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道士》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劳山道士》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3 13: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蒲松龄 蒲松龄,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 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十八岁中秀才, 此后却屡试不第, 遭遇坎坷。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以及对当时社会矛盾的体察, 饱蘸着血泪, 倾注笔端, 创作了流传百世的《聊斋志异》。但他的创作成就并不仅限于此, 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 他创作的诗现存1056首, 词119 阕,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墙头记》、《姑妇词》在内的15种70余万字。此外蒲松龄还撰写了《历日文》、《省身语录》等9种杂著, 内容涉 及天文、农业、医药、教育等各个方面, 另有《闸窘》等三部戏曲。 《聊斋志异》是以仙狐鬼怪为主要內容的短篇文言小说集,体裁寓言,耗费了蒲松龄二十年之功。蒲松龄常于空闲时间铺席于大树下,一边放置茶,一边手摇葵扇,傾听过往行人的故事,并且记载、重写、组织成首尾完整的故事。
作者科场失意、怀才不遇,再加以家境困頓、同情民疾,因此托言鬼狐、寄身立命。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号,“志”是记的意思,“异”指离奇的事。本书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
鲁迅评其为:“使花妖狐魅,各具人情,和异可亲,实为异类。聊斋插图聊斋封面“聊斋”正房——听故事处劳山即崂山崂山风景图 2、教师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读准字音。1、示范朗读——听录音 朗读课文 行七( ) 负笈( ) 观宇( ) 稽首( ) 采樵( ) 重茧( ) 遍给( ) 盎盂( ) 分赉( ) 釂( ) 樽( ) 逡巡( ) 自诩( ) 踣( ) 饯( ) 杳( )
揶揄( )( ) 挹注( ) 未谙( ) 3、全班齐读 1、 同学们结成四人小组,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译读课文 2、 教师指导翻译。
邑 有 王 生, 行 七, 故家
本县有个姓王的读书人,排行第七,是世代
子。 少 慕 道, 闻
官家子弟。年轻的时候爱慕道家法术,听说
劳山 多 仙人, 负 笈 往 游。
劳山上有许多仙人,就背着书箱前去学习。
登 一 顶, 有 观宇, 甚 幽。
登上一个山顶,有一座道观,很是幽静。本县排行世代做官的人家书籍译读第一段一道士坐蒲团上, 素 发 垂 领而
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白发一直垂到衣领上,
神 观 爽迈。 叩 而与
神态仪态清爽高迈。王生恭敬地询问并与道

语, 理 甚玄妙。 请
士交谈起来,道士的道理很玄妙。王生请求
师之, 道士说:“恐 娇 惰 不能
拜道士为师,道士说:“担心你娇气懒惰不能

作苦。” 答 言 “能之”。 其 门人
干苦活。”王生回答说“能吃苦”。道士的弟子
甚众,薄暮 毕 集, 王俱与
很多,傍晚的时候全聚在一起,王生向他们深远奥妙难以捉摸恭敬地问拜……为师干苦活,服苦役迫近
稽首。 遂 留 观 中。
一一见面行礼。于是就留在了道观中。古时的一种礼节于是,就第一段:
故事的开始
王生慕道,到劳山拜一道士为师。同时并举交代王生的身份,家境,为下文他不能吃苦埋下了伏笔。
译读第二段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
凌晨,道士把王生叫过去,交给他
斧, 使随 众 采樵。 王
一把斧子,让他随众弟子去砍柴。王生
谨 受 教,过 月余,手
恭敬一接受了命令。过了一个多月,手
足 重茧, 不 堪 其
和脚上都长了厚茧子,王生不能忍受这种
苦, 阴 有 归 志。
痛苦,暗地里有了回家的想法。 这一段王生不堪早樵暮归的艰苦,生出归家的打算。恭敬忍受译读第三段一 夕 归, 见二人 与
一天傍晚回到观中,王生见两个人和
师共 酌。 日 已暮,尚
师父在一起饮酒。太阳已经下山,还
无灯烛, 师 乃剪纸 如镜
没有点灯,师父就剪了一张像镜子一样
粘 壁间。俄顷,月明
的圆纸贴在墙壁上。一会儿,明亮的月
辉 室, 光 鉴报 毫 芒。
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光亮能照出极细的
诸门人 环 听
东西。众弟子围在他四周,听他差遣,给他
奔走。 一 客 曰: “良 宵 胜
办事。一个客人说:“这么美好的夜晚,美好
乐, 不可不 同。” 乃于几案
的乐趣,不能不和大家一起享受。”就从桌子
上取壶酒, 分赉 诸徒 ,且嘱
上拿了一壶酒,分赏给众弟子,并且嘱咐译读第三段尽醉。 王 自 思:七八人,
他们尽管喝醉。王生自己寻思:七八个人,
壶酒 何能 遍给? 遂
一壶酒怎么能让所有的人都喝够?于是众
各 觅 盎 盂, 竞饮
弟子各自找来很大的酒杯,争着把杯中的酒
先釂 惟恐 樽尽。 而  
喝完,惟恐酒壶中的酒被别人喝完。但是
如此,这样以……为奇竟然找饮尽寂 饮! 何 不呼嫦娥来?”
