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讲】专题一 品味诗词的炼字
知识要点
1、所谓炼字,就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初作“到”,又改为“过”“入”“满”等十余字,最后才定稿。炼字的艺术效果通常是能使古诗词的意境和形象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古诗词炼字题的解题思路是“总体评价十字句分析”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十所表达的感情”的形式。
2、一首诗里,诗眼往往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它是诗中最能体现事物精神、表现诗人感怀、概括力最强的语汇。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来品味,看它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
3、炼字中最为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是古诗词立意的重点词。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是: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于对象的状态;而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鉴赏古诗词语言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一首诗,是由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4、此外,还有一些词的运用方式也需要我们注意,如虚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叠词一般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误区警示:
古人做诗讲究炼字,中考古诗词炼字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务必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千万不能脱离原作品凭个人主观感受分析。
命题规律:
1、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的中考古诗鉴赏注重了对词语理解的考查。着重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赏析诗眼,分析诗中某个字、词的表达效果;对诗词表达技巧的掌握;对诗词意境和内容的感悟等。2、题型上,近几年中考题型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出语句,让学生去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与“圆”两字妙在何处?再如06年盐城卷《渡荆门送别》第一小题: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这一小题考查考生对诗句中重点字的品味,也就是品味用词的精妙。再如06年南京市中考题考查《饮酒》一诗,题目是这样的:(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备考策略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具体解析如下:
(1)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是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已逝老友的怀念之情。
(2)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3)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杜甫的律诗《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坼”字用得极精辟,极有气魄,它把洞庭湖浩瀚无边的气势生动而形象地描写出来了。
(4)对特殊词性字词,叠词,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青青”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总的来说词语赏析的解题步骤为:(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简化为格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训练
训练4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2、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
训练4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诗中“僵”、“孤”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何作用?
2、作者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加以表现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训练47
别 滁
欧阳修(宋)
花开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1.“一切景语皆情语”,从首句可以看出作者离别时怎样的心态?
2.“醉翁之意不在酒”,请结合《醉翁亭记》的相关内容,谈谈欧阳修“醉”在何处
训练48
湖 上
徐元杰(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
训练49
溪 兴
杜荀鹤(唐)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 “独”字呼应下文中的那个词?
2.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心境?请作简要分析。
训练50
东栏梨花
苏轼(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训练51
又呈吴郎
杜甫(唐)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诗中的颈联的大体意思是什么?
2.全诗的主旨句是:
3.这首诗以唐朝的战乱为背景,作者还写了很多这背景下的作品,请举出一例。
训练52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唐)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明待我归。
1..诗人是用哪几个字来表现“春残”的?诗中写残春的目的是什么?
2.诗中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幽竹”怎样的品质?
专题一
训练45
1.示例:“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融情入景。 2.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训练46
1、“僵”、“孤”意为孤苦无助,卧病在床,写出了作者悲凉处境。作用是衬托“不自哀”,表现作者矢志不移的报国之志。2、通过“轮台、铁马、冰河”等词表现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写梦境来曲折地 表现这种感情。
训练47
1.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2.醉在老百姓的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盛情中。
训练48
1.“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训练49
1.无人(唤) 2.表达“闲适”的心情,诗人沐浴着山雨溪风,怡然垂钓,篷底自斟自酌,醉来酣睡,无人打扰,任小船随波逐流,何等情静闲适。表现孤寂无奈的心情:这首诗表面上看似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孤寂无奈的心情。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他使用着粗陋的“瓦瓯”,独斟独饮,形只影单,百无聊赖,只好以酒为伴,借酒浇愁,“醉来睡着”“无人唤”醒,只好在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这些无不表现出钓者的孤寂和凄苦
训练50
1.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训练51
1.那老妇人一见你插遍篱笆,就防着不让你打枣,这也不能怪她多心2.已诉征求贫到骨头,正思戎马泪盈巾。 3..如“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训练52
1.稀、尽、飞;烘托幽竹的苍翠。 2.拟人。坚贞、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