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11-12 10:0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同步练习
1.关于体积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无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B.使用量筒时我们要俯视液面
C.使用量筒仰视液面会使测量值偏大 D.使用量筒俯视液面会使测量值偏大
2.调节托盘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其方法是(  )
A.将螺母向左移 B.将螺母向右移
C.在左盘中加砝码 D.在右盘中加砝码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使用电压表时,不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D.弹簧测力计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
4.使用天平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是将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横梁右端偏高,则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   旋(填“里”或“外”)。
5.如图可知,量筒中石块的体积为   cm3。
6.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7.在实验室日常用   或   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他们的量程和   。
8.图乙中所示的量筒的读数为   ;游码的读数为   。
9.人们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俯视、斜视等几种。用量筒量液体时,图丙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
 
10.小明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
A.82.4 g B.82.2 g
C.82.6 g D.82.8
1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有1000个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为(  )
A.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0,即为垫圈的总数B.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10,即为垫圈的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的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圈的总数
12.小刚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他先将物体A放到天平的左盘里,然后向右盘中逐一添加砝码。当他将最小的标有5g的砝码放在右盘时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了;夹走这个5g的砝码后,指针又偏向了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A.将物体A切去一块再进行测量 B.将5g的砝码换成10g的砝码
C.将5g的砝码夹走,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将5g的砝码夹走,向右调节游码
1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56克 B.150克 C.144克 D.154克
1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5.天平使用过程中有   处错误。
16.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   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小明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法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
17.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然后将游码拨到标尺的   。若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右边,这时可以调节横梁右端的   ,使其向   (选填“左”或“右”)方移动,直到指针指在   ,则表示横梁已经平衡。
18.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如果砝码上沾有油污,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在 托盘天平的使用中,在测量物体 质量前需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若发现分度标盘上指针的位置偏向右侧,则需要将   向   调节。若是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赚少了,这时应通过调节   使天平平衡,从而测出质量。
20.小明用托盘天平称一块橡皮的质量。正确使用天平时称得质量为m1;在托盘天平未调平衡(当指针静止时,还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就去称量,称得橡皮质量为m2.则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  )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
21.用天平称量出100g的水步骤如下,其顺序合理的是(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
(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7)在右盘内放入100g的砝码;
(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A.(1)(2)(3)(4)(5)(6)(7)(8)
B.(1)(6)(2)(4)(3)(5)(7)(8)
C.(1)(3)(2)(4)(5)(6)(7)(8)
D.(1)(2)(5)(4)(3)(6)(7)(8)
22.(1)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   的工具,量筒使用时,应将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   相平。
(2)小王因实验需要,量取70毫升的水,由于读数时仰视,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大于”“小于”“等于”)70毫升。
(3)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哪几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答:   (填字母)石蜡的体积是   。
23.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量筒的分度值是   ;
(2)该量筒可以用来测质量约16g铁块的体积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铁的密度约为8g/cm3)
(3)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   ,若按图中同学的读法,读数比真实值   (选取“偏大”或“偏小”)。
24.如图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   cm3,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25.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它的分度值是   ;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矿石的体积是   。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为什么?   。
 
26.如图1(a)所示,他应该先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   位置平衡,此时应该注意观察指针   。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仍然指向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可以通过   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矿石的质量m=   克。
27.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盒,如图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
步骤二:   ;
步骤三: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
28.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最小刻度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最小刻度为1ml)。
实验过程: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选择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2)将量筒放在   的工作台上;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4)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
(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   ;
(6)如果某同学在操作将(3)、(4)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它的错误有
(1)    ;
(2)   。
30.量筒的应用:
(1)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分度值为   mL。
(2)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
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   。
黄金类别
24K黄金
22K黄金
18K黄金
密度(103kg/m3)
19.26
17.65
15.15
(3)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03g的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可能所用的材料类别及密度如下表所示。小华准备用本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别它的黄金类别(金币可以放入本量筒内).请你通过必要的计算判断小华能否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
 
31.拳头的体积有多大呢?某小组同学利用量筒,烧杯(大、小各一个),水,木块,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1)用量筒量水装满大烧杯,记下水的体积V1;
(2)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待水不再溢出时,将拳头拿出,
(3)用量筒测出大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V2,则拳头的体积为V=V1﹣V2
方案二:
(1)用木块垫在大烧杯下,使其成为一个溢水杯
(2)将大烧杯装满水,把小烧杯放在溢水杯杯口下方
(3)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4)用量筒测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即拳头的体积
请分析后回答两个问题
(1)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哪种方案测出的拳头体积更准确一些?
