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课时训练(6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课时训练(6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1-11 16:53:14

文档简介

29.1 投影
第1课时 投影
关键问答
①如何判断影子是中心投影还是平行投影?
②怎样利用平行投影的方向及长度判断时刻?
1.如图29-1-1,太阳在房子的后方,那么房子所成的影子为(  )
图29-1-1
  
图29-1-2
2.①下列投影是中心投影的是(  )
A.中午林荫道旁树的影子 B.在空中低飞的老鹰在地上的影子
C.中午海滩上撑起的伞的影子 D.房间里花瓶在灯光下的影子
3.②如图29-1-3是北半球的某天在不同时刻的圆木棒及其影长,按编号写出圆木棒所在的时刻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
图29-1-3
命题点 1 识别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热度:90%]
4.③下列图形中,表示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子的是(  )
图29-1-4
方法点拨
③分别过物体的顶端与对应影子的顶端作直线,若直线平行,则该投影是平行投影;若直线相交于一点,则该投影是中心投影.
5.④一幢4层楼房只有一个窗户亮着一盏灯,一棵小树和一根电线杆在窗口灯光下的影子如图29-1-5所示,则亮着灯的窗口是(  )
 
图29-1-5
A.1号窗口 B.2号窗口
C.3号窗口 D.4号窗口
方法点拨
④分别过物体的顶端与对应影子的顶端作直线,直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的位置.
命题点 2 影子的变化规律 [热度:93%]
6.⑤在同一时刻,将两根长度不等的木杆置于阳光之下,发现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木杆可能的相对位置是(  )
A.都垂直于地面 B.都平放在地面上
C.平行地斜插在地面上 D.不平行地斜插在地面上
方法点拨
⑤同一时刻,太阳光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7.⑥如图29-1-6,夜晚路灯下有一排同样高的旗杆,离路灯越近,旗杆的影子(  )
图29-1-6
A.越长 B.越短
C.一样长 D.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方法点拨
⑥在点光源下,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
8.⑦如图29-1-7,小红居住的小区内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小路的正中间有一盏路灯.晚上小红由A处径直走到B处,将她在灯光照射下的影长l与行走路程s之间的变化关系用图象刻画出来,大致图象是(  )
图29-1-7
   
图29-1-8
解题突破
⑦人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人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
9.⑧灯光下的两根小木棒A和B,它们竖直放置时影子的长度分别为lA和lB,若lA>lB,则它们的高度hA和hB满足(  )
A.hA>hB B.hA解题突破
⑧竖直放置的木棒如果在灯光的正下方,它的影子是什么形状?
10.⑨如图29-1-9所示,灯在距地面3米的A处,现有一根2米长的木棒,当B处木棒绕其与地面的固定端点顺时针旋转到地面时,其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图29-1-9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变         D.先变长,再不变,后变短
解题突破
⑨木棒旋转时,点B的运动路线是什么图形?
命题点 3 利用投影知识进行作图、计算 [热度:95%]
11.B10如图29-1-10,路灯距地面8米,当身高1.6米的小明从点A处沿AO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达点B处时,小明影子的长度(  )
图29-1-10
A.变长3.5米      B.变长2.5米
C.变短3.5米      D.变短2.5米
解题突破
当小明在A处和B处时,他的影子分别是图中的哪条线段?图中有相似三角形吗?小明在A处和B处时影子的长度能用相同的字母表示出来吗?
12.圆桌面(桌面中间有一个直径为0.4 m的圆洞)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平行于地面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如图29-1-11所示的圆环形阴影.已知桌面直径为1.2 m,桌面离地面1 m,若灯泡离地面3 m,则地面上圆环形阴影的面积是(  )
   
图29-1-11
A.0.324π m2 B.0.288π m2 C.1.08π m2 D.0.72π m2
1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光源位于点A(0,4)处,线段CD⊥x轴,垂足为D,C(3,1),则CD在x轴上的影子长为________,点C的影子的坐标为________.
14.?如图29-1-12,一根直立于水平地面的木杆AB在灯光下形成影子AC(AC>AB),当木杆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到达地面时,影子的长度发生变化.已知AE=5 m,在旋转过程中,影长的最大值为5 m,最小值为3 m,且影长最大时,木杆与光线垂直,则路灯EF的高度为________m.
   
