氯气与水有反应发生并且有酸生成,
加镁条试管中有无色气泡(进一步,说明氯水中有H+)
在加AgNO3溶液、稀硝酸的试管中观察到了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还有Cl-)
[深入思考]
将加石蕊溶液的试管振荡,又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探究实验]
生: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红色变浅,并且逐渐消失,溶液中有使颜色褪色的物质。
[设疑]
师:这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是什么?水和干燥的氯气有漂白作用吗?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应该是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对不对?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是不是盐酸使氯水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之。
往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滴品红,不褪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性;
实验:往干燥氯气集气瓶的上方放入一半湿润一半干燥的红纸条。结果湿润的一半褪色,干燥的一半不腿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多媒体体动画演示,使学生有个深刻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42页《信息提示》----次氯酸的性质
结论: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不是Cl2本身;
指导学生阅读42页的信息提示------次氯酸的性质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与H2O反应的生成物HClO。
小结: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
可逆反应:引导学生得出:可逆反应的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下该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①在相同的条件下,② 同时 ③ 两个相反方向
问题:往新制氯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练习: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指出:指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2与Ca(ClO)2的混合物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有效成分是Ca(ClO)2
问题解决1:消防员用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氯气,怎样处理更科学和更合理呢?
问题解决2:某山区化工厂山坡坑道的仓库中储存的氯气钢瓶因损坏而大量泄漏。为了山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环境保护,结合氯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从仓库中抢出钢瓶消除危险?
① 在抢钢瓶问题上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提出了以下
四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说明理由
方案1:甲同学说直接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2 :乙同学说戴上一只口罩冲入仓库抢出钢瓶。方案3:丙同学说可用水
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子, 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方案4 :丁同学说可用肥皂水或稀的弱碱
液浸湿的毛巾捂住鼻子, 冲入仓库抢出钢瓶
②:钢瓶抢出后,如何处理钢瓶消除危害?
(2) :人员应如何疏散?
有人说往山坡转移;有人说往下坡转移;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说出理由,
请根据上述的问题解决及本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归纳出氯气的性质
总结归纳:氯气的性质
归纳:
氯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 2Fe+3Cl2 ===2 FeCl3
(2)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3)与碱的反应:(4).与碱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H2 + Cl2 === 2HCl
知识的迁移
向稀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逐滴滴加新制氯水,溶液颜色逐渐变
浅并褪去。
(1)甲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氯水表现出漂白性,
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2)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不能肯定新制氯水表现出漂白性,若要证明新制氯水是否表现出漂白性,必须继续实验。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板书设计
氯气的性质
归纳:
氯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 2Fe+3Cl2 ===2 FeCl3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H2 + Cl2 === 2HCl
(3)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4).与碱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归纳:次氯酸的性质
1、
2、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板书设计
(一) 氯气的化学性质
(三)次氯酸的性质
2HClO====2HCl+O2↑
四、学以致用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