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的构成[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7-09-22 07:58:0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2.什么是原子?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本质区别?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水通电分解示意图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 的这些粒子有什么不同?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不同类原子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体积很小
原子结构的发现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原子不可分”的观点,被19世纪末的一个接一个发现打破了
原子结构的发现.
1879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阴极射线”。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能被电场和磁场联合偏转的作用,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即电荷与质量之比),
原子结构的发现.
实验表明,不论惦记用什么材料制成和在应急射线管中充什么气体,生成带负电的粒子的荷质比都相同,说明它是原子的共同组成部分,称之为电子。1903年电子发现者汤姆生提出一个檐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认为电子嵌在原子中,如同葡萄干嵌在面包中一样
原子结构的发现.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高能的带正电的氦离子流轰击薄金箔是发现,绝大部分粒子几乎不受阻碍而直接通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但也有少数(约几万分之几)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偏转,个别粒子偏转程度较大,甚至被反弹回来。卢瑟福设想,这是由于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原子全部主力并带正电的极小的核,是它对粒子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
原子结构的发现.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几乎集中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Z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电子绕核如同行星绕日运行,因此着一模型也被称为“行星式模型”。后来由于对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逐步形成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题
问题: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有什么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有什么关系?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填写下列表格?
质子质量的1/1836
一个单位负电荷
电子
1.6749×10-27
不带电
中子
1.6726×10-27
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质量
电性
粒子的种类
几种原子的构成
17
18
17

26
30
26

11
12
11

8
8
8

6
6
6

1
0
1

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质子数
原子种类
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
我是氧原子的原子核我的周围有八个电子在高速运动
这些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探索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
电子是否在同一区域运动?
能量与电子运动的区域有什么关系?
你想象电子是如何运动?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数:1、2、3、4、5、6、7……
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如何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形象地表示出来?
+8
2
6
原 子核
质子数
电子层
该层上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堂练习
1.组成一切原子所不可缺少的粒子( )
A 电子 B 质子、电子 C 质子、中子、电子 D 质子、中子
2.科学家发现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 ( )
A 111 B 161 C 50 D 272
课题小结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显电性。
2.原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不显电性
3.核外电子在核外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