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科)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A.C2H6 B.CH3CH2OH C.CH3COOH D.CH3COOCH2CH3
2.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乙烯和环丙烷 B.CH≡C-CH3和CH2=CH-CH=CH2
C.2,2-二甲基丙烷和2-甲基丁烷 D.乙烯和丙烯
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3CH2OH)、甲醚(CH3OCH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
A.红外光谱 B.核磁共振谱 C.元素分析仪 D.与钠反应
4.某烷烃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烷烃的结构简式是
A. B. C.D.CH3CH2CH3
5.对有机物 的命名正确的是
A.4-甲基-3-乙基-1-丁烯 B.3-乙基戊烯
C.3-乙基-1-戊烯 D.3-乙基-4-戊烯
6.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B.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C.因为中和热为一定值,所以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测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直接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7.按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的ΔH=+(E1-E2)kJ·mol-1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氧化钙溶于水 B.铁粉溶于稀硫酸
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9.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O2中化学键需要消耗496kJ能量,形成气态水分子中1molH-O键释放463kJ能量。则下列正确的是
A.2H2+O2=2H2O;⊿H=-484kJ?mol-1 B.2H2(g)+O2(g)=2H2O(l);⊿H=-484kJ?mol-1
C.2H2(g)+O2(g)=2H2O(g);⊿H=-484kJ?mol-1 D.2H2(g)+O2(g)=2H2O(g);⊿H=+484kJ?mol-1
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 反应A+B→C的△H<0
C.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D.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2HCl(g);△H=-184.6kJ/mol
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
C.2H2(g)+O2(g)=2H2O(l);△H=-571.6kJ/mol
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
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B.有能量变化的一定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
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少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
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
D.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
14.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下列能使产生H2速率减小,且生成的H2质量不变的是
A.加入Na2SO4溶液 B.加入NH4HSO4固体
C.加入KNO3溶液 D.滴加几滴CuSO4溶液
15.NO2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能自发反应:
2NO2 (g) + NaCl(s) NaNO3(s) + ClNO(g) ?H= a kJ/mol
则a的值应该
A.= 0 B.> 0 C. < 0 D.无法判断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0 a+b>c
B. △H<0 a+b<c
△H<0 a+b>c
D. △H>0 a+b<c
17.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NO和CO,它们可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18.在恒温,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反应:2SO2+O2 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n (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2)是
等于1.6 mol B.等于1.2 mol C.大于1.6 mol D.小于1.2 mol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9.取标准状况下2.24L某气态烃A置于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足量的O2,用电火花引燃,燃烧产物的定量测定实验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
试通过计算回答:
(1)烃A的分子式为 。
(2)写出烃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3)某有机物B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106。已知A、B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同,则B的分子式为 。
20.请认真分析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
(2)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21.在一定条件下,2 L密闭容器中通入2.0 mol PCl3和1.2 mol Cl2,发生反应:
PCl3(g) + Cl2(g)PCl5(g),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PCl5为0.4 mol。请回答:
(1)2 min内,v(Cl2)= mol/(L·min)。
若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 。
(4)PCl3的平衡转化率是 。吸收436kJ/mol能量
2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尿素的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
N2(g) +3H2(g) 2NH3(g) △H=-92. 2 KJ·mol-1
(1)1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kJ。
(2)对于N2(g) +3H2(g) 2NH3(g) △H=-92. 2 KJ·mol-1反应
①只改变某一条件,既能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移走NH3 C.加入催化剂 D.再充入N2
②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3molH2,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C.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下图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H2、N2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合成尿素:2NH3(g)+CO (g)CO(NH2)2(g)+H2(g) △H =-81.0kJ/mol;T℃时,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将2 mol的NH3和1mol CO混合反应,5 min时,NH3的转化率为80%。已知:
则:K1 _________126.5(填“>”或“<”);其判断理由是 。
23.在1.0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不写单位)。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 T_______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
化学答案
1~5:AACBC 6~10:ADDCB 11~15:CBAAC 16~18:CBD
19.(1)C4H10 (2)CH3一CH2一CH2一CH3
(3)C5H10O2
20. 409 kJ/mol 使用了催化剂
21.(1)0.1; (2)放热; (3)0.625; (4)20%(或0.2);
22. 391 D AC 14.5% < 合成尿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
23.
大于 0.001 0.36
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
逆反应
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即增大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
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