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B 5. D 6. C 7. B 8. A 9. B 10. C
11. 3 15 12. 9 3 13. 变小 14. 变小 不变 15. 变大 变大 16. L 断路 17. 左 变大 V2 降低
18. (1)0.3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①3 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节就读数了 0.2 ②C
19. (1)电路中电流过小 (2) (3)可以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0. 解:I1===0.3A,U2=U-U1 =36 V-27 V=9 V,I2=I1=0.3A,R2===30。
答:电阻的阻值是30。
21. 解:S1闭合,S2断开时,U=I(R1+R2+RA),S1、S2均闭合时,U=(R1+RA),代入数据,联立两式得,解得即毫安表的电阻为40,电源的电压为1.44V。
22. 解:(1)由图乙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电路中电流I===0.1A;由图乙知,当环境温度为20℃时,R1的阻值为40,则R1两端的电压U1=IR1=0.1A×40=4V;则电源电压U=UR+U1=2V+4V=6V。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所示,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橡皮 B. 铜线 C. 玻璃棒 D. 塑料吸管
2.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
3. 科技节上开展电路设计活动,要求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电路包含电源、开关、导线、两个电阻;②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小柯设计的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只有甲符合 B. 只有乙符合
C. 甲、乙都符合 D. 甲、乙都不符合
甲 乙
4. 小满、小希和小梦按各自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图所示,其中电路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的是( )
小满 小希 小梦
A. 小满 B. 小希 C. 小梦 D. 都不对应
5.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6.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右端向中点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 电路总电流减小
第6题 第7题
7. 如图所示,L1与L2是两只标有“3 V 10”字样的相同小灯泡,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后,干路电流是( )
A. I=0.3 A B. I=0.6 A C. I=0.9 A D. I=1.0A
8. 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L2发生了断路 B. 电源电压较低
C. L2发生了短路 D. L2的灯丝电阻太小
第8题 第9题
9. 如图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电阻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电压表本身的电阻,那么( )
A. 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B. 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
C. 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
D. 测量值加电压表的内阻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10. 一盏接入电路中的电灯,当开关闭合后,灯丝正常发光,灯丝发光时的电阻与开关闭合前相比较(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0,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 V,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R1的阻值为 。
第11题 第12题
12. 如图所示,当电源电压为4 V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 V;当电源电压增加到12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电阻R1= ,R2= 。
13. 收音机上调节音量的旋钮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变阻器,如图所示。若接线柱A、B已接入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 。
第13题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滑杆的右端,从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电流表的示数 ,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5题 第16题
1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熄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将R和L位置互换后再次闭合开关S,两个电表指针不动。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这个故障是 (选填“R”或“L”)发生 (选填“短路”或“断路”)。
17. 酒后驾车既害自己,也害他人,各地公安交警利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是否酒驾进行严格检查。如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传感器的电阻Rm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使用前要通过调节变阻器R0使电流表的示数减到某一较小值,此时变阻器R0的滑片应向 (选填“右”或“左”)边滑动。调好零后对驾驶员进行测试,当驾驶员吹出的气体酒精浓度增大时,A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除了用A表反映酒精气体的浓度外,V1、 V2两表中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示数也要变大的表是 ,此测试仪的电池长久使用导致电压降低时会被误认为是驾驶员吹出气体的酒精浓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8分,第19题8分,共16分)
18. 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10、15、30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表1 表2
甲 乙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A。根据表1数据可得到结论: 。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2所示,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 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正确的数据应该是 A。
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的电阻替换15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 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 V
B. 换成电压为12V的电源
C. 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30的滑动变阻器
D. 可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1.5V
19. 如图所示,现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x,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 A)、滑动变阻器R(100 2A)和电阻箱R0(0~9999、5A)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各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三组同学的设计方案(电路图)。下面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部分对话:
甲 乙 丙
老师:“同学们很聪明,这三种方案中,是否都是可行的?”
(1)丙组的一位同学:“甲组方案不可行,因为 ,不能准确测量。
老师:“乙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何测量出Rx的阻值呢?请乙组同学汇报一下。”
(2)乙组中一位同学:“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再将滑片调至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可求出R两端的电压;再结合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 ;最后得出电阻Rx的阻值为 。”
老师:“乙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很好!丙组同学设计的电路相比乙组电路哪种方案更优秀?”
(3)丙组中一位同学:“我们组的实验方案更优秀,因为我们的方案不仅能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而且测量结果可以比乙组更准确!”理由是 。
五、计算题(第20题6分,第21题9分,第22题9分,共24分)
2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制作一个简易的台灯,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7 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90。因身边只有电压为36V的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应将一个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上。请你帮他们求出该电阻的阻值。
21. 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用符号mA表示,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R2=60。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6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mA。求毫安表的电阻RA和电源的电压U。
22.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变化来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20,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源电压多大?
(2)如果将R、R1并联在该电路两端,当干路电流为0.5A时,环境温度是多少?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