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舞剧撷英教案(6份打包)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舞剧撷英教案(6份打包)湘艺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1-09 10:01:13

文档简介










《场景》
教学目的:
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3、了解舞剧概念,掌握不同乐器音色,并了解其在乐曲作用。
教材分析:
交响乐《场景》出自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首交响乐以其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乐曲形象地为我们塑造出美丽的天鹅的形象,乐曲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紧张有力,宛如一位美丽的天鹅公主在诉说身世。作者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这部芭蕾舞剧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音乐内涵,辨别乐器音色,懂得音乐中乐器的运用与乐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听《四小天鹅》
师: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师:这首交响乐的作者是谁?出自哪部舞剧?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柴科夫斯基《天鹅湖》中另外一首舞曲《场景》。
二、展开
(一)感知音乐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1、配合舞剧画面欣赏《场景》,感受乐曲情绪。
师:我们看到女演员穿着白色的裙子,舞姿优雅,像不像美丽的白天鹅?
2、介绍作者及故事简介
柴科夫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最杰出的大师,浪漫的情怀,抒情的乐音,再加上戏剧化十足的结构,固执而又纯粹的俄罗斯风味。这就是老柴的音乐,真正为芭蕾舞注入优美旋律的最杰出代表。
芭蕾舞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天鹅湖》。《天鹅湖》大概是柴科夫斯基笔下最受人们欢迎最令人感到亲切的作品了,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在这部力作中,几乎与舞蹈完美交融的音乐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的抒情性。创造性的思维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佐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刻画了白天鹅奥杰塔这个芭蕾舞的经典形象。王子齐格弗里德、黑天鹅奥杰丽亚以及恶魔的形象也性格分明,各具特色。在出色地勾画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同时,也正是“交响”化的也正是“交响”化的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二)理解音乐
1、聆听欣赏音乐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倾听天鹅公主的诉说.并且唱出你所听到最熟悉的一段
音乐。
2、学生哼唱老师写出旋律,揭示主题
师:很好,这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题,大家一起来哼唱一下。
3、 再次欣赏主题部分,并说出使用了什么乐器,归纳旋律、情绪特点。
师:在旋律速度、节奏、情绪上都有什么特点,它主要使用了什么乐器?
生:速度较慢节奏舒缓,优雅略带忧郁。使用的是双簧管。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乐曲由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奏出温柔而略带忧伤的天鹅主题,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使人仿佛看到静静浮游的天鹅。
4、赏乐曲展开部,说出使用乐器名称,体验情绪。
师:这段乐曲演奏主题旋律时使用了什么乐器?
生:圆号。
师:它的音色和情绪是怎样的。
生:浑厚有力,激动不安的情绪。
5、欣赏高潮及尾声部分。辨别乐器音色及所表现的情绪。
师:高潮部分使用什么乐器?表现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全乐队,悲愤、愤怒。
师:尾声部分呢?
生:使用双簧、大提琴。情绪忧伤、悲哀。
师:在乐曲的尾声部分作者再次用双簧管和大提琴演奏了主题的片断。结束全曲,好像天鹅公主怀着忧伤的心情渐渐离我们远去。
6、总结并完整欣赏《场景》
师:通过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场景》这首芭蕾舞片断。我们学会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演奏了五次乐曲的主题,并且每次都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使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变换。






PAGE
PAGE



1












《俄罗斯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俄罗斯舞曲》的欣赏,了解欧洲印象派音乐、二十世纪初期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主要代表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
2、通过音乐知识的抢答,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3、通过印象派绘画的欣赏,试着与印象乐派作比较。
教学重难点:
了解欧洲印象派音乐、二十世纪初期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主要代表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
教材分析:
《俄罗斯舞曲》选自舞剧《彼得路什卡》第一场,它是一段独舞加群舞,动作滑稽,可笑,音响激烈、尖锐,音乐在表现上充满了现代感。
教学过程:
1、欣赏《俄罗斯舞曲》
(1)简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介绍乐曲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3)播放录音,分析乐曲的风格。
(4)试着谈谈二十世纪前后的音乐风格有何不同?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
2、作品信息
《彼得鲁什卡》是一出四幕滑稽芭蕾舞剧,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作曲,米哈伊尔·福金(Mikhail Fokine)编舞,1911年6月,由佳吉烈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首演于巴黎。《彼得鲁什卡》讲述了一个拥有“人心”的木偶的故事。
3、作者信息
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性别:男,1882年6月17日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今罗蒙诺索夫),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伊戈尔·菲德洛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Igor Fe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完整地聆听乐曲,引导学生分角色来表现音乐的段落并用动作来展示音乐的美。同时也给全体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4、总结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PAGE



1












《木偶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舞剧《葛蓓莉娅》,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能哼唱出芭蕾舞剧《葛蓓莉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剧的含义及舞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响板。
教学过程
一、学唱“场景音乐”主题:
a教师示范演唱。
b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用“啊”哼唱音乐主题(2——3遍)。
c有感情地视谱演唱(有视谱能力学生视谱演唱,没有的还是用“啊”演唱)。
随舞剧音乐(声音关小)哼唱主题。
思考:舞剧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什么?
是一种什么艺术?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
二、学生讨论
三、教师总结: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PAGE
PAGE



