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自学思考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你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没有改变吗?探究现象与结论:1、白磷燃烧,生成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冷却后称量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相等。2、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淡绿色,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Cu)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存在3个不变,即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练习:
1、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n克共热后完全分解得到氧气a克,剩余固体中经测定含有氯化钾和n克二氧化锰。
a.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氧化剂 D.催化剂
b.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
A.(m+n-a)g B.(m-a)g
C.(m-n)g D.(m-n-a)gDB2、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A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⑵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
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错错错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而且从微观角度理解了为什么所有的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而把我们对化学的学习从质的研究引向量的研究。例题:
现有一反应,有10克A和5克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B无剩余,则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克?1、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小测验: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磷在氧气中燃烧
③电解水
④过氧化氢分解
⑤加热高锰酸钾复习提问: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从化学方程式中获取有关反应的信息。
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
3、结合教材P94页“讨论”的内容,说说你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其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⑵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讨论:
结合教材P94页“讨论”的内容,说说你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其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给你提供哪些信息?练习:
根据学过的知识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氢气燃烧。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使人一目了然。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2 :16*2 :12+16*212 : 32 : 44 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