图29-1-12
解题突破
?当木杆与光线垂直时,影长最长;当木杆到达地面时,影长最短.
15.?如图29-1-13,某学校旗杆AB旁边有一个半圆的时钟模型,时钟的9点和3点的刻度线刚好和地面重合,半圆的半径为2 m,旗杆的底端A到钟面9点刻度C的距离为11 m,一天小明观察到阳光下旗杆顶端B的影子刚好投到时钟的11点的刻度上,同时测得1 m长的标杆的影长为1.2 m.求旗杆AB的高度.
图29-1-13
解题突破
?过点D作DF⊥AB,旗杆AB的高度可看作是点D到AC的距离与影长DF所对应的物高的和.
16.?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如图29-1-14,小明从点M以1.5米/秒的速度出发,沿射线MN方向匀速前进,2秒后到达点B,此时他(AB)在某一灯光下的影长为MB,继续按原速行走2秒到达点D,此时他(CD)在同一灯光下的影子GD仍落在其身后,并测得这个影长GD为1.2米,然后他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1.5倍,再行走2秒到达点F,已知A,C,E三点共线.
(1)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点O的位置,并画出小明位于点F时在这个灯光下的影子FH(不写画法);
(2)求小明到达点F时的影子FH的长.
图29-1-14
模型建立
?一般地,解决影子问题都需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建立方程求解.平行投影中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中心投影中不同位置物高与光源的高度比不变,据此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详解详析
1.D 2.D 3.③①②④ 
4.A [解析] A项,影子平行,且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大于较低的树的影子长度,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项,影子的方向不相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项,影子的方向不相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项,平行投影中,相同时刻树高与影长是成正比的,选项中较高的树的影子长度小于较低的树的影子长度,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5.B 
6.D [解析] 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木杆置于阳光之下,当它们都垂直于地面或都平放在地面上或平行地斜插在地面上时,木杆长的影子就长;当它们不平行地斜插在地面上时,它们的影长可能相等.
7.B [解析] 由图易得AB<CD,那么旗杆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越短.
8.C [解析] 根据中心投影的相关特点可知,人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当小红由点A走向路灯时,影子由长变短,当走到路灯正下方时,其影长为0;当小红从路灯下方走向点B时,其影长从0又逐渐变长.故结合选项中的图象可知应选C.
9.D 10.A
11.C [解析] 如图,设小明在A处时影长为x米,在B处时影长为y米,AO长为a米.
∵AC∥OP,BD∥OP,
∴△ACM∽△OPM,△BDN∽△OPN,
∴=,=,
则=,=,
∴x=a,y=a-3.5,∴x-y=3.5,
故小明影子的长度变短3.5米.
12.D 13.1 (4,0)
14.7.5 [解析] 当木杆旋转到达地面时,影长最短,等于AB,
∵影长的最小值为3 m,∴AB=3 m.
∵影长最大时,木杆与光线垂直,
∴△CAB∽△CFE,∴=.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B=4 m,
∴=,
解得EF=7.5(m).
15.解:如图,设半圆圆心为O,连接OD,CD.
∵点D在11点的刻度上,
∴∠COD=60°,
∴△OCD是等边三角形.
过点D作DE⊥OC于点E,DF⊥AB于点F,则四边形AEDF是矩形.
∵半圆的半径为2 m,
∴DE=2×=(m),CE=1 m,
∴DF=AE=12 m.
∵同时测得1 m长的标杆的影长为1.2 m,
∴=,解得BF=10(m),
∴AB=BF+AF=(10+)m.
答:旗杆AB的高度为(10+)m.
16.解:(1)如图,点O和FH即为所求.
(2)依题意,得BM=BD=2×1.5=3(米),
GD=1.2米,DF=1.5×1.5×2=4.5(米).
设AB=CD=EF=a米,
过点O作OK⊥MN于点K,如图.
∵AB∥OK,∴△MAB∽△MOK,
∴=,即=.①
∵CD∥OK,∴△GCD∽△GOK,
∴=,即=.②
由①②得=,
解得DK=2(米),
∴==,FK=DF-DK=4.5-2=2.5(米).
∵EF∥OK,∴△HEF∽△HOK,
∴=,即==,
解得FH=1.5(米).
答:小明到达点F时的影子FH的长为1.5米.
【关键问答】
①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
②就北半球来说,同一物体从早晨到傍晚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的方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
第2课时 正投影
关键问答
①正投影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②线段的正投影有几种情况?各种情况下正投影的长度与原线段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③画立体图形正投影的方法是什么?
1.①把一个正六棱柱如图29-1-15摆放,光线由上向下照射此正六棱柱时的正投影是(  )
图29-1-15
   
