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净化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应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二、重点:
1.过滤和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2.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四、教具准备
(1)投影仪、河水、自来水、纯净水、硬水、肥皂。
(2)烧杯、玻璃棒、滤纸、铁架台。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播放影片片断引入新课。
(1)、电影剪辑
(2)、我们身边的水
介绍: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
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探究:天然水中的杂质
看幻灯图片 分析水中的杂质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怎样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请同学们看书参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总结一下可以采取哪些操作来除去这些不溶性的杂质。
板书:课题三 水的净化
一、不溶性杂质的净化
1.? 沉淀 演示实验:观察混浊的水的静置,并比较颗粒大的和小的沉淀的快慢,从而得出加絮凝剂的作用:使小的颗粒凝聚成大的颗粒,加快沉淀。
2.? 过滤 :我为什么能从教室出去,再进来?拖拉机能进来吗?为什么?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
下面咱们重点学习一下过滤的实验操作。
过滤:
“一贴”
“二低”
“三靠”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经是澄清透明的了,这些水是纯净的吗?
学生答:不是,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二、可溶性杂质的净化
提问: 经过沉淀、过滤净化的水能不能直接饮用?
学生: 不能
提问: 为什么?
回答: 因为沉淀、过滤后的水可能还有颜色和异味。
讲述:那该如何除去呢?
1.? 吸附:衣服可以吸有很多灰尘,还可以吸收异味。是什么变化?哪个同学家使用净水器?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提问: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喝矿泉水好呢?还是喝纯净水好呢?为什么?
回答:矿泉水。因为矿泉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
总结:这就是说,水中的这些可溶性杂质有些对我们来说是有益是,这些不需要除去。但有两类可溶性的化合物,如果水中含得太多,将会对生活和生产造成很多麻烦,请同学们找出来看是哪两类化合物?这样的水叫什么水?
回答:钙的化合物、镁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问: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请同学们看书。
提问:你能鉴别硬水和软水吗?
学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软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软化:有哪此操作?
2、蒸馏:液---- 气 ---- 液
学生答:煮沸水 蒸馏
提问:在家里做饭时,开锅时,如果你掀开锅盖,你能看到锅盖上有什么?是怎么来的?你能说一下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提问:同上面的几个操作相比,蒸馏的净水效果怎样?
回答:最好
练习:基础训练 58页1、2、3
小结:请学生总结都学到什么?
板 书
水的净化
水:化学符号,组成;构成。(纯净物)
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混合物)
一、不溶性杂质的净化
1.? 沉淀(加絮凝剂)
2.? 过滤:小的走,大的留
过滤操作
“一贴”
“二低”
“三靠”
二、可溶性杂质的净化
1.? 吸附:物理变化
? 硬水:含钙、镁的化合物较多
? 鉴别:用肥皂:渣硬沫软
2 、蒸馏:液 气 液
软化:
家 庭:煮沸
实验室: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