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Ⅱ)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制卷: 审核: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面几种共价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CH4;B.CCl4;C.SiCl4;D.CBr4。
2. 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A. 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 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C. 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 21He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不同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 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5.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6.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 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7.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8.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6、6,Z位于Y的上一周期,则X、Y、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2YZ4; B( XY2Z3; C( X3YZ4; D( X3YZ3。
9.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 18O、31P、119Sn; B.元素周期表中第1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C.元素周期表中V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D.27Al、19F、12C。
10.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11.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12.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13.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
物 质
①
②
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14、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B. 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C. 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 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15.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时,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粒子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离子,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H3+还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3+可在液氢中开成H5+、H7+、H9+;B、每个H3+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16.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7.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8.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 B.B>A>C; C.C>A>B; D.A>C>B。
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9.下列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A.液溴的挥发;B.NaOH固体熔化;C.酒精溶于水;D.HNO3蒸气溶于水。
2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O2; B.K2O2; C.CaC12; D.FeS2。
2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健;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不含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2.A、B、C为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处于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A2-的离子半径大于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B.原子序数:A>B>C;
C.离子半径:A2->C->B2+;D.最外层电子数:C>A>B。
23、有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 ,若X原子序数为a,Y原子序数为b,则a + b不可能的是:
A. a + b=16;B. a + b=30;C. a + b=24;D. a + b=43。
2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从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 单质熔点:Li>Na>K>Mg>Al;
B、酸性:HClO4>H2SO4>H3PO4 >H2SiO3;C、稳定性:AsH3>PH3>NH3;D、沸点:HI>HBr >HCl>HF。
25.过氧化铬(CrO5)的结构为:,由此可推知在CrO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是( )
A.全部-1价 B.4/5为-1价,1/5为-2价
C.全部-2价 D.4/5为-2价,1/5为-1价
2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原子之间只能构成共价化合物
B.单质中不一定存在非极性键
C.非金属原子之间只能构成共价化合物
D.Cl2的沸点比F2高,这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
27.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
A.XY B.XY2 C.XY3 D.X2Y3
28.有物质的量相等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在A中加入足量盐酸,在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且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
A.V1∶V2的值 B.V1和V2的值
C.A和B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
29.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Y,还原性:W2->Z-
30.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它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它不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它受热时,可能会分解产生有色气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填空题(共30分):
31.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X是___,Y是___,Z是___。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
32.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⑴写出元素符号:W为_____,X为____,Y为_____,Z为____。
⑵W2Z是由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⑶由Y、X、W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____化合物。⑷Z的最高价与X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W2Z属于_____性分子。
33.现有下列元素性质的数据: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请确定以上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将元素的编号填入下表中: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34.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2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和 ; 和 。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 。
35.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C2,据此填空:
(1)A的元素名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B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 和 。
36.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时,其电子式为 ,若XY2为共价化合物时,其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 。
37.若K37ClO3+6H35Cl=KCl+3Cl2↑+3H2O,则此反应中生成的氯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8.短周期元素的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据此填空:
A
C
B
(1)A的氢化物分子式为 ,分子构型为 ,属于 分子;
(2)B的元素符号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族;
(3)C的单质分子式为 ,C的单质溶于水所得溶液叫 。
39.A、B、C是短周期里的3种元素的单质,甲、乙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若A为单质有色气体,请判断:(填化学式)
A是 ,B是 ,
C是 ,甲是 ,
乙是
40.根据周期表的对角线规则,金属铍与铝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试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氧化铍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鉴别氢氧化铍和氢氧化镁可用: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1、(12分)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
其中: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D为白色沉淀,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X与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K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 +2N24X+SiC+3C。
四、计算题
42.某核素ZAX的氯化物XCl2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试计算:
(1)X的质量数。
(2)若X的核内中子数为20,求37gX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高一化学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2.A;3.C; 4.C;5、B;6、B;7、C; 8、A;9、C;10、C;11、C; 12、D;13、B;14、B;15、A;16、B; 17、B;18、B;
二、选择题:19、BD; 20、D; 21、AD; 22、A;23、D;24、BD; 25.B 26.AC 27.A 28.A 29.AC 30.BD
三、填空题(每空1分)
31.X:Mg;Y:N;Z:Br;黄色褪去;Mg+Br2=== MgBr2
32、(1)W:H;X:O;Y:Na;Z:S (2)共价; (3)极性(共价);离子;离子;
⑷非极性;极性。
33、
③
⑧
⑦
①
⑥
②
④
⑤
34、⑴CO和N2;BeO和BN;⑵O3;SO2。
35.(1)硅,SiH4 (2)N<P<Si<Mg (3)Mg(OH)2 HNO3
36.[∶]-Ca2+[∶]-,∶+C+∶∶C∶
37.70.7 38.(1)NH3,三角锥形,极性 (2)S, 3,ⅥA (3)F2,氢氟酸。
39.F2、O2、H2、H2O、HF
40.(1) BeO + 2OH- = BeO22- + H2O
(2) Be(OH)2 + 2OH- = BeO22- + 2H2O
41.⑴AlN
⑵AlN+NaOH+H2O==NaAlO2+NH3↑
3NO2+H2O==2HNO3+NO ⑶Al4SiC4
四、42.(1)40 (2)18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