图29-1-16
2.②木棒长为1.2 m,则它的正投影的长一定(  )
A.大于1.2 m B.小于1.2 m
C.等于1.2 m D.小于或等于1.2 m
3.③画出如图29-1-17所示的物体(正三棱柱)在下列投影情况下的正投影.
(1)投影线由物体前方照射到后方;
(2)投影线由物体左方照射到右方;
(3)投影线由物体上方照射到下方.
图29-1-17
命题点 1 常见几何图形的正投影 [热度:85%]
4.④夏日正午时分,一名小朋友拿着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  )
图29-1-18
方法点拨
④几何图形的正投影通常分三种情况:(1)几何图形平行于投影面放置;(2)几何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放置;(3)几何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放置.
5.⑤如图29-1-19所示的圆台的上、下底面与投影线平行,圆台的正投影是(  )
图29-1-19
A.矩形             B.两条线段
C.等腰梯形           D.圆环
解题突破
⑤可以分上底面圆、下底面圆、中间曲面三部分考虑其正投影.
命题点 2 正投影的性质 [热度:84%]
6.⑥一根笔直的小木棒(记为线段AB),它的正投影为线段CD,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解题突破
⑥线段的正投影有三种情况:线段平行于投影面,线段倾斜于投影面,线段垂直于投影面.                          
7.⑦当某一几何体在投影面P前的摆放位置确定以后,改变它与投影面P的距离,其正投影(  )
A.不发生变化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易错警示
⑦正投影只和几何体相对于投影面的摆放位置有关,与它到投影面的距离无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线段a垂直于投影面P,则线段a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是一个点;②长方形的对角线垂直于投影面,则长方形在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一条线段;③正方体的一面与投影面平行,则该正方体有4个面的正投影是线段;④圆锥的轴截面与投影面平行,则圆锥在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等腰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命题点 3 有关正投影的画法及计算 [热度:88%]解题突破
9.⑧一个正方体的某个面的对角线垂直于投影面,正方体在这个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一个面积为25 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
⑧正方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是什么样的?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正方体中哪条线段的正投影?
10.已知木棒AB在投影面α上的正投影为A1B1,且木棒AB的长为8 cm.
(1)如图29-1-20①,若AB平行于投影面α,求A1B1的长;
(2)⑨如图29-1-20②,若木棒AB与投影面α的倾斜角为30°,求A1B1的长.
图29-1-20
解题突破
⑨木棒与它的正投影的夹角的度数是多少?
11.B10如图29-1-21,已知一纸板的形状为正方形ABCD,其边长为10 cm,AD,BC与投影面β平行,AB,CD与投影面不平行,正方形ABCD在投影面β上的正投影为A1B1C1D1,若∠ABB1=45°,求投影A1B1C1D1的面积.
图29-1-21
方法点拨
先判断几何图形的正投影的形状,进而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解答.
详解详析
1.A 2.D
3.解:如图所示.
4.B 5.C 
6.D [解析] 根据正投影的定义,当AB与投影面平行时,AB=CD;当AB与投影面不平行时,AB>CD.故选D.
7.A [解析] 某一几何体在投影面P前的摆放位置确定以后,改变它与投影面P的距离,其正投影的形状不发生变化.
8.D  9.125
10.解:(1)8 cm
(2)过点A作AC⊥BB1于点C,则四边形A1B1CA是矩形,∠BAC=30°,所以AC=4 cm,所以A1B1=4 cm.
11.解:依题意可知投影A1B1C1D1的形状为矩形.过点A作AH⊥BB1于点H.因为∠ABB1=45°,所以△AB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H=AB=×10=5 (cm),
所以A1B1=AH=5 cm.
又因为A1D1=AD=10 cm,
所以投影A1B1C1D1的面积=A1D1·A1B1=10×5 =50 (cm2).
【关键问答】
①一是投影光线是平行光线,二是投影光线垂直于投影面.
②有三种情况:线段平行于投影面,这时正投影的长等于线段长;线段倾斜于投影面,这时正投影的长小于线段的长;线段垂直于投影面,这时正投影是一个点.
③掌握常见平面图形在不同情况下的正投影,将立体图形的正投影转化成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29.2 三视图
第1课时 三视图
关键问答
①主视图是从哪个方向看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②俯视图是从哪个方向看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
③怎样画几何体的三视图?
1.①如图29-2-1所示的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  )
图29-2-1
   
