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硝酸和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硫酸硝酸和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5-12-26 08:07:0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思考与交流:
1、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种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H2SO4 == 2H+ + SO42-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 ==== 2H+ + SO42-
[讨论]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举例说明
H2SO4 +
BaCl2
Cu(OH)2
CuO
Zn
紫色石蕊试液
CuSO4 + 2H2O
CuSO4 + H2O
ZnSO4 + H2↑
BaSO4 + 2HCl
变红
1、硫酸:
**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是一种 色 状 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 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和水混溶。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大量的热。




**[想一想]:
(1)进行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将其敞口放置
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有没有变化?
放出
**[过渡]若物质中没有现存的水分子,但有H、O两种元素,遇到浓H2SO4情况怎样呢?
(2)脱水性
**[思考] 浓硫酸的吸水性有何用途?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演示实验] 浓H2SO4与蔗糖的反应 (P84)
**现象解释: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又吸水放热,使生 成的碳继续被浓硫酸氧化,一部分碳变为二氧化碳。
作干燥剂
**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
[思考]:哪些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哪些气体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H2、O2、N2、CO、CO2、CH4、SO2、HCl、Cl2
碱性气体(NH3)、
还原性气体(H2S、HI、HBr)
[演示实验] 在试管里加入2ml浓硫酸,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塞塞紧,从孔中插入一根铜丝,加热。把放出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拔出铜丝,冷却后,把试管里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
实验现象
**结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观察与思考:
(1)本实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反应前后溶液及铜片有哪些变化?
(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有何变化?说明什么?
(4 )盛品红溶液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
(3)强氧化性
A、氧化金属单质(包括不活泼金属)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讨论]分析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指出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产物。
B、氧化非金属单质
C+2H2SO4(浓)====CO2↑+2SO2↑+2H2O
2、硝酸的性质:
(1)不稳定性(易分解)
  4HNO3 == 4NO2 ↑ + 2H2O + O2↑
  
2、硝酸的性质:
(1)不稳定性(易分解)
  4HNO3 == 4NO2 ↑ + 2H2O + O2↑
(2)强氧化性
4HNO3(浓)+ Cu == Cu(NO3)2 + 2NO2 ↑ + 2H2O
8HNO3(稀)+ 3Cu ==3Cu(NO3)2 + 2NO↑+ 4H2O
**[启发] Cu是H之后的较不活泼金属,那么H之前的金属是否就 更容易被浓H2SO4氧化呢?
**注意:常温下(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会使活泼金属钝化(如铝、铁),因此可用铁制槽车运输浓H2SO4 或浓HNO3。
**资料卡片:王水(P86)
3、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2、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是:
A、强酸性B、难挥发性C、吸水性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1)实验室制SO2气体________;
(2)干燥H2、SO2等气体________;
(3)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________;
(4)清洗镀件表面氧化物________;
(5)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 ________
〖巩固练习〗
1、如何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和浓硫酸?请同学们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二、氨(NH3)
**[实验4-9]:书本P86内容
根据现象,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2)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说明什么?
 现象
 解释
反应式
1、物理性质:
(1)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极易溶于水(1:700),水溶液叫“氨水”;
(3)氨易液化→“液氨”,常作致冷剂。
2、化学性质:
(1)氨水呈弱碱性,不稳定,易分解。
NH3·H2O == NH3↑+ H2O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色。
*P87资料卡片:    氨水为什么显碱性?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NH3·H2O NH3 + H2O
氨的化学性质
(2)氨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HCl + NH3 = NH4Cl
  H2SO4 + 2NH3 = (NH4)2SO4
   NH3+HNO3=NH4NO3
[分析]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氨的催化氧化。
*比较:“铵”与“氨”的区别
*铵盐性质: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NH4HCO3 = NH3↑+ H2O + CO2↑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加热铵盐与碱的混合物
*[演示实验]:用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加热,
 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要如何安装?
(2)氨气只能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
(3)收集的氨气如何检满,为什么?
(4)多余的尾气如何处理?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吗?
 2、反应方程式:
  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小知识:氨的用途
*思考与交流(P89):
 分析图4-34,结合以下提示讨论。
(1)氮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哪些形式存在?
(2)有哪类生物能直接吸收含氮的化合物?
(3)人体里蛋白质中的氮是从哪里来的?
(4)自然界中有哪些固定氮的途径?
(5)简单描述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共33张PPT)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
某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是:
点燃
S + O2 === SO2
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硫是黄色粉末
化学方程式是:
1.主要来源:
一. 二氧化硫
点燃
S + O2 === SO2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气体
无色
有刺激性
有毒(发生呼吸道疾病、浓度高时会令人死亡)
-10℃ 易液化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1 : 40 )
在常温、常压下,
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
状态:
颜色:
气味:
毒性:
沸点:
密度:
溶解性:
1. 物理性质:
继续
闻气味的方法: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返回
2. 化学性质:
⑴ SO2与H2O的反应
⑵ SO2的还原性:(强)
⑶ SO2的氧化性:(弱)
(4) SO2 的漂白性: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二氧化硫溶于水
实验4-7:
⑴ SO2与H2O 的反应:
实验结论:
SO2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反应方程式:
SO2 + H2O H2SO3(亚硫酸)
(可逆号)
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溶液PH小于7。
SO2+ 2 NaOH = Na2SO3 + H2O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返回
与水反应生成酸;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2 + Ca(OH)2 = CaSO3 ↓ + H2O
SO2+ Na2O = Na2SO3
H2SO3是一种二元酸
酸性:H2SO3> H2CO3
返回
说明: 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的同时, H2SO3也在分解生成SO2与H2O。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正反应和逆反应均不彻底,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特点
问题讨论
我们学过的哪些反应是可逆反应?
H2 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
反应条件不同,
不是可逆反应。
CO2 + H2O H2CO3
指出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H2S 、 S 、 SO2、 SO3(H2SO4)
【思考】从化合价角度分析二氧化硫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SO2 中的化合价是+4价:
S
-2
S
0
S
+4
S
+6


