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水的净化]
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 郭霞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3、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四、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水的净化课件(附录像、Flash)、过滤装置一套、一瓶自来水、一瓶被污染的河水、明矾、活性炭、红墨水、硬水、软水、肥皂水
学生实验:过滤装置一套、一瓶自来水、一瓶被污染的河水、明矾、活性炭、红墨水、硬水、软水、肥皂水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一瓶自来水、被污染的河水问: 从物质的分类上看,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 我们每天喝的水从哪里来? 自来水厂里的水又是从哪里来? 江河湖泊中的水能直接饮用吗?引入:怎样除掉水中的这些杂质,使水变干净、变纯净,可供我们饮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水的净化方法。 区分两种物质的不同观察,回答:它们都是混合物从自来水厂或水井里来从江河、湖泊中来讨论,回答:不可以。因为自然水域里的水不干净,水中混有泥沙、杂质、细菌,以及一些溶解于水的杂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一、水的净化设问:当暖水壶只剩下少量水,倒入杯中,有些混浊,怎么办呢?讲:要除去比水重的大粒泥沙等杂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混浊的水装在一个容器里,不要动它,过一段时间,泥沙就会沉入水底。农村饮用井里的水,常常用这种方法。这种净化水的方法叫沉淀。(同时板书:沉淀) 思考,讨论,提出方案: 静置一段时间,杂质就会沉到水杯底部,而上部的水比较澄清。
讲:在农村中,除了沉淀,人们还有其他净水方法呢?讲解: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加入明矾后,可以加速杂质的沉淀。这就是吸附沉淀板书:吸附展示:明矾晶体 阅读课本,结合生活常识,回答:乡村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问:在城市中生活用水都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你们知道净化过程吗?播放录像: 参观自来水厂分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 沉淀 过滤 吸附 消毒(Cl2)讲:自来水厂里的水在运送过程中,还会有一些细菌混进水中,所以从水笼头里流出来的水仍然要煮沸消毒后再喝。播放flash并讲解:过滤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板书: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注意事项见附录1) 观看录像,讨论净水步骤。得出结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包括沉淀、吸附、过滤等。理解过滤的注意点,并学会该项操作
展示:一杯河水(混有较多泥沙)设问:现在我们该如何来净化这杯水呢?下讲台指导学生实验,并在实验后总结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设问:1、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在家里,可用什么代替滤纸、玻璃棒?追问:现在我们再往该水中加入红墨水,该怎样净化呢?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讲解:活性炭是石墨和杂质的一种,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有很多细管道。管道越多,和气体或溶液的表面积就越大,吸附作用就越强。 学生讨论,然后进行实验:先静置沉淀一会,再过滤。仔细观察,过滤后的水有什么变化?滤纸上留下了什么?讨论,回答:1、 引流2、棉花、纱布;筷子思考,回答:可以用活性炭实验:水中滴加红墨水,加活性炭,再过滤观察,过滤后水的颜色是否改变。思考为什么
情景假设:我们都读过鲁滨逊漂流的故事,那么当他漂流到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里取一些泥水,泥水能饮用吗?显然不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净化水的方法,如果你是他,你准备怎么做呢?播放动画:鲁滨逊自制简易过滤柱过滤泥水并煮沸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出组长回答。(答案不唯一)观看动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追问:这样过滤后的水是纯净物吗?为什么?过渡: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结成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展示:结水垢的水壶图片和硬水、软水板书: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思考,回答:不是,还有可溶性的杂质阅读课本,归纳出硬水软水的概念
设问:硬水、软水从外观上看,完全一样,同学们知道怎样区分它们呢 提问: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什么危害?对学生的答案归纳总结 阅读课本: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硬水同时学生实验验证分组讨论,回答:1、硬度高的水“苦”“涩”2、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易使人腹泻3、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4、锅炉会结垢,浪费燃料,使管道局部过热,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甚至爆炸5、许多工业需要软化水,成本提高
设问:硬水危害这么多,有何方法可以除去水中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展示:蒸馏装置(配以说明)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沉淀、吸附、过滤、蒸馏软化水的方法:煮沸、蒸馏布置家庭小实验:简易净水器的制作 思考,回答:煮沸或蒸馏了解加沸石或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暴沸分析四种方法各自净水的程度(见附录2)
附录:1、过滤要点: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斜口)紧靠烧杯内壁
2、
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 水的硬度
沉淀 否 能 否
吸附 能 能 否
过滤 否 能 否
蒸馏 能 能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