图29-2-2
2.②如图29-2-3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图29-2-3
     
图29-2-4
3.③画出如图29-2-5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29-2-5
命题点 1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热度:99%]
4.2017·济宁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相同的是(  )
图29-2-6
5.如图29-2-7所示的几何体是一个圆锥,下面有关它的三视图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29-2-7
A.主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B.左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C.主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俯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6.下面四个几何体:
图29-2-8
其中,俯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如图29-2-9所示的正六棱柱的三视图中的一个(  )
图29-2-9
   
图29-2-10
命题点 2 组合体的三视图 [热度:98%]
8.④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按如图29-2-1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主视图是(  )
图29-2-11
   
图29-2-12
方法点拨
④在画三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9.如图29-2-13,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图29-2-13
   
图29-2-14
10.如图29-2-15,圆柱体中挖去一个小圆柱,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
图29-2-15
   
图29-2-16
11.将图29-2-17绕AB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图29-2-17
    
图29-2-18
12.如图29-2-19所示的几何体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若取走小正方体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9-2-19
A.主视图与左视图不变
B.左视图与俯视图不变
C.主视图与俯视图改变
D.左视图与俯视图改变
13.如图29-2-20,一个正方体切去一个三棱锥后所得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图29-2-20
   
图29-2-21
命题点 3 画三视图 [热度:90%]
14.如图29-2-22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
(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添加几个小正方体?
图29-2-22
15.画出如图29-2-23所示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图29-2-23
命题点 4 与视图有关的计算 [热度:94%]
16.⑤由6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29-2-24所示,则关于它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
图29-2-24
A.主视图的面积最大
B.左视图的面积最大
C.俯视图的面积最大
D.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
解题突破
⑤先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分别计算出其面积,再比较大小.
17.(1)如图29-2-25①是一个组合几何体,如图29-2-25②是它的两种视图,在横线上填写出两种视图的名称;
图29-2-25
(2)⑥根据两种视图中的尺寸(单位: cm),计算这个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π取3.14).
解题突破
⑥该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
18.如图29-2-26,一透明的敞口正方体容器ABCD-A′B′C′D′内装有一些有色液体,棱AB始终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的倾斜角为α(注:图①中∠CBE=α,图②中BQ=3 dm).
探究:如图①,液面刚好过棱CD,并与棱BB′交于点Q,其三视图及尺寸如图②所示,那么图①中,液体形状为________(填几何体的名称);利用图②中的数据,可以算出图①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dm3(提示:V=底面积×高).
⑦拓展:在图①的基础上,以棱AB为轴将容器向左或向右旋转,但不能使液体溢出.从正面看,若液面与棱C′C或CB交于点P,点Q始终在棱BB′上,设PC=x dm,请你在图③中把此容器的主视图补充完整,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Q的长度.
图29-2-26
解题突破
⑦向左或向右旋转容器时,利用液体的体积不变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Q的长度.

