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溶液的形成[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12-31 12:33:00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初三化学组探究实验一: (1)在20mL水中加入一药匙蔗糖, 用玻璃棒搅拌(每一组左边同 学完成) (2)在20mL水中加入一药匙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每一组右边同 学完成)现象形成什么蔗糖、食盐很快消失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1、蔗糖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甜度各
处是否相同?2、形成溶液后,外界条件不变时,
溶液分层或析出沉淀了吗?
3、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均一性 混合物议一议,
点击本质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说一说-关于溶液的认识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3)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
溶液吗?
(4)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5)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蔗糖溶液、 食盐水、
CuSO4溶液、Na2CO3溶液
石灰水、 NaOH溶液、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只能水做溶剂吗?开动脑筋噢 活动探究(二)合作开启成功之门探究实验二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思考:1、碘和水、碘和汽油,高锰酸钾与水、高锰酸钾 与汽油混合的现象对比会有什么结论?
2、碘跟水、高锰酸钾跟水,碘跟汽油、高锰 酸钾跟汽油混合的现象对比有什么结论? 向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是为了显色,便于观察)的试管中,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水和乙醇
能形成溶液探究活动(三)(1)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 何确定的?气体液体固体液体量少量多
非水物水你了解溶液的用途吗?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
用途。讨论为什么溶液间进行的化学反应
速度快?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 一杯酒其酒精度为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大于54度 B小于54度
C等于54度 D无法判断精挑细选C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三者都可以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D.如果温度不变,溶剂不蒸发,溶质也不会从
溶液中分离出来D4把44444444把 4444、把足量的锌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B 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糖水
6、下列状态的物质相互接触,反应速
度最快的是( )
A.固体与固体 B.固体与液体
C.液体与液体 D.气体与固体
CC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与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
硝酸铜溶液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
不是溶液 
C.溶剂的质量加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D糖水、食盐水、碘酒是我们常接触的三种物质。它们的共同点:
(1)都是混合物
(2)都是均一、稳定的溶液
(3) (答出一点即可)。
画龙点睛交流与讨论 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见过哪些溶液?你还记得它们的颜色吗?硫酸铜溶液是    色;
高锰酸钾溶液是    色;
氯化亚铁溶液是    色。
大多数溶液是     色。蓝紫红浅绿  无敬谢指导! 课 题 溶 液 的 形 成
年级: 初三 学科:化学
【学习目标】
1.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分析】
1.要点联系:建立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重点剖析: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3.难点突破:通过蔗糖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认识溶液。
【实验准备】
高锰酸钾、碘、酒精、植物油或汽油、纸杯 水
[自学检查]
溶液的定义
溶液的组成
溶剂的概念
常见的溶剂是 , 、 也可做溶剂。
4、溶质的概念
(1)溶质可以是 体,也可以是 体或 体;
(2)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 体、 体是溶质, 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 的一种叫做溶剂, 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量多量少, 均为溶剂;5、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是什么?
蔗糖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食盐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
[活动探究]
1.探究活动一
探究目的:溶液的形成
实验:加入纸杯1/4体积的水再加1/3药匙蔗糖或食盐,搅拌,
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还能看到蔗糖吗?为什么?
(2)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
(3)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
2.探究活动二
探究目的:水能否溶解所有物质,除水外其他物质能否作为溶剂?
实验:
(1)一小块碘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水,振荡;
(2)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水,振荡;
(3)一小块碘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汽油,振荡;
(4)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再加入2ml的汽油,振荡;
通过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实验(3)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活动探究三
探究目的:溶质是否只能是固体?
实验:
用实验(2)中的试管中缓缓滴入5滴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再振荡试管,观察。
思考:实验(5)滴加乙醇,振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
1.溶液的定义 2.溶液的组成 3.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架构迁移]
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 一杯酒其酒精度为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大于54度 B小于54度
C等于54度 D无法判断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三者都可以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D.如果温度不变,溶剂不蒸发,溶质也不会从
溶液中分离出来3、把足量的锌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所形成的溶
液中溶质是( )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糖水 5、下列状态的物质相互接触,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固体与固体 B.固体与液体
C.液体与液体 D.气体与固体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与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铜溶液
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不是溶液 
C.溶剂的质量加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7、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见过哪些溶液?溶液一定有颜色吗?
硫酸铜溶液是 色;
高锰酸钾溶液是 色;
氯化亚铁溶液是 色;
大多数溶液是 色。

课 题 溶 液 的 形 成
年级: 初三 学科:化学
【学习目标】
1.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分析】
1.要点联系:建立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重点剖析: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
3.难点突破:通过蔗糖溶解于水的微观过程认识溶液。
【实验准备】
高锰酸钾、碘、酒精、植物油或汽油、纸杯 水
【教学流程】
[自学检查]
1.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2.溶液中溶质、溶剂如何确定?
3.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何重要作用?
[活动探究]
1.探究实验溶液的形成
2.探究实验水能否溶解所有物质,除水外其他物质能否作为溶剂?
3.探究实验溶质是否只能是固体?
[架构迁移]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果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反应物过量等情况下,溶质、溶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