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化学方程式
一、第五单元内容提要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二、第五单元重点、难点内容讲解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活动与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P51的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白磷燃烧,冒白烟,气球先胀大,最后缩进瓶内。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实验二: P51的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讨论:
①实验一中玻璃棒的作用:引燃
②实验一成功的关键:瓶塞要塞紧,保证气密性良好。
③实验一中要注意的操作: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以免烫坏托盘。
④实验二中用砂纸打磨铁钉的目的是: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三:P90蜡烛燃烧前后的测定 蜡烛逐渐变短。 反应后质量变小。
实验四: 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发出耀眼强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反应后质量变大。
分析:
①实验三为何反应后质量变小?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等物质逸出。
②实验四为何反应后质量变大?镁燃烧时产生的烟为氧化镁,不分散逸到空气中。
启示: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实验成功的关键: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内容: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理解:
①该规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②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或等于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
3.实质: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的种类 物质种类
五个一 原子的种类 两个一
定不变 原子数目 定改变
分子种类
原子质量
—个可能改变即分子的个数。
(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以4P+5O22P2O5为例)
①质方面:表示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如: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物氧化二磷。
②量方面:表示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如: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强调:量方面的意义中“每”字不能省略。
3.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臆造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左右两边的各原子个数相等)。
4.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以:CH3OH+O2CO2+H2O为例
5.书写步骤:(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
①“写”:左为反应物化学式,有位生成物,中间“—”连。
KMnO4---K2Mn04+MnO2+O2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04+MnO2+O2↑
③“改”:“---”改为“==”。
2KMnO4==K2Mn04+MnO2+O2
④“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2KMnO4K2Mn04+MnO2+O2
[点拨] 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
⑤“标”:表明生成物的状态(“↑”:生成物为气体,“↓”:生成物为沉淀)。
2KMnO4K2Mn04+MnO2+O2↑
[注意]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例如S+02SO2 ;Fe+CuSO4==Cu+FeSO4。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依据:任何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一定值。
2.步骤:
设:设未知量
方: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关:列出已知量、未知量
比:列出比例式
算:求解
答:写出简明答案
3.注意:
①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
②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
③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④化学方程式下各数据应为纯净物的质量,若为体积应利用密度换算为质量,若是混合物的质量,应利用纯度换算为纯净物质量。
同步练习:
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形成mg水蒸气;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少
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湿衣服凉干后,质量变小
2、在反应3Cu+8HNO3=3Cu(NO3)2+4H2O+2X↑中,X的化学式是 ( )
A.N2O B.NO C.N2 D.NO2
3、有X、Y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一种物质Z。如果X、Y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B.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小于(a+b)g
C.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大于(a+b)g D.生成Z物质的质量一定不超过(a+b)g
4、化学方程式“2H202H2↑+O2↑”,正确读法是 ( )
A.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通电等于氢气和氧气
C.两个水在通电后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 D.每两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5、巳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05克,则该反应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 )。
A.60克 B.50克 C.40克 D.30克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都不是
7、在反应 X + 2Y = R + 2M 中,当 1.6 g 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 g R ,且反应生成的 R 和 M 的质量之比为 11∶9,则在此反应中 Y 和 M 的质量之比( )
A.23∶9 B.16∶9 C.32∶9 D.46∶9
8、完全电解X克水,能得到5毫升氧气,同时得到氢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
A.8X/9克,5毫升 B.X/9克,10毫升
C.8X/9克,10毫升 D.X/9克,5毫升
9、配平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____C2H2+____ O2 ----- _____ CO2+____ H2O
②____ CH3OH+_____ O2 ----- _____ CO2+____ H2O
③____ FeS2+____ O2 ----- ___ Fe2O3+___SO
④____Al+ ____Fe3O4 ------- ____Fe+ ___Al2O3
10、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违背了什么原则:
(1)Fe+O2FeO2,违背了 ;
(2)Fe+O2Fe3O4,违背了 。
11、(1)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燃料为绿色植物,即①将绿色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为(C6H10O5)n]在适当催化剂下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C6H12O6);②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③用乙醇作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①②③设计的化学方程式。
12、某同学称取两份质量的磷(各3.1g),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次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氧气的质量/g 2 4
生成P2O5的质量/g 3.55 7.1
(1)这两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第一次实验为何不生成5.1gP2O5 为什么第二次实验氧气的质量和磷的质量之和恰好等于P2O5的质量?
(1)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第一次实验时,磷有剩余,氧气反应完;该变化中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4:160。
1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要制得8克氧气最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克,
(3)该反应完全反应后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 。
(1)2KMnO4K2MnO4+MnO2+ O2↑ ;(2)79 ; (3)30 . 6 %;
14、某学生称取12.25gKCl03制取氧气,他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待反应完毕后,制得氧气4.96g,问该生加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1.58g
9.( 2、5、4、2) (3、2、4;4) (4、11、2、8) (8、3、9、4)
11.(C6H10O5)n+nH2On 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C2H5OH+3O22CO2+3H2O。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