详解详析
1.B 2.C
3.解:如图所示.
4.B [解析] 根据几何体“三视图的定义”,题图中B选项球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是圆,其他三个选项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不全一样.
5.D [解析] 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C选项错误;俯视图是圆(带圆心),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正确.
6.B [解析] 俯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有正方体和三棱柱.
7.A [解析] 正六棱柱的主视图是选项D,左视图是选项C,俯视图是选项B,只有选项A不是其三视图中的一个.
8.C 9.C 10.B
11.B [解析] 将图形绕AB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得到的是由上面一个圆锥体、下面一个圆柱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从上往下看其俯视图是外面一个实线的大圆(包括圆心),里面一个虚线的小圆.故选B.
12.D 13.D
14.解:(1)画图如下:
(2)最多可以再添加4个小正方体.
15.解:如图所示:
16.C
17.解:(1)如图所示:
(2)表面积=2×(8×5+8×2+5×2)+4×π×6
≈2×(8×5+8×2+5×2)+4×3.14×6
=207.36(cm2).
18.解:探究:三棱柱 24
拓展:当容器向左旋转时,如图①.
∵液体体积不变,
∴(x+BQ)×4×4=24,∴BQ=-x+3.
当容器向右旋转时,如图②.
同理可得×(4-x)×BQ×4=24,
∴BQ=.
【关键问答】
①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是主视图.
②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是俯视图.
③画三视图时,主视图在左上边,它的正下方是俯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同时注意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另外,画图时还规定: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
第2课时 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
关键问答
①如何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②从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上分别能读出几何体的哪些量?
1.①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9-2-27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
图29-2-27
A.圆锥 B.圆柱 C.三棱锥 D.三棱柱
2.②某商品的外包装盒的三视图如图29-2-28所示,则这个包装盒的侧面积为(  )
   
图29-2-28
A.150π cm2 B.200π cm2 C.300π cm2 D.400π cm2
命题点 1 由三视图判断简单几何体 [热度:97%]
3.③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29-2-29所示,则该几何体可能是(  )
图29-2-29
A.长方体 B.圆锥 C.圆柱 D.球
解题突破
③熟记一些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对解决此类问题非常有帮助.
4.下列各视图中,能组成一个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的是(  )
图29-2-30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命题点 2 由三视图判断组合体 [热度:96%]
5.④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一样,均如图29-2-3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
图29-2-31
   
图29-2-32
模型建立
④由两种视图确定的几何体是不唯一的,事实上,由三种视图确定的几何体也可能不唯一.
6.如图29-2-33所示的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是(  )
图29-2-33
   
图29-2-34
命题点 3 由三视图计算对应几何体的有关量 [热度:94%]
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9-2-35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图29-2-35
A.4π B.3π C.2π+4 D.3π+4
8.2017·凉山州如图29-2-36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图29-2-36
A.2 π B.10π C.20π D.4 π
9.⑤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29-2-37所示,这个三棱锥最长棱的长度为________.
 
图29-2-37
方法点拨
⑤由三视图还原三棱锥,利用三视图,结合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各条棱长.
10.⑥如图29-2-38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图29-2-38
解题突破
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大圆柱的体积减去小圆柱的体积.
11.已知直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29-2-39,在△PMN中,∠MPN=90°,PN=4,sin∠PMN=.
(1)求BC及FG的长;
(2)若主视图与左视图相似,求AB的长;
(3)在(2)的条件下,求直三棱柱的表面积.
图29-2-39
命题点 4 由三视图推断小正方体的个数 [热度:98%]
12.如图29-2-40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图29-2-40
   
图29-2-41
13.如图29-2-42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图29-2-42
A.5       B.6       C.7       D.8
14.2017·齐齐哈尔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29-2-43所示,若这个几何体最多由a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由b个小正方体组成,则a+b等于(  )
图29-2-43
A.10 B.11 C.12 D.13
15.⑦如图29-2-44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可能是(  )
 