-2e
+2e


-4e
+4e


-2e
+2e
∴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返回
(2)SO2的还原性  
2SO2 + O2 2 SO3
催化剂

a. 与O2的反应: 
b. 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氯水褪色)
c. 与其他氧化剂反应: 
例如:与KMnO4 反应使KMnO4 溶液褪色
溴水褪色
返回
SO3 + H2O = H2SO4
SO3 也是酸性氧化物。
SO3 :无色固体, 熔点(16.8℃)和沸点(44.8℃) 都比较低。
返回
(3)SO2的氧化性——与H2S 的反应: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返回
加热,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4)SO2 的漂白性:
实验现象:
品红溶液褪色
学与问
品红溶液滴入亚硫酸后,为什么会褪色?加热又显红色说明了什么?
SO2的漂白作用是SO2跟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一种无色的不稳定化合物。
漂白原理
——化合漂白
除了SO2,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
它们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
HClO 、Na2O2 、 O3 、H2O2 —— 氧化漂白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SO2—— 化合漂白
漂白原理的比较:
氯 水 二氧化硫
原 理
实 质
效 果
范 围
永久性
暂时性
氯气中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SO2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北方市场上,经常见有外面非常白而里面却是黄的馒头和粉丝,里外不一样,它的做法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先放入馒头或粉丝,再放入燃烧着的硫后熏一下而得到的,您能否马上就食用或用来做菜
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报纸和草帽会变黄?
想一想
阅读P78资料卡片
小结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4.漂白性
2.还原性
3.氧化性
2SO2 + O2 2SO3
催化剂
SO3 + H2O === H2SO4
⑵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
草编制品等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
⑷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⑴制造硫酸:
二氧化硫的用途
我们将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酸雨的形成原理
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PH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S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的PH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
2.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 和CO2 的方法是[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味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B D
课堂练习:
1、左图是古时用燃烧硫的方法漂白布料的图片。请同学们分析其原理
4.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使( )
A.H2 B.CO2 C.NO D.O2
CD
3.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
A 、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可能失去漂白性
D
6.足量的SO2、Cl2分别通入到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若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再通入石蕊试液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5.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SO2作还原剂的是
A.SO2+NaOH=NaHSO3
B.2H2O+SO2+Fe2(SO4)3=2H2SO4+2FeSO4
C.SO2+2H2S=3S+2H2O
D.Cl2+SO2+2H2O=2HCl+H2SO4
7.如何除去下列气体的杂质气体 (括号内为杂质)
①Cl2(HCl):
② SO2(HCl):
③CO2(HCl):
④CO2 (SO2):
B D
通人饱和食盐水
通人饱和NaHSO3溶液
通人饱和NaHCO3溶液
通人KMnO4溶液
同学们:每天,当你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节目时,经常可以获得关于空气质量的信息。空气质量报告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
再 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