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文化眼光》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文化眼光》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0 10: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敦 煌道士塔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缺乏文化素养,缺乏文化眼光。文化眼光冯骥才阅读全文思考:一、什么是文化?二、文化生存状态分别是什么?三、什么是文化眼光一、什么是文化?三种理解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态或知识程度。二是作为一种考古学用语三是人类所创造的的总财富思考?第一种狭义文化观的缺点:有一段时期对文化的理解比较单一、空洞,将文化与生活脱节,使得那是的社会生活非常空虚与空洞。现在我们经常讲的是大文化,指人类文化。二、文化生存状态分别是什么?活着的状态和历史的状态活着的状态:
是指当时人们正使用的器物和当时的生活环境。历史的状态:
是指那些器物不再被使用,失去实用性,而生活环境也已发生改变。三、什么是文化眼光文化眼光就是具有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的眼光。思考,文章为什么要提及柏林墙?(请结合文章句子加以说明。)为了说明“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从而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化眼光”来看生活中的一切?(小组讨论)1、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生活就更丰富多彩。2、我们用文化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3、用文化眼光能看出生活由活着的状态进入历史的状态。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冯骥才其人
人民日报:《冯骥才:守望民间,拯救文化》冯骥才生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冯骥才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对当代中国文化界产生深远影响。因其常年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被誉为“文化救生员”。 走到浙江杭州附近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已经开始在建设自己家园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文化的元素。但是,这文化,却是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甚至不惜放弃了悠远缠绵的中华民族文化。他们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当地的孩子以“艾菲尔铁塔”为荣,但是,当被询问到最喜欢我们中国的什么建筑时,孩子们却你推我让地迟迟无法给出答案。在广州的一些小村落,农民们修建起了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走壁、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拯救文化的必要性?“曾经,没有木版年画的春节和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一样让人不可想象。可今天,木版年画已由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之物,变成偏远村民或收藏者研究者之需。这种承载民族文化与情感的传统民间艺术,不知不觉中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濒临消亡。”冯骥才感慨道,“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影响最大、文化含量最高、地域风格最为丰富的艺术品种之一,是中国年文化的典型代表,寄托着老百姓对理想生活的美好追求。”
自然消亡! 
辽宁古寺清代壁画惨遭毁灭性修复
丰都鬼城遭遇游乐园式开发
人为破坏!辽宁朝阳壁画遭“破坏性修复”
修复壁画的重要原则是:壁画修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说,首先要加固壁画墙体,不能破坏壁画本身,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绝对要杜绝在原画上下笔,只能在画面残缺的地方补画,原画只能做清理灰尘的处理。
 
 
 冯骥才:复建“文物”,是因为此前都拆完了,拆完后又开始做假的了。我20年前就担心这个问题,现在这个情况出现了。之前,为了GDP把古迹打碎了,现在开始重建,还是为了GDP,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他们的文化政绩。   但修起来的是毫无历史文化的东西,是不是有几个建筑就恢复了大唐大宋呢?这种做法是对城市的进一步破坏,把历史的原物销毁之后弄一个“垃圾”。而且这些垃圾很大,都不好清理,还浪费了大量的钱财,凭什么纳税人的钱让你这么花掉?     
  作业我用“文化眼光”看生活
具体要求:用你独到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某一文化现象,写出其文化意义。
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