图29-2-44
A.5或6 B.5或7 C.4或5或6 D.5或6或7
方法点拨
⑦已知组合体的左视图、俯视图,判断组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的步骤:在俯视图的方格中标上由左视图所看到的小正方体的最高层数,将这些数字填入所在横行上的每一个方格中,则可得到组成这个几何体所需最多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因为由俯视图可以确定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所以方格中的数字最小为1,所以只要将每横行上的数字留一个不变,其余的均改为1,就可以确定组成这个几何体所需最少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16.⑧如图29-2-45是某种工件的三视图,某工厂要铸造5000件这种铁质工件,要用去多少吨生铁?工件铸成后,表面需要涂一层防锈漆,已知1 kg防锈漆可以涂4 m2的铁器面,涂完这批工件要用多少千克防锈漆?(铁的密度为7.8 g/cm3,图中尺寸单位:cm)
图29-2-45
解题突破
⑧先根据三视图计算工件的体积和表面积,再利用体积乘密度等于质量,表面积(m2)除以4等于所需防锈漆的千克数进行计算.
详解详析
1.D 2.A 3.C
4.C [解析] ②③⑤能组成一个直四棱柱的三视图.
5.C 6.C
7.D [解析] 由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其为半个圆柱,半圆柱的直径为2,高为2,
故其表面积为π×12+(π+2)×2=3π+4.
故选D.
8.A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圆锥,根据三视图的尺寸可得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3,∴圆锥的母线长为=,∴圆锥的底面周长=圆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2πr=2π×2=4π,∴圆锥的侧面积=×4π×=2 π.故选A.
9.2  [解析] 还原几何体如图,由题意得AB=2,BC=2,DE=BE=CE=1,BD=CD=,AD=,AC=2 .故最长棱的长度为2 .
10.70π
11.解:(1)在俯视图中过点P作PK⊥MN于点K,由图可知BC=MN,FG=PK.
∵在Rt△PMN中,sin∠PMN==,PN=4,
∴MN=5,∴BC=5,
∴PM==3.
又∵sin∠PMN==,
∴PK=×3=,
∴FG=.
(2)∵矩形ABCD与矩形EFGH相似,且AB=EF,
∴=,即=,则AB2=12,
∴AB=2 (负值已舍去).
(3)直三棱柱的表面积为×3×4×2+(5+3+4)×2 =12+24 .
12.A 13.A 
14.C [解析] 根据主视图可知俯视图中第一列最高有3块,第二列最高有1块,
∴a=3×2+1=7,b=3+1+1=5,
∴a+b=7+5=12.
15.D [解析] 由俯视图易得最底层有4个小立方体,由左视图易得第二层最多有3个小立方体,最少有1个小立方体,那么小立方体的个数可能是5或6或7.
16.解:∵一件工件的体积为(30×10+10×10)×20=8000(cm3),
∴一件工件的质量为8000×7.8=62400(g),
62400 g=62.4 kg,
∴铸造5000件这种铁质工件需生铁5000×62.4=312000 kg=312(t).
∵一件工件的表面积为2×(30×20+20×20+10×30+10×10)=2800(cm2)=0.28(m2),
∴涂完这批工件需要防锈漆5000×0.28÷4=350(kg).
【关键问答】
①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首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图形并进行取舍.
②从主视图上能读出几何体的长与高,从俯视图上能读出几何体的长与宽,从左视图上能读出几何体的宽与高.
第3课时 由三视图到展开图
关键问答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分别是什么?怎样根据物体的展开图画其三视图?
②怎样画物体的侧面展开图?怎样根据物体的三视图画其展开图?
1.①某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29-2-46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为(  )
图29-2-46
    
图29-2-47
2.②如图29-2-48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
图29-2-48
    
图29-2-49
命题点 1 由物体的展开图想象物体的三视图 [热度:96%]
3.如图29-2-50是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下面哪一个不是它的三视图中的一个(  )
图29-2-50
   
图29-2-51
4.如图29-2-52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则把该几何体平放在桌面上时,其俯视图为(  )
图29-2-52
   
图29-2-53
5.③如图29-2-54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
(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______;
(2)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3)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π取3.14).
图29-2-54
解题突破
③该几何体是什么?20是该几何体哪部分的长度?10是该几何体哪部分的长度?
命题点 2 由三视图到几何体的展开图 [热度:87%]
6.④如图29-2-55是一圆锥的左视图,根据图中所标数据,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图29-2-55
A.90° B.120° C.135° D.150°
解题突破
④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求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也就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圆锥的母线长,利用弧长公式可求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9-2-56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图29-2-56
A.40π B.24π C.20π D.12π
8.如图29-2-57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含有数据),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________.
   
