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溶液的形成[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3-03 07:39:00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蔗 糖 放
入 水 中 氯化钠放
入 水 中
现 象
形成什么
实验9-1:蔗糖溶于水和氯化钠溶于水
蔗糖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氯化钠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形成无色、透明的蔗糖溶液
形成无色、透明的氯化钠溶液
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
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
氯化钠溶解的微观过程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混合物
溶液各部分的组成相同。
只要温度不变、水份不蒸发,溶质与溶剂不会分离。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实验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溶于水或汽油中
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碘几乎不溶于水
逐渐溶解,得紫红色溶液
逐渐溶解,得紫红色溶液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溶剂一般是液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
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如果其
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讨论: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溶液的用途
①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大意义。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混合物
溶液各部分的组成相同。
只要温度不变、水份不蒸发,溶质与溶剂不会分离。
①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②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大意义。
4、用途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盐酸
③澄清石灰水 ④碘酒
⑤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C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