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9张ppt+视频、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9张ppt+视频、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1 22:51:11

文档简介

一课一练·提素养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一座巨大的“冰山”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这艘航船的前进。这座“冰山”指的是
A.列强侵略 B.殖民统治 C.国家分裂 D.幕府统治
2.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3.19世纪中期,面对困境,日本一些人士联合形成改革力量,以天皇的名义进行了一场倒幕运动。“这些人士”指的是 (  )
①中下级武士   ②藩主   ③商人 ④资本家     ⑤新兴地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2017·镇江中考)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 (  )
A.门户开放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对外侵略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
A.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B.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6.作家陈舜臣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 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有( )
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引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允许农奴赎买份地 D.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7.(2017·徐州中考)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下图,用以说明 (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8.(2018·广丰质检)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是“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
A.沦为半殖民地 B.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   )
①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②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③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 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
⑤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0.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创新的国家。某同学以“日本崛起”为主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变革前的日本】
材料一 德川幕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通过分封地方藩主、建立藩国来实行封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对外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变革中的日本】
材料二

【变革影响】
材料三 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至19世纪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最先打破日本“闭关锁国”的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明治政府进行了怎样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治维新有什么负面影响?


(4)据以上探究,请你谈一谈日本崛起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中共十九大强调:中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时代进步的动力。回顾世界近代史,19世纪的日本曾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通过一场改革,改变了命运,成为近代强国。以史为鉴,展望未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的探究问题。
【历史中的比较】
  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仍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明治维新使它绝处逢生。19世纪末期,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结果却失败了。
(1)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绝处逢生,而戊戌变法在中国却失败了?





【历史中的反思】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2)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时应当怎么做?





【拓展延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4)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并逐渐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中国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2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黑船来航
通过“黑船”事件,美国敲开了日本的大门,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效仿,一向以中国作为学习榜样的日本,面临着跟中国相同的命运。面对这一局势,日本何去何从?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封建统治阶级








(诸侯)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一、黑船来航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称作“幕府统治”。
傀儡
拥有最高权力
(1)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威胁幕府的统治。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兴地主、资本家、资产阶级性质的商人,不满幕府的统治。
内忧:

1853
浦贺港
《日美亲善条约》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外患:
佩里登陆图
对内:
封建专制

对外:
闭关锁国





社会矛
盾尖锐
列强入侵(国家主权逐步丧失,经济遭到破坏,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社会危机:
(内忧)
民族危机:
(外患)
资产阶级兴起

加 剧
幕府统治危机
二、倒幕运动
原因:
日本的门户被打开后,社会动荡不安,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外国工业品纷纷涌进日本市场。西方商人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经济的恶化导致农民和城市贫民更加贫困。
德川庆喜
(1837-1913)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改革力量组成倒幕派。他们得到一些大名的支持,建立了倒幕军队,开展武装倒幕活动。
1868年,幕府军大举反扑,却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被打败。 1869年,幕府被彻底打败,德川幕府对日本长达26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武装倒幕的成功,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
继承王位,1868 年以《易经》
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
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
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三、明治维新
方面 措施
政治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等
明治维新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改革军制,建立新式军队

政治方面
请根据改革措施分析其作用。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维护社会稳定,
壮大军事实力。
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考察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状况。
日本皇军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
银座景象
吃牛肉火锅
剪发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大学)成立
安田讲堂 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年 32.2%
英 1851-1873年 3.3%
美 1861-1873年 5%
德 1861-1873年 3.8%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八国联军里的日本军队
日本吞并朝鲜的新闻
明治维新的意义
积极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逐渐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日本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消极影响:改革后的日本仍保留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后来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到改革中;
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项目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学习国
作用
第一次
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
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有何相同点、不同点?
(1)所处时代相同:
(2)性质相同:
(3)结果相同(进步性):
(4)局限性: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道路;
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

相同点:
不同点:
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幕府统治
资本主义发展

阻碍
反抗

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 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
成长历程中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是
哪个国家(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C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
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
政府实行了( )
A.废藩置县 B.废除身份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B
3.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
身。以前它是个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
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之所以发
生了这样的转变是因为( )
A.废除了君主制
B.废除了农奴制
C.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C
4. 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
家,摆脱沦为殖民地命运的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统治
B
一课一练·提素养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一座巨大的“冰山”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这艘航船的前进。这座“冰山”指的是(D)
A.列强侵略 B.殖民统治 C.国家分裂 D.幕府统治
2.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C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3.19世纪中期,面对困境,日本一些人士联合形成改革力量,以天皇的名义进行了一场倒幕运动。“这些人士”指的是 (  C )
①中下级武士   ②藩主   ③商人 ④资本家     ⑤新兴地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2017·镇江中考)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 ( C )
A.门户开放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对外侵略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B  )
A.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B.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6.作家陈舜臣在《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 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有( B )
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引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允许农奴赎买份地 D.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7.(2017·徐州中考)麦克莱恩在《日本史》“明治维新”一章中引用下图,用以说明 ( C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8.(2018·广丰质检)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是“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D )
A.沦为半殖民地 B.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 C  )
①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②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③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 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
⑤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0.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创新的国家。某同学以“日本崛起”为主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变革前的日本】
材料一 德川幕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通过分封地方藩主、建立藩国来实行封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对外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变革中的日本】
材料二

【变革影响】
材料三 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至19世纪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最先打破日本“闭关锁国”的是哪个国家?
答:幕府;美国。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政府进行了怎样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答: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明治维新有什么负面影响?
答:明治维新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等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据以上探究,请你谈一谈日本崛起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长处;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坚持和平崛起。

  中共十九大强调:中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时代进步的动力。回顾世界近代史,19世纪的日本曾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通过一场改革,改变了命运,成为近代强国。以史为鉴,展望未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的探究问题。
【历史中的比较】
  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仍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明治维新使它绝处逢生。19世纪末期,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结果却失败了。
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绝处逢生,而戊戌变法在中国却失败了?
答: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了国家权力;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强大而进行阻挠。
【历史中的反思】
  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2)明治维新时,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给我们什么启示?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时应当怎么做?
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能生搬硬套,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拓展延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4)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并逐渐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中国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