图29-2-57
9.如图29-2-58是三个物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请将同一物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搭配起来.
图29-2-58
A与________;B与________;C与________.
10.如图29-2-59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任意画出它的一种展开图,若主视图的高为25,俯视图中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0,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图29-2-59
11.⑤如图29-2-60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数据,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图29-2-60
解题突破
⑤该几何体是由哪两个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如何求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2.如图29-2-61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根据图中所标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解题突破
⑥最短路线长为展开图中两点之间的线段长.(3)⑥如果一只蚂蚁要从这个几何体上的点B出发,沿表面爬到AC的中点D处,请你求出这只蚂蚁的最短路线长.
图29-2-61
详解详析
1.B 2.A
3.D [解析] 由几何体的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六棱柱,A项是它的俯视图,B项是它的主视图,C项是它的左视图.故选D.
4.B [解析] 由几何体的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则它的俯视图为带圆心的圆.故选B.
5.解:(1)圆柱
(2)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3)体积为πr2h≈3.14×52×20=1570.
6.B [解析]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圆锥的底面周长为6π.∵圆锥的高为6 ,∴圆锥的母线长为=9.设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n°,∴=6π,解得n=120.
7.C [解析]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圆锥,且底面直径为8,圆锥的高为3,由勾股定理可得圆锥的母线长为5,则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π×8×5=20π.故选C.
8.2π 9.c a b
10.解:画展开图略.
根据题意可得等边三角形的高为=5 ,
∴俯视图的面积为×10×5 =25 ,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25×10+2×25 =750+50 .
11.解:该几何体上、下部分分别是圆柱、长方体,根据图中数据,得
表面积为32×20π+30×40×2+25×40×2+25×30×2=(5900+640π)cm2.
体积为25×30×40+32×102π=(30000+3200π)cm3.
12.解:(1)圆锥.
(2)表面积为S=S侧面+S底面=12π+4π=16π(厘米2).
(3)如图,将圆锥的侧面展开,线段BD的长为所求的最短路线长.
设∠BAB′=n°.
∵=4π,∴n=120,即∠BAB′=120°.
∵C为′的中点,
∴∠ADB=90°,∠BAD=60°,
∴BD=AB·sin∠BAD=6×=3 (厘米),
故这只蚂蚁的最短路线长为3 厘米.
【关键问答】
①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略.
先根据展开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再画其三视图.
②画物体的侧面展开图的方法略.
先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再画其展开图.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关键问答
①红心标志所在面的相邻面包括什么图形?
②已知物体的三视图,如何制作相应的立体模型?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叠成立体图形?
1.①将图29-3-1①围成如图②所示的正方体,则图①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方体中的(  )
图29-3-1
A.面CDHE   B.面BCEF
C.面ABFG   D.面ADHG
2.②一物体的三视图如图29-3-2所示,用硬纸板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图29-3-2
命题点 1 由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 [热度:82%]
3.③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
图29-3-3
方法点拨
③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判断.
4.小明用纸(如图29-3-4)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他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
 
图29-3-4
图29-3-5
5.④如图29-3-6,将一张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柱,则这个六棱柱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
图29-3-6
方法点拨
④根据示意图及几何体的特点挖掘题目中包含的相等关系,并利用相等关系进行相关量的计算.
6.用如图29-3-7所示的材料拼成一个圆柱,则圆柱的表面积为________.(π取3.14)
   
