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省优质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省优质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2 13:39:33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 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新课导入  全国同胞们,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
  尊敬的各位来宾,
  全体受阅将士们,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1931年-1945年新课导入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从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无论在侵略的具体目标、政策、步骤和手段上如何变化,但其实现先征服“满蒙”、再侵占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始终未变,其侵华战争由局部扩大到全面的罪恶步伐始终没有停止。
中国方面,自“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正义战争后,无论面临的形势多么复杂,遇到的困难多么巨大,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斗争从未中断过,中华民族团结觉醒的潮流从未滞缓!
--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2017.2.6
14年抗战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知道九一八事变经过、结果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
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
(学习重点)
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学习难点)学习目标《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一、东北沦陷局部战东北三省沦陷1931年9月18日沈阳 两个步骤: ① 制造
柳条湖事件;
② 进攻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日本东北沦陷局部战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
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
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
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
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
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局部战蓄谋已久战略要地摆脱危机可乘之机(1)日本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概括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东北沦陷局部战东北沦陷局部战:借口1、为了给侵略制造借口2、柳条湖距离北大营和重镇沈阳很近,便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侵占东北。东三省沦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长春华北危急!东北沦陷局部战:暴行东北沦陷局部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东北沦陷局部战:影响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①中国共产党态度和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部抗战开始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东北沦陷局部战党和人民的态度杨靖宇东北沦陷局部战杨靖宇将军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战无不胜,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得知杨将军被叛徒告密牺牲的消息,闻风丧胆的日本人一定要亲自见到杨将军的头颅才放心。他们太害怕将军了。
战争中搬运尸体难度很大,丧心病狂的日本鬼子竟然把将军的遗体放在铡刀下,生生的切下了死去将军尸体上的头颅,这颗让日本人听到名字就毛骨悚然的英雄头颅,被泡在福尔马林中,作为医疗器械随战时搬运。
对于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顽强,日军颇感惶惑:杨靖宇自被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以来,被切断食物来源。这些天他究竟怎么生存?
为解疑惑,他们命令蒙江县城民众医院的医生解剖检查,看他的胃肠里究竟有什么。经解剖,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参加解剖的主刀医生、民众医院院长金源大为感慨,在场的日军也都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二、华北危急学生寒1935年12月9日北平新华门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华北危急学生寒材料一: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材料二: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材料三: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华北危急学生寒铭记一二.九 共铸中国梦铭记一二.九 共铸中国梦铭记一二.九 共铸中国梦铭记一二.九 共铸中国梦铭记一二.九 共铸中国梦材料四:
(师)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和)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师)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
(和)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共建伟大的民族!
-----《毕业歌》1934年由田汉、聂耳创作,电影《桃李劫》插曲
华北危急学生寒 ①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指什么?东北沦陷 华北危急 ②学生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口号是什么?最能体现中国民众的态度和主张华北危急学生寒“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西安事变初战线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西安事变初战线西安事变初战线课本剧:西安事变(1)华北危急,(2)中共提出 主张(3) 和 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4)蒋介石顽固坚持 政策,亲赴西安希望继续进攻红军西安事变初战线: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内战西安事变初战线西安事变初战线西安事变初战线西安事变初战线蒋介石周恩来西安事变初战线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和态度如何?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和主张?西安事变初战线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和平: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和平解决! 武力: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
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成。中共十九大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议政课堂小结日本侵略中国抗争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扩大侵华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
A、1930年皇姑屯 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 D、1931年长春
2、“九一八事变” 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BD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BC5.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6.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BA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8、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
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1)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
(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态度?造成了什 么结果?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九一八事变。态度:不抵抗政策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B一个民族的进步
离不开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盛,
离不开民族的脊梁。 人 民 有 信 仰
民 族 有 希 望
国 家 有 力 量!牢 记 历 史,
再 创 辉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