3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是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没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3,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4,算石块的体积为V3﹣V4.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时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   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一点(选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
(3)小明同学想采用甲同学的方法来测定10克食盐的体积。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33.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所示是马虎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a)   ;
(b)   。
(2)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34.指出图中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1)   ;
(2)   。
35.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但发现游码停在   g处。对这种情况,按照操作规范,称量前还应将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   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   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   (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故选:D。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2.调节托盘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其方法是(  )
A.将螺母向左移 B.将螺母向右移
C.在左盘中加砝码 D.在右盘中加砝码
【分析】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解答】解:调节托盘天平在测量前指针偏左,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的衡量平衡,此时不能移动游码或在右盘中加砝码。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使用时应遵循的使用规则,特别是测量前和测量过程中的调平方法,要正确使用,并会读数。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使用电压表时,不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D.弹簧测力计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
【分析】(1)使用天平时,因天平的位置的不同,为避免横梁对测量产生的影响,所以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电压表的电阻很大,使用电压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3)刻度尺零刻度磨损后,可以选取其它的刻度作为零刻度线,正常使用;
(4)在太空中失去重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A、使用天平测质量时,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错误。
B、使用电压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故B错误;
C、刻度尺零刻度磨损后,可以选取其它的刻度作为零刻度线,用后面的示数减去前面的示数,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与重力无关,在太空中可以使用,但只能测拉力,不能测物重,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压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当加减最小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这些都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
4.使用天平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是将游码放在标尺的 零刻度 处。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横梁右端偏高,则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 外 旋(填“里”或“外”)。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天平调节平衡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指针指在分读盘中央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在左侧,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
(2)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横梁右端偏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即右边平衡螺母向外旋。
故答案为:零刻度;外。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严格按照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平衡的调节在称量物质的前后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5.如图可知,量筒中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
【分析】对于量筒来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将石块放入水中前后量筒读数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解答】解:据图中可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cm3,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是40cm3;石块的体积为20 cm3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技能,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掌握。
6.如图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就调节横梁平衡 。
【分析】天平使用之前要先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去掉皮垫,游码归零,根据指针的指示位置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旋,右偏左旋”;
【解答】解: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故答案为:游码没有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就调节横梁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对于其使用规则的考查经常以物理情景题为主,平时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7.在实验室日常用 量筒 或 量杯 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他们的量程和 分度值 。
【分析】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测量前观察他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解答】解: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或量杯,测量前观察他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故答案为:量筒;量杯;分度值。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积的测量工具,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
8.图中所示的量筒的读数为 30mL ;游码的读数为 4.4g 。
【分析】(1)读数前,要先确认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要以凹形液面的底部为准;
(2)读数前,要先确认标尺上的分度值;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解:(1)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液面的底部正好在30mL处,所以量筒的读书为30mL;
(2)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4g。
故答案为 (1)30mL;(4)4.4g。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从零开始往下读,游码所对的刻度值要看游码左边所对的刻度,而不是游码的右边。
9.人们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俯视、斜视等几种。用量筒量液体时,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b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c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 a 。
【分析】根据俯视、仰视和平视的区别,实际液体体积与读数的不同考虑。
【解答】解:从高处往低处看属于俯视,从低处往高处看是仰视,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是平视,平视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而俯视看到的读数大,仰视看到的读数小。
故答案为:b;c;a。
