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1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1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1 21:01:00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 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1、什么是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第一步 自主学习2、分析长征发生的原因
温馨提示:师友阅读课本81页内容环节一:师友交流温馨提示:请观察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变化星星之火已经燎原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情况表依据信息,概括长征开始的原因:依据信息,概括长征开始的原因:环节二:引导分析005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3、观看《长征》结合书82-83页,重温长征环节一:师友讲解006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 会宁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一方面军遵义会议旧址
阅读课本82页
概括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环节一:师友互助第二步 互助释疑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共诞生
(1921年) 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经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4年14年转折点分组讨论:你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三个挽救)环节二:引导分析温馨提示:结合建党后,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事情来分析材料一 
红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材料二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三步 互动感悟2.你认为是什么精神支撑着红军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环节一:师友交流 有个战士倒下去小辣椒, 闪红光, 行军锅, 响叮当。 一道道悬崖头上横 一条条深谷脚下躺 时而狂风卷飞雪, 刺骨凉, 氧气薄, 憋得慌。 有个战友倒下去,眼晴似合又似张——
同志们,莫悲伤, 踩着我肩继续上! 埋战友, 更悲壮, 裹腿布, 绑又绑。 誓同蒋匪斗到底, 三座大山全扫光, 围追堵截奈我何, 踏破雪山向前方!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主席曾说:长征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是长征精神,新时期我们又该怎么样理解长征精神呢?新时期的“长征精神”环节二:引导感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四步 共同归纳1、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2、你觉得师傅(学友)在本节课中,哪些方面表现的比较好?环节一:师友交流阅读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请回答:1、这首诗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
知道作者是谁吗?
2、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克服了那些艰难险阻?
3、 诗中“三军”具体指工农红军的哪三支部队?最终在哪大会师?
4、你觉得红军的哪些精神是你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第五步 互助提高斩尽杀绝惟抵抗,
南昌起义第一枪,
毛泽东创根据地,
星星之火自井冈,
工农红军共产党,
战略转移艰险闯,
遵义会议正航向,
会宁会师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