图29-3-7
命题点 2 由三视图制作立体图形 [热度:80%]
7.⑤按照图29-3-8给出的三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并求出此三视图所描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
图29-3-8
解题突破
⑤熟悉常见立体图形摆放位置不同时所得的三视图.
8.如图29-3-9是某校升旗台的三视图(单位: cm).
(1)用萝卜做出台阶的立体模型;
(2)计算出台阶的体积.
图29-3-9
命题点 3 三视图和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热度:89%]
9.如图29-3-10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1)画出此几何体的示意图及其展开图;
(2)⑥计算出此几何体的表面积(结果保留π).
图29-3-10
易错警示
⑥对于多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而言,几何体之间的接触面不能计入组合体的表面积,但几何体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应计入其表面积.
10.⑦【问题】如图29-3-11①是底面半径为1 cm,母线长为2 cm的圆锥模型,如图②是底面半径为1 cm,高为2 cm的圆柱模型.现要用长为2π cm,宽为4 cm的长方形彩纸(如图③)装饰圆柱、圆锥模型表面.已知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模型为一套,长方形彩纸共有122张,用这些纸最多能装饰多少套模型呢?
【对话】老师:“长方形纸可以怎样裁剪呢?”
学生甲:“可按图④方式裁剪出2个长方形.”
学生乙:“可按图⑤方式裁剪出6个小圆.”
学生丙:“可按图⑥方式裁剪出1个大圆和2个小圆.”
老师:“尽管还有其他裁剪方法,但为裁剪方便,我们就仅用这三名同学的裁剪方法.”
【解决】(1)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__ cm2,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 cm2;
(2)1张长方形彩纸剪拼后最多能装饰________个圆锥模型,5张长方形彩纸剪拼后最多能装饰________个圆柱模型;
(3)求用122张彩纸最多能装饰的圆锥、圆柱模型套数.
图29-3-11
解题突破
⑦装饰圆锥、圆柱模型所需的彩纸数不能超过题中所给的彩纸数,这是问题中所隐含的不等关系.
详解详析
1.A
2.解:第一步:由三视图可知该物体为三棱柱;第二步:用硬纸板制作两个底面和三个侧面;第三步:将做好的五个纸板粘贴.做出的实物模型如图.
3.D [解析] A项,能围成四棱柱;B项,能围成五棱柱;C项,能围成三棱柱;D项,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
4.A [解析] 根据展开图中阴影三角形的位置可判断B,D错误,根据圆的位置可以判断C错误.
5.36-12  [解析] ∵将一张边长为6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柱,
∴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
∴这个六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为6,宽为6-2 的长方形,
∴其侧面积为6×(6-2 )=36-12 .
6.125.6 cm2 [解析] 依题意有2πr+2r=16.56,解得r=2,
S表=3.14×2×2×2+3.14×2×2×(2×4)=125.6(cm2).
故圆柱的表面积是125.6 cm2.
7.解:实物模型如图所示.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上部分为长方体,下部分为平放着的四棱柱,平放的四棱柱的高为4,底面等腰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6,高为2,则其腰长为2 ,∴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4×3+2×2×2=32,
四棱柱的两个底面积之和为×2=16,侧面积为(2 +2 +6)×4=16 +24.
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2+16+16 +24=72+16 .
8.解:(1)立体模型如图.
(2)台阶的体积可以转化为三个长方体的体积,V=150×(800+1600+2400)=150×4800=720000(cm3).
9.解:(1)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上部分是底面直径为12,高为5的圆锥和下部分是底面直径为12,高为20的圆柱组成.此几何体的示意图及其展开图如下:
(2)圆锥的底面半径r=6,由勾股定理,得圆锥的母线长为,
所以圆锥的侧面积=π·12×=6 π,
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π·62+π·12×20+6 π=276π+6 π.
10.解:(1)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π cm,则圆柱的侧面积是2π×2=4π(cm2),圆锥的侧面积是×2π×2=2π(cm2).
故填:4π,2π.
(2)圆柱的底面积是π cm2,则圆柱的表面积是6π cm2,圆锥的表面积是3π cm2.
1张纸的面积是4×2π=8π(cm2),
则1张长方形彩纸剪拼后最多能装饰2个圆锥模型,5张长方形彩纸剪拼后最多能装饰6个圆柱模型.
故填:2,6.
(3)设用122张彩纸能装饰x套模型,则装饰圆锥模型需要张纸,装饰圆柱模型需要x张纸,
∴+x≤122,解得x≤.
∵x是6的倍数,∴取x=90,装饰90套模型后剩余长方形纸片的张数是122-(45+75)=2(张).
∵2张纸够装饰一套模型,
∴122张彩纸最多能装饰91套模型.
【关键问答】
①红心标志所在面的相邻面包括的图形有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
②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有两种:
(1)先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立体模型,然后画出立体模型的各个侧面,再将它们粘合起来;
(2)先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立体模型,然后直接用马铃薯(或萝卜)刻制出来.
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叠成立体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