【点评】在使用量筒时不要仰视读数,也不要俯视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0.小明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
A.82.4 g B.82.2 g C.82.6 g D.82.8
【分析】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左盘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移动游码相当于给右盘增减砝码),读数时为m物=m砝码+m游码。
【解答】解:标尺分度值0.2g;
烧杯和积水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2.4g=82.4g。
故选:A。
【点评】在天平的使用中应规范操作步骤,明确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对砝码磨损等特殊情况应做到灵活处理。
1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有1000个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为(  )
A.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0,即为垫圈的总数
B.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10,即为垫圈的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的总数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圈的总数
【分析】测量微小物质的数量时,是选用天平还是选用刻度尺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
将若干个小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应用天平测量;
一个小橡胶垫圈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个垫圈的质量。
【解答】解:AB、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所以AB两个选项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的总数,方法可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测微小质量、微小长度一般用累积法,测曲线长度一般用化曲为直法、滚轮法,测硬币等圆的直径一般用平移法,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灵活选用特殊测量方法。
12.小刚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他先将物体A放到天平的左盘里,然后向右盘中逐一添加砝码。当他将最小的标有5g的砝码放在右盘时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了;夹走这个5g的砝码后,指针又偏向了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
A.将物体A切去一块再进行测量
B.将5g的砝码换成10g的砝码
C.将5g的砝码夹走,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将5g的砝码夹走,向右调节游码
【分析】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物体重,可以通过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若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需要减砝码),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解答】解: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该取出最小砝码,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D。
【点评】天平是初中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之一,需要掌握其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的顺序
1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56克 B.150克 C.144克 D.154克
【分析】根据天平的构造可知,读数时应为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本题将物体、砝码互换可得结果。
【解答】解:根据天平的构造,100g+50g=物体的质量+6g,所以物体质量为:150g﹣6g=144g;
故选:C。
【点评】天平在使用时应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放反后可将砝码看作有固定质量的物体,而物体可看作未知质量的物体即可。
1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71.6 g。
【分析】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左侧的刻度。
【解答】解: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且图示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则物体的质量为:m=50g+20g+1.6g=71.6g。
故答案为:71.6。
【点评】天平是物理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常见题目。
15.天平使用过程中有 3 处错误。
【分析】天平使用时要先将游码归零,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左物右码。
【解答】解:图中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有三处,分别是: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用手拿砝码;游码没有拨到零刻度处就测量。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记住使用方法是关键。
16.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 零刻度线 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称量时,小明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法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26.2 g。
【分析】(1)天平使用之前要调平,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天平哪端下沉,调节过程中,平衡螺母向下沉的反方向移动。
(2)使用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
【解答】解:(1)天平使用之前先调平,调平的方法是: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上,已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因此要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
(2)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质量的和,即m=20g+5g+1.2g=26.2g。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右;26.2。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在使用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严格按照天平的使用规则,天平平衡的调节在称量物质的前后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17.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然后将游码拨到标尺的 零刻度线上 。若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右边,这时可以调节横梁右端的 平衡螺母 ,使其向 左 (选填“左”或“右”)方移动,直到指针指在 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 ,则表示横梁已经平衡。
【分析】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使用天平时,应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若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盘右边,则天平的横梁右端下沉,左端上翘,所以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上翘的左端移动,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表示天平已经平衡。
故答案为:水平;零刻度线上;平衡螺母;左;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是很大。
18.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 ,如果砝码上沾有油污,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1)砝码磨损是砝码质量减小;
(2)砝码上沾有油污是砝码质量增加。
【解答】解:(1)磨损的砝码比它实际的标准质量要小,所以要用比实际更多的砝码放在右盘,才能使横梁平衡;而读数时仍按上面标的数值来读数,这时计算得到的物体质量就比实际多了,故偏大;
(2)沾有油污的砝码比它实际的标准质量要大,所以要用比实际更少的砝码放在右盘,就可使横梁平衡;而读数时仍按上面标的数值来读数,这时计算得到的物体质量就比实际少了,故偏小。
故答案为:偏大;偏小。
【点评】要解答此题就要了解天平的使用原理,关键要把握外界的变化使放在右盘的砝码的质量如何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关于杆秤也有这方面的考查,如:杆秤的秤砣掉了一块;秤杆折了用铜丝重新绑起来等等,其解题思路与此相似。
19.在 托盘天平的使用中,在测量物体 质量前需要调节天平的平衡,若发现分度标盘上指针的位置偏向右侧,则需要将 平衡螺母 向 左 调节。若是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当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又赚少了,这时应通过调节 游码 使天平平衡,从而测出质量。
