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净化[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1-02 1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 学
九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净化
寻乌二中 廖通万一、说教材
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
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联起来,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重点介绍过滤的方
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河水的净化”实验,从而掌握过滤这种方
法的注意事项和水的净化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重
点介绍了蒸馏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取蒸馏水来掌握蒸馏
的方法,尤其是在蒸馏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课本上还给学生介绍了如何自制简易净水器,使课本内容
得以延伸和扩展,缩短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丰富学生的
生活常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3)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三、说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四、 说方法
(1)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是探究的先导。培养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发展探究能力。 (2)学法指导:本课提出问题引起猜想→动脑→观察→分析→归纳→结论,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大胆创新能力,同时受到良好学习方法的训练。 (3)探究活动指导: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适时地对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找出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1、创设情景:
(1).展示某乡村因连续几天下雨造成饮用水浑浊的图片.
(2).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
(3).展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2、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一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1).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
水供我们饮用呢?
(2).为什么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呢?
(3).医疗中的注射用水是怎样制得的?3.实验探究: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过滤”和“蒸馏”实验一贴 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4.联系实际:(1)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呢?
(2)生活中你见过(或使用过)哪些净水的方法?5.解决问题:
(1)为了防止锅炉爆炸的事故,可以先检验锅炉用水
的硬度----用肥皂水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
(3)除去井水臭味的方法---用活性炭吸附 有利于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6.探索升华:
1.学完本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锅炉,既节省能源,又能在烧开水的过程中自动降低水的硬度,防止事故发生。2.请你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必备的化学药品,帮助
该乡村人民设计一个合理方案以获得清洁卫生的饮
用水。☆ 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净水机,通过处理,既可除去水中的可
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又可降低水的硬度。☆ 我想通过一种方法把海水中的盐去掉,再除去水中的杂
质,将海水变成我们可以饮用的淡水。3.自 制 简 易 净 水 器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净化
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沉淀:静置沉降;加明矾吸附沉淀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二.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1.吸附----活性炭
2.蒸馏----得到纯水
三.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3.区别:用肥皂水
4.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和蒸馏谢谢指导寻乌二中欢迎您2006.10.22 于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