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说出氧化物、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谜语: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打一物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观察桌面上一瓶氧气,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一下氧气的气味。完成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无色
—183℃
—218℃
2、讨论: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 ,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 ,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完成学案。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表达式
2、操作注意:木炭要取下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目的:使氧气与木炭充分反应。
(二)氧气与铁丝的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表达式
2、讨论:(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火柴的作用? 。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
(3)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
(4)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
(三)氧气与蜡烛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表达式
2、思考: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单位体积内的 ,反应就越剧烈。
(四)观察PPT中4个反应,讨论完成学案。
思考: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反应物有什么特点?
1、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
2、氧化物:由 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 。
三、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完成学案。
1、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 。消耗氧气的途径:人、动物、植物的 ;燃料的 ;物质的 。
2、缓慢氧化的特点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例如 、食物的腐烂、 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还原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肯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D.缓慢氧化肯定是氧化反应
4·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
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D.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2·用集气瓶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木条
5·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7·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说出氧化物、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谜语: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打一物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观察桌面上一瓶氧气,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一下氧气的气味。完成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183℃
—218℃
2、讨论: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完成学案。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在氧气中
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
表达式
2、操作注意:木炭要取下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目的:使氧气与木炭充分反应。
(二)氧气与铁丝的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不燃烧
在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表达式
2、讨论:(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2)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预热面积。
(3)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4)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防止生成物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三)氧气与蜡烛反应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
发黄光,冒黑烟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白光
表达式
2、思考: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四)观察PPT中4个反应,讨论完成学案。
思考: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反应物有什么特点?
1、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三、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完成学案。
1、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的途径:人、动物、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物质的缓慢氧化。
2、缓慢氧化的特点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例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跟踪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还原性
【答案】D
【解析】A、熔点、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C、密度、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D、可燃性、还原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答案】B
【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肯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D.缓慢氧化肯定是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A、化合反应强调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情况,其特点是“多变一”,而氧化反应强调的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两者无必然的联系,故错误;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物质与氧的反应,所以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没有说明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所以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没有涉及到生成物是一种的特点,故错误;
D、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当然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故选D。
4·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
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D.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并不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说法不正确;
B、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时没有发光,不产生火焰等现象,所以B说法不正确;
C、氧气不能燃烧,没有可燃性,所以C说法不正确;
D、氧气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D。
三、课堂小结
可独立展示,可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
四、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你一定行!)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答案】C
【解析】A、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B、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C、可燃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
D、沸点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2·用集气瓶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答案】C
【解析】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口要朝上放在桌面上,毛玻璃片中的磨砂面必须与集气瓶口接触,利于密封和使用,玻璃磨砂面朝下。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4·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木条
【答案】D
【解析】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体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空气,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5·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A
【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
7·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解析】①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②木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醋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④酒精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答案】①③;②④。
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课后测评
1·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略大
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
D.能供给呼吸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 B.硫 C.木炭 D.铁丝
4·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红磷
6·有一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铁
C.磷 D.硫
7·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9·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可燃物
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
C.可供呼吸
D.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0·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量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氧化反应都是化合 .氧化反应都发生燃烧现象
C.氧化反应大多放出热量 D.氧化反应都发光
13·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14·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 。
(2)水的作用是 。
(3)仪器a的名称是 。
15·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中的铁丝应用 进行 处理,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
(2)如果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如果实验不成功,没有看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两条):
。
(3)小明同学在上这节课时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听讲不太好,老师讲的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们给与解答:
①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③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第三节 氧气(第2课时)课后测评
1·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略大
B.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不易溶于水
D.能供给呼吸
【答案】D
【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反应物质之一,故D符合题意;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氧气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故选A。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 B.硫 C.木炭 D.铁丝
【答案】B
【解析】A、红磷燃烧不能生成气体,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C、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生成气体,生成的是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答案】D
【解析】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B、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要等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此时收集的氧气纯,不符合题意;
C、排水法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里面混有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符合题意;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红磷
【答案】D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6·有一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铁
C.磷 D.硫
【答案】C
【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了氧气,增加其他气体成分,故选项错误;
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其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其中的氧气,又没有增加其他气体成分,故选项正确;
D、硫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了氧气,增加其他气体成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用氧气炼钢
【答案】A
【解析】A、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答案】C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可燃物
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
C.可供呼吸
D.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氧气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是可燃物,故错误;
B、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正确;
C、氧气可供呼吸,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
故选A。
10·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A、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量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氧化反应都是化合 .氧化反应都发生燃烧现象
C.氧化反应大多放出热量 D.氧化反应都发光
【答案】C
【解析】A、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甲烷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发生燃烧现象,例如铁生锈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铁生锈时不发生燃烧.错误;
C、氧化反应大多放出热量.正确;
D、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发光,例如铁生锈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铁生锈时不发光.错误。
故选C。
13·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答案】A
【解析】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③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发生爆炸,爆炸要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故说法错误;
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说法正确;
⑤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相同,故此说法错误;
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放出,说法正确。
故选A。
14·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 。
(2)水的作用是 。
(3)仪器a的名称是 。
【答案】(1)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二氧化硫气体逸出污染空气;
(3)集气瓶。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由于二氧化硫有毒性,必须吸收以防止空气污染,根据二氧化硫溶解于水及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性质,可用水来吸收。
(3)仪器a是集气瓶。
15·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中的铁丝应用 进行 处理,这个变化属于 变化。
(2)如果实验成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如果实验不成功,没有看到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两条):
。
(3)小明同学在上这节课时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听讲不太好,老师讲的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希望同学们给与解答:
①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
②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③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
【答案】(1)砂纸,打磨,物理。
(2)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果氧气的浓度比较低或没用引燃铁丝或铁丝插入太快都有可能实验现象不成功。
(3)①防止燃烧产生的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②增大铁丝与氧气的预热面积;
③引燃。
【解析】(1)铁丝表面会有氧化物等杂质,用砂纸打磨处理,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砂纸,打磨,物理。
(2)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果氧气的浓度比较低或没用引燃铁丝或铁丝插入太快都有可能实验现象不成功。
(3)①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填:防止燃烧产生的熔化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②将铁丝做成螺旋状是因为铁丝燃烧需要温度较高,铁是热良导体,做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预热面积;
③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给铁丝预热,提高铁丝温度,利于铁丝燃烧,火柴杆起引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