【分析】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然后要调两端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的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反之向左调节;称量时,遵循加砝码由大到小,最后拨动游码。
【解答】解: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右,说明右边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若在测量物体质量时,把一只最小的砝码加入右盘中时嫌多,而取出这只最小的砝码时又嫌少,应通过调节游码才能使天平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故答案是:平衡螺母;左;游码。
【点评】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点知识,包括放置天平、怎样调节横梁平衡、调节横梁平衡前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怎样读数等等。
20.小明用托盘天平称一块橡皮的质量。正确使用天平时称得质量为m1;在托盘天平未调平衡(当指针静止时,还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就去称量,称得橡皮质量为m2.则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  )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只有调平衡的天平才能用来进行称量。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故所加的砝码应该小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即可平衡,若正确使用天平时称得质量为m1;在托盘天平未调平衡(当指针静止时,还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就去称量,称得橡皮质量为m2.则m1>m2。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托盘天平时,如果称量药品的质量,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则称量的质量要比实际质量要小。
21.用天平称量出100g的水步骤如下,其顺序合理的是(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
(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7)在右盘内放入100g的砝码;
(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A.(1)(2)(3)(4)(5)(6)(7)(8)
B.(1)(6)(2)(4)(3)(5)(7)(8)
C.(1)(3)(2)(4)(5)(6)(7)(8)
D.(1)(2)(5)(4)(3)(6)(7)(8)
【分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无论步骤的详略,都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1)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最后要整理器材。
(2)测量100g水的质量要先测量空杯的质量,再在天平的右盘放100g的砝码,然后往空杯中加水,使天平的横梁再次平衡,杯中的水是100g。
【解答】解:经分析知,测量100g水的质量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7)在右盘内放入100g的砝码;
(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B。
【点评】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打乱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时,无论步骤的详略,掌握正确的步骤,用正确的步骤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22.(1)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 液体体积 的工具,量筒使用时,应将量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 液面 相平。
(2)小王因实验需要,量取70毫升的水,由于读数时仰视,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大于 (“大于”“小于”“等于”)70毫升。
(3)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哪几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答: AC (填字母)石蜡的体积是 6cm3 。
【分析】(1)量筒或量杯的用途是测量液体的体积,在使用时要注意视线和液面相平;
(2)量筒的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较大;
(3)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即在石蜡下方系一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
【解答】解:(1)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利用排水法还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和量杯中的液面为凸面时,视线和凸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液面为凹面时,视线和凹面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2)量筒中倒入水,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所以实际量取的水体积偏多,要大于70毫升;
(3)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5cm3﹣49cm3=6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故答案为:(1)液体体积;液面;(2)大于;(3)AC;6cm3。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和量杯的用途及使用。测固体的体积时,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根据排水法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悬重法,即在固体下面悬挂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将待测密度的固体坠入水中;另一种方法是压入法,用细针将待测固体压入水中测出体积,要注意压入法更直观,更方便。
23.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量筒的分度值是 2ml ;
(2)该量筒可以用来测质量约16g铁块的体积吗? 不能 (填“可以”或“不可以”)(铁的密度约为8g/cm3)
(3)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 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按图中同学的读法,读数比真实值 偏大 (选取“偏大”或“偏小”)。
【分析】(1)量筒的分度值是指最小刻度;
(2)知道铁块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可求铁块的体积;将铁块的体积和量筒的分度值比较,确定能否准确测量铁块的体积;
(3)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俯视读数时比实际值偏大,所以量取的液体体积就偏小。
【解答】解:
(1)由图示量筒可知,量筒20ml之间有10个格,所以分度值是2ml;
(2)铁块的体积:V===2cm3=2mL;
铁块的体积刚好等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用量筒测量铁块的体积时,会使测量值不准确;
(3)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即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2ml;(2)不能;(3)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量筒的使用,用量筒测量(排水法)固体的体积时,固体的体积要大于量筒的分度值。
24.如图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 6 cm3,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①③ (填序号)。
【分析】木塞放在水中,木塞漂浮在水面上,要测量木塞的体积,采用针压法或下吊金属块法。
木塞的体积=木塞、金属环、水的总体积﹣金属环、水的体积。
【解答】解:木塞的体积=木塞、金属环、水的总体积﹣金属环、水的体积=60ml=54ml=6ml=6cm3。
计算木塞体积时只用到②和④,其中①和③是多余的。
故答案为:6;①和③。
【点评】对于比水密度小的物体,要测量物体的体积,采用针压法或下吊金属块法。
25.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 200ml ,它的分度值是 10ml ;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 130ml ,矿石的体积是 70cm3 。小芳的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偏大 (偏大、偏小或一样大).为什么? 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
【分析】(1)量筒的最大量程是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是指最小刻度;
(2)读量筒内液面对应的体积值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3)将矿石从水中取出时,矿石表面沾有部分水。
【解答】解:由图知,
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00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mL=200cm3;量筒每100ml分10个小格,每小格10ml,即分度值是:10ml;
C图中,量筒中水面与“130”对齐,所以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
B图中,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0ml,说明向烧杯中倒出了200ml﹣130ml=70ml水,
所以矿石的体积是V=70ml=70cm3;
