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元素周期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3-13 1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温岭市第二中学 江优瑾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新教材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初探,利用图表(直方图、折线图)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作图、处理数据能力、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得出结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2.让学生学会微粒的半径的比较方法,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生学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元素周期律,能使学生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习化学史知识,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用图表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对数据和事实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 阅读探究 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导入新课】
(资料情景)展示门捷列夫照片,并介绍他在1871年曾预言的类铝元素和1875年被人们发现的镓元素的惊人的相似之处。
(问题情景)1、门捷列夫预言的依据是什么?
2、元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呢?
3、探究元素和化合物应从哪里入手?
【活动与探究】
1、 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探究目的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观察作业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
进行分析、讨论、交流:1-2号,3-10号、11-18号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从1递增到8,呈周期性的变化
让学生在学案上总结完成:1、表格 2、画出函数图象 指导学生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表格总结法和图象法,学会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2、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探究目的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阅读课本第4页表1-2,分析原子半径数据 请学生仔细观察表中数据说明为什么没有给出稀有气体的半径数据
进行分析、讨论、交流:3-9号元素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11-17号元素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的变化
深入探讨:原子半径的大小影响因素:电子层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引导学生善于从结构上去分析问题,并能较全面地分析出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
让学生在学案上总结完成:1、表格 2、画出函数图象 指导学生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表格总结法和图象法,学会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1、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探究目的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分析主要化合价的特点 指导学生分析出1-18号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数值
进行分析、讨论、交流:3-9号元素的正化合价从+1过渡到+5,负化合价从-4过渡到-111-17号元素的正化合价从+1过渡到+7,负化合价从-4过渡到-1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深入探讨: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学案上总结完成:1、表格 2、画出函数图象3、认识直方图 指导学生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表格总结法和图象法,学会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课堂小结、媒体显示】
以18号元素核外 分析归纳 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为例 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决定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总结归纳 元素周期律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实质
【达标检测】
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
A. Na、Mg、Al B. N、O、F
C. P、Si、Al D. C、S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