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煤在自然界的形成过程 B、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C、乙醇汽油在汽车发动机内燃烧 D、由水分解得到氢气的过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 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3、下列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
A、天然气 B、酒精 C、石油 D、太阳能
4、下列物质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是 ( )
A、酒精 B、一氧化碳 C、焦炭 D、H2
5、下列做法不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 )
A、 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大量长期堆放
B、 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 在存放挥发性易燃物的车间里穿化纤衣服
D、 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6、含硫的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则排放出的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是 ( )
A、SO2 B、SO2和CO2 C、SO2和CO D、CO和CO2
7、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8、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用天然气做燃料 B、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做燃料
9、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类,造成一道“防火道”,其理由是 ( )
A、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B、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使火场周围通风良好、热量散失
10、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是 ( )
①氧气的含量 ②可燃物的性质 ③可燃物的状态 ④燃烧空间的大小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拖拉机使用的燃料油一般是 ( )
A、90#汽油 B、93#汽油 C、0#柴油 D、97#汽油
12、在实验室打翻酒精灯着火时,最迅捷的扑灭方法是 ( )
A、用水冲熄 B、湿抹布盖灭
C、把酒精灯扔到窗外 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3、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
A、 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是否含有大量甲烷
B、 通风并严禁烟火
C、 戴防毒面具
D、 携带灭火器
14、下列实验室或家庭中获取的热量是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灶
A、①②③ B、 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15、钻木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6、以下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
①水葫芦疯长 ②臭氧空洞 ③大理石雕塑被腐蚀 ④全球气温升高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7、市场上的氢气球逐渐被氦气球所代替,其主要原因是 ( )
A、氢气成本高 B、氢气密度比氦气大 C、氢气无毒 D、氢气具有可燃性
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某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说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长江中
C、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9、下列物质不属于易燃或易爆物的是 ( )
A、棉花 B、硝酸钾 C、炭粉 D、食盐
20、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B、地热是二级能源
C、电能是一级能源 D、石油是二级能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到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1、用碳还原氧化铜,为了达到高温,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网罩,其原理是
( )
A、网罩可以燃烧 B、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C、可以加速酒精燃烧 D、延缓空气流动,减少热量散失
22、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由此可知 ( )
A、钠的着火点比煤油低 B、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C、钠和煤油不反应 D、钠可以与水反应
23、煤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
A、将煤块压成粉 B、燃烧时用鼓风机
C、将煤块改为蜂窝状煤球 D、做煤球时加入黄泥
24、完全燃烧4.6g某有机物R,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有机物中 ( )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 D、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25、下列行为中一般来说没有安全隐患是 ( )
A、穿棉布工作服进矿井 B、在液化气站抽烟
C、穿带铁钉的硬底鞋进加油站 D、穿化纤制服进面粉厂
三、填空题
26、有这样一个事例:某人不慎将两瓶烧酒(60度左右,酒的度数越高酒精含量越高)同时摔落在地引起失火,你能分析失火原因吗? 。若是黄酒(10度左右)会失火吗?为什么? 。
27、汽车尾气(含有CO、NO和SO2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装置,其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填写下列序号)。
①开发新能源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罩
28、有一瓶气体,它由CO、CO2、H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
②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式回答问题:
(1)气体中一定没有 。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就填几种,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
29、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氯化钾和氧气。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里,某同学在做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时,他误将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结果实验时发生了爆炸。其原因是 。
30、从火灾中逃生时,常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
。
31、家用燃气热水器一般是安装在浴室 (填“里”或“外”),为什么?
。
32、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的烃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相同体积(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个数成正比),消耗空气体积较大的是 ,因此燃烧管道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的改进方法是进风口 (填:“增大”或“减少”),如不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
四、实验题
33、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中央电视台每天“晚间新闻”后都要播报全国42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以提醒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目前,有关部门根据SO2和Br2(溴)、H2O的定量反应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在电解池中发生反应时电流的变化,可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校园附近空气中SO2、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根据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了下列装置:
反应原理:Br2+2H2O+SO2===H2SO4+2HBr
(1)空气流量表能准确测定经气泵的空气质量,测定悬浮颗粒和SO2含量时,以上装置连接的顺序是(填序号) 。
(2)为准确测定SO2的含量,实验时当观察到A中 时,应立即关闭抽气泵。
(3)若要测定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含量,除要出实验时空气的质量外,还要测
(填序号)。
①实验前B的质量 ②实验后B的质量
③实验前C的质量 ④实验后C的质量
五、计算题
34、多少克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48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35、碳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7.2g气体,且碳无剩余,将这些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10g。(1)求原反应物中碳的质量;(2)判断生成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物,若不是则求出各组成成分的质量。
黄色
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