由于将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时,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测得的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200ml;10ml;130ml;70cm3;偏大;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的规格、读数及体积测量误差的分析,同时学习了一种测量较大物体体积的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26.如图1(a)所示,他应该先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 水平 位置平衡,此时应该注意观察指针 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仍然指向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可以通过 在右盘添加 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矿石的质量m= 26.4 克。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果向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指在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加减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则应该移动游码,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当将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或一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若加减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则应该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左盘物体的质量;如图,物体的质量是20g+5g+1.4g=26.4g。
故答案为:水平;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在右盘添加砝码;26.4。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托盘天平使用,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27.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个标准砝码盒,如图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 ;
步骤二: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
步骤三: 取两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 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步骤:
(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2)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3)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要用镊子夹取砝码,要轻拿轻放,要从大到小。
(4)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5)整理器材。
天平的本质是等臂杠杆,验证是否准确,可以从力臂是否相等或压力是否相同考虑。
【解答】解:
(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2)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3)取两个相同且准确的砝码,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托盘中,观察天平是否依然平衡。如果平衡,就是准确的;如不平衡,则不够准确。
故答案为:
步骤一:水平桌面上;
步骤二: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步骤三:取出两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
【点评】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要漏掉砝码,游码所对刻度以左侧为准。
28.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最小刻度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最小刻度为1ml)。
实验过程: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选择 量筒B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2)将量筒放在 水平 的工作台上;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4)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
(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  ;
(6)如果某同学在操作将(3)、(4)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准确测量就要求分度值要尽量小一些;为了读数准确,应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硬币的体积为量筒内两次体积示数之差;测固体体积,如果某同学在操作将(3)、(4)两步颠倒,根据排水法分析体积的变化。
【解答】解:
(1)量程B能满足要求,分度值相比之下也最小,精确度也最高,这样体积的测量也准确;
(2)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读数准确。
(5)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表达式
(6)如果某同学在操作将(3)、(4)两步颠倒,先测出了硬币和水的总体积,再将硬币取出后,读出水的体积,由于硬币上沾有一部分水,使量筒中的水体积变小,这样测量的结果会偏大。
故答案为:(1)量筒B; (2)水平;(5);(6)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量筒的选择原则和使用规则。在测液体的体积,选择量筒时,要同时考虑量程和分度值,这既是为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减小测量的误差。同时知道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原理。
29.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它的错误有
(1) 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被测物体了 
(2) 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了 。
【分析】天平调平后,将待称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记得放称量用纸或玻璃器皿),在右盘中用不绣钢镊子由大到小加放砝码,当增减到最小质量砝码时仍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使之平衡,此时所称的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刻度所指的质量之和。
【解答】解: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在使用时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当增减到最小质量砝码时仍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使之平衡,天平调平后,将待称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记得放称量用纸或玻璃器皿),在右盘中用不绣钢镊子由大到小加放砝码。
故答案为:(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被测物体了;(2)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了。
【点评】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特别是有关天平的读数。
30.量筒的应用:
(1)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50 mL,分度值为 1 mL。
(2)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 V2﹣V1 。
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 注入量筒内的水至少能浸没放入其中的待测固体,且待测固体浸没在水中后,液面位置低于量筒的最大刻度线 。
黄金类别
24K黄金
22K黄金
18K黄金
密度(103kg/m3)
19.26
17.65
15.15
(3)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03g的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可能所用的材料类别及密度如下表所示。小华准备用本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别它的黄金类别(金币可以放入本量筒内).请你通过必要的计算判断小华能否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
【分析】(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先要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视线与液面最凹处保持相平。
(2)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
量筒中的水要求适量,适量的含义是:物体放入水中要能够浸没,物体浸没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3)金币质量已知,只要用量筒测出金币体积,用公式ρ=算出金币密度,查表可鉴别黄金种类。
【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ml为单位标度的;最大测量值为50ml,一大格表示10ml,中间有10个小格,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ml;
