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世界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
2、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
3、分析比较彼得一世和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难点
分析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俄国的由来》视频短片
师:从视频短片中我们可以知道沙皇彼得一世被称为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被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沙皇。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他推行的改革又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生: 观看,各抒己见
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1、展示俄国的地理位置,介绍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
2、原因
师:说说在16、17世纪时俄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提示: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3、知识拓展——彼得一世
4、改革措施
师:17世纪末期,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沙皇彼得一世做了哪些改革措施?
提示:政治方面: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社会文化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5、作用
师:通过彼得一世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俄国的社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过渡: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这是否意味着俄国可以像西欧国家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
二、农奴制改革
1、原因
通过四段材料结合图片、数据表、史料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农奴制的危机)
提示: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2、时间、目的、内容
师:阅读课本,找找这次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改革者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示:通过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的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主要内容:解放农奴(自由劳动力);“赎买”份地(对农奴的又一次掠夺)
3、评价
师:思考这场改革的性质,它对俄国历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积极: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点拨:(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合作探究
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看图理解
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
学生阅读课本: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学生: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阅读课本: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农奴制的法令。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归纳
学生根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和分析材料,进行相互的讨论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
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生增加直观印象
考察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从落后封闭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纵观学习过的改革史,有中国的商鞅变法、日本的大化改新等等,在这些改革历程中,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结提升
板书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原因: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发展缓慢
2、目的:为摆脱落后,富国强兵
3、措施: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文化
4、作用
二、农奴制改革
1、原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861年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5、评价:
课件26张PPT。俄国的改革历史部编版 九年级下视频导入:俄国的来历第2课 俄国的改革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9,用笔划出关键词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1861年)措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原因:时间: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俄国的改革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内)
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外)目的:原因:目的:为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作用: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发展缓慢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内容:解放农奴(自由劳动力);“赎买”份地(对农奴的又一次掠夺)评价: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统一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权力。彼得一世改革背景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手工工场彼得一世知识拓展人物简介: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彼得一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改革措施1、政治方面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2、军事方面
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3、经济方面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4、社会文化方面
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措施作用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改革1700—1721年,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作用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行。彼得一世改革缺陷:但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原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效率极低农奴的生活视频:俄国庆祝废除农奴制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原因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原因对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克里米亚战争原因经济上政治上对外军事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亚历山大二世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目的亚历山大二世知识拓展人物简介: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史称亚历山大二世(英语:Alexander II),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缺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农民的又一次掠夺)内容农奴聆听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评价积极: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合作探究相同点:
①起因:都受到了西欧国家的影响;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
③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点:
彼得一世改革实际上是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而1861年农奴制改革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了农奴制。课堂小结:俄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工商业发展缓慢为摆脱落后改革措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俄国经济军事实力但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