1












《木偶舞》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舞剧《葛蓓莉娅》,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能哼唱出芭蕾舞剧《葛蓓莉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剧的含义及舞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响板。
教学过程
一、学唱“场景音乐”主题:
a教师示范演唱。
b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用“啊”哼唱音乐主题(2——3遍)。
c有感情地视谱演唱(有视谱能力学生视谱演唱,没有的还是用“啊”演唱)。
随舞剧音乐(声音关小)哼唱主题。
思考:舞剧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什么?
是一种什么艺术?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
二、学生讨论
三、教师总结: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PAGE
PAGE



1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能够分辨乐曲的结构。
2.哼唱乐曲的主题,记忆主题旋律,并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记忆第一主题旋律。感受主题音乐的情绪。
2.分辨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军民团结一家亲》歌曲。
师: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又一次带到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情节中。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被誉为中国的四小天鹅舞曲美称的《快乐的女战士》舞蹈音乐。
二、欣赏乐曲
1.观看舞蹈视频《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四场中,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请同学们观看舞蹈视频。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段乐曲的旋律,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
生:旋律轻快、活泼。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乐曲开始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
师:乐曲的引子用的就是《军民团结一家亲》开始的旋律,也是《五指山歌》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万泉河”主题。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
师:让我们来熟悉乐曲的第一主题,听听这段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聆听欣赏乐曲一部分。
师:乐曲引子以后接着就出现了以单簧管二重奏形式演奏的欢快活泼的“女战士”主题。
这段旋律轻快、富有朝气,与《四小天鹅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哼唱这个主题。
学生跟琴哼唱主题。
3.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师指导学生用X 0 X 0的节奏为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第二主题。
师:听辨这段主题,说说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师:这段音乐由大提琴和大管奏出了较为舒展的旋律,和第一部分的主题形成了对比。请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师指导学生做较为舒展的动作感受音乐的情绪。
5.欣赏全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师:听听这第三部分出现的是第几主题?
师:最后又反复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6.欣赏全曲《快乐的女战士》。
师: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仔细分辨“女战士”主题出现了几次,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女战士”的主题。
学生欣赏全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结构。(如图形拼摆法、动作对比法、画旋律线的方法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片段。这是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这部作品的经典音乐至今还脍炙人口。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整部舞剧,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PAGE
PAGE



1












《西班牙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首乐曲的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首乐曲的主题片段。
2、学习舞剧、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了解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和代表性作品。
3、能够对古典舞剧音乐产生兴趣并积极探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及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了解“天鹅”主题和“西班牙舞曲”主题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音响 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表演一段舞蹈,问:这种舞蹈属于那种类型?(芭蕾舞)
2、今天老师就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芭蕾、走进舞剧艺术
那么,“芭蕾”和“舞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课件)
3、介绍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国家称舞剧为“芭蕾”(Ballet),源于意大利文Ballart,即跳舞的意思,芭蕾是16、17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宫廷以民间舞蹈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宫廷芭蕾后来进入剧场,成为剧场芭蕾。它常常穿插在歌剧和各种戏剧中。19世纪,芭蕾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后来逐渐形成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不同风格。
二、欣赏。
1、《天鹅湖》以及柴可夫斯基介绍
2、欣赏场景音乐,视唱“天鹅”主题旋律(课件展示)
欣赏前提示:场景音乐中天鹅主题出现了几次?它的情绪、力度、速度是怎么样的?
你们想象这优美的旋律描绘怎样的情景?
音乐情绪从旋律中是如何体现的?(音乐是上行的、级进的)
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
双簧管(音色甜美、柔韧,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
竖琴(竖琴的伴奏使天鹅主题更加柔美、清纯,好似湖面上波光粼粼)
圆号(洪亮、饱满有力)
3、如何赏析芭蕾 开、绷、直、立,程式化的舞蹈语汇
欣赏场景音乐视频。前面我们从听觉上感受了美丽的天鹅形象,下面我们视听结合,来欣赏一下。提问: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天鹅形象?
4、欣赏西班牙舞曲
在王后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妖魔带领女儿和随从扮作外国客人,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
听听这一段音乐具有什么样的风格?
表现了这个西班牙人怎样的性格特点?(热情 活跃)
舞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炽热 气氛热烈)
这段音乐与场景音乐有什么不同?
旋律、情绪、节奏、风格
使用了哪种打击乐器伴奏?
响板的介绍
节奏型
X XX XX XX │ X XX XX XX
指导学生按照音乐进行伴奏
5、学生讨论舞剧的特点
你能说出舞剧包括哪些艺术形式吗?(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综合艺术)
分组讨论: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重要作用。正如人们所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三、体验探究。
1、体验
舞剧的音乐是迷人的,舞姿更是令人着迷的。下面我们来学学芭蕾舞的几个基本动作。
教师现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让学生模仿。(先无音乐伴奏做两次基本手位,再跟“天鹅”主题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
2、探究
分组讨论: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重要作用。
四、师生共同总结。






PAGE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