(2)待测固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减去水的体积V1,即V=V2﹣V1;
(3)给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要能够将物体浸没,而且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4)由表中数据可知,黄金的最小密度是15.15g/cm3,
则金币的最大体积为:V===0.2cm3=0.2ml。
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所以无法测得金币的体积,不能测出其密度,所以小华不能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
故答案为:(1)50ml;1ml;(2)V2﹣V1;
(3)注入量筒内的水至少能浸没放入其中的待测固体,且待测固体浸没在水中后,液面位置低于量筒的最大刻度线。
(4)不能,因为金币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无法测量金币的体积,不能测出其密度,所以小华不能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
【点评】(1)量筒是初中物理中的常用测量仪器,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保持相平。
(2)量筒的使用先看它的量程、分度值,鉴别物质一般算密度,本题易错处在第四问,往往不加思考认为测出体积能鉴别,做题时一定要细心。
 
31.拳头的体积有多大呢?某小组同学利用量筒,烧杯(大、小各一个),水,木块,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1)用量筒量水装满大烧杯,记下水的体积V1;
(2)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待水不再溢出时,将拳头拿出,
(3)用量筒测出大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V2,则拳头的体积为V=V1﹣V2
方案二:
(1)用木块垫在大烧杯下,使其成为一个溢水杯
(2)将大烧杯装满水,把小烧杯放在溢水杯杯口下方
(3)将拳头放到大烧杯中,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4)用量筒测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即拳头的体积
请分析后回答两个问题
(1)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哪种方案测出的拳头体积更准确一些?
【分析】(1)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常采用“排水法”;
(2)将拳头拿出时,手上沾一部分水,会使测得的剩余水的体积V2偏小,进而进行误差分析即可。
【解答】答:(1)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常采用“排水法”,上述这两个方案都采用这个方法。
(2)方案一中,由于手上沾一部分水,会使测得的剩余水的体积V2偏小,以致最终所得拳头的体积偏大,
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实验误差小,测出的结果更准确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和实验误差分析,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平时应加强训练,有一定的难度。
3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是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没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3,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4,算石块的体积为V3﹣V4.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时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20 厘米3。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 乙 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一点(选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
(3)小明同学想采用甲同学的方法来测定10克食盐的体积。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分析】(1)量筒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
(2)根据两种方法求体积的过程中的误差选择;
(3)食盐容易溶于水中。
【解答】解:(1)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130ml,小石块的体积V=V2﹣V1=130ml﹣110ml=20ml=20cm3;
(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乙测得体积较大;
(3)食盐遇水会溶化,所以不能将食盐直接放入水中测量其体积。
故答案为:(1)20;
(2)乙;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
(3)不可行,食盐遇水会溶化。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量筒间接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33.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如图1所示是马虎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a) 直接用手取放砝码 ;
(b)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
(2)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3.40 cm。
【分析】(1)①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方法为“水平放置游码零,指针居中横梁平(衡);
②左物右码轻放置,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和”。即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
③再调节平衡螺母是天平平衡,天平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先快后慢。
④为避免游码影响调节效果,将游码调到标尺的最大刻度处。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
(2)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端点与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
(1)由图知,错误操作有两点:(a)直接用手取放砝码;(b)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木块长度是6.40cm﹣3.00cm=3.40cm;
故答案为:(1)(a)直接用手取放砝码;(b)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2)3.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长度的测量的了解,相对比较简单,要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4.指出图中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1) 称量过程中,移动了平衡螺母 ;
(2) 量筒读数时仰视了 。
【分析】(1)正确使用天平:使用前,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偏转的角度相同;使用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砝码的取放要用镊子,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2)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
【解答】解:
(1)天平的使用中明确规定: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需要调节游码是横梁平衡,所以图示中称量过程中,移动平衡螺母的做法是错误的。
(2)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故图中仰视的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1)称量过程中,移动了平衡螺母;(2)量筒读数时仰视了。
【点评】在天平量筒的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使用规则,是一道基础题。
35.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但发现游码停在 0.4 g处。对这种情况,按照操作规范,称量前还应将游码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 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 右 (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 中线 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 减去 (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包括:
①准备: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去掉横梁下面的皮垫。
②调平:将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线上,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③称量: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天平的左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④记录:天平平衡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⑤整理:将砝码用镊子放回砝码盒,取下被测物体。
【解答】解:
(1)标尺上刻度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侧指在第2个小格上,则游码停在0.2g×2=0.4g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