冷冷清清地喝酒!为什么不把嫦
娥叫来?”
乃以箸掷月中。只见一美人自光
就把筷子投入月亮中。只见一个
美女从月光
中出, 初不盈尺, 至 地,
中走出,起初身高还不满一尺,
到了地上,
遂与人 等。纤  腰 秀项,
就和人一样高了。纤细的腰,俊
秀的脖颈,
翩翩而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
翩翩跳起霓裳舞来。一会儿唱道:“仙啊第三段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
仙啊,你回来吧!还会把我禁
闭在广寒宫里
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管
吗?”那歌声清澈激扬,响亮得
像箫管一样。
歌毕,盘旋而起,上跃登几上,
唱完后,打着旋往上升,跳着登
到桌子上,
 惊顾之间,已复为 箸。
(众人)惊得回头看时,已又变
成筷子了。
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
三个人大笑。又有一个客人说:
“今晚最高兴译读第三段移 时, 月 渐 暗,门人然
过了好久,月亮渐渐暗了下去,
等弟子点燃
烛来, 则 道士 独
蜡烛过来一看,就只剩下道士
一个人独自
坐, 而 客 杳 矣。几上 肴核
坐着,而客人已不见踪影。桌上
的菜肴果品
尚存, 壁 上 月,纸圆如镜
还在,墙壁上有月亮,只是一
张像镜子一样同燃不见踪影菜肴果品而已。 道士问众: “饮足 乎?”
的圆纸罢了。道士问众人:“喝够了吗?”
曰:“足矣!” “足, 宜
(众弟子)说:“足够了!”“足够了,就应该
早 寝,勿误 樵苏。” 众
早些睡觉,不要耽误了打柴割草。”众弟子
诺 而 退。王 窃 欣慕,归
答应着退了下去。王生暗地里很羡慕,回家
念遂消息。
的念头就打消了。译读第三段 这一段王生观师父和两位客人各显神通,心里羡慕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割草偷偷地,暗中译读第四段又 一月,苦 不可忍, 而
又过了一个月,王生劳累得不能忍受,但是
道士并不传教一 术。心 不能待,
道士并没有传授一门法术。心里不能等待了,
辞曰:“弟子数百里 受业仙师,
告辞说:“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来从师学习,
纵 不能得 长生 术,或 小
纵然不能学到得长生不死的法术,要是略微要是译读第四段有传习, 亦可 慰 求教
给我传授一点(法术),也可以抚慰我求教
之心。今 阅 两三月,不过 早
的心情。现在过了两三个月,不过是早上
樵而暮归, 弟子在家, 未
砍柴晚上回来,弟子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
谙此苦。” 道士笑 曰:“我 固 谓
受过这种苦楚。”道士笑着说:“我本来就说本来经过熟悉,知晓
得 此 法 足 矣。”道士笑而允
只要学到这个法术就足够了。”道
士笑着答应
之。 乃 传 以诀, 令自
了他。于是就把咒语传授给他,让
他自己
咒, 毕, 呼曰:“入之!”王 面
念咒,念完了,叫道:“进去!”王
生面向
墙, 不敢入。又曰:“试入之。”
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试
着进去。”译读第四段面向表示修饰不能作苦,今 果 然。 明 早 当
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这样。明
天早上一定
遣 汝行。” 王 曰:“弟子操劳多日,
打发你走。”王生说:“弟子操劳了
多天,
师 略 授 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师父略微传授一点小法术,这次才
算没白
道士问:“何术之求?” 王 曰:“
来。”道士问:“想学什么法术?”
王生说:“
每见师 行处,墙壁所不能隔,
每每见到师父所行之处,墙壁
不能阻隔,王 果 从容 入,及 墙而 阻。
王生真的从容往里走,到了墙那
里就被阻住了。
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
道士说:“低下头猛地冲进去,
不要犹豫!”
王 果 去 墙数步,奔而入。及
王生果真距离墙几步远,奔着
进去。到了
墙,虚 若 无 物,回 视
墙那里,空空的就像没有
西,回头一看
果 在 墙外 矣。 大 喜,
果然到了墙外面了。(王生)
十分高兴,译读第四段入 谢。 道士曰:“归 宜洁
进去感谢师父。道士说:“回
家后应当洁身
持,否则不 验。” 遂助资斧,
自守,否则就不灵验了。”于
是资助了旅费,
遣之归。
打发他回去了。译读第四段遵守戒律 本段写王生终于不能忍受艰苦的生活,向父师辞行,师父应他的请求教他穿墙术。抵 家, 诩 遇 仙,
王生回到家中,自己吹嘘说遇到了仙人,
坚 壁 所不能阻。 妻 不
坚硬的墙壁了阻挡不了自己。他的妻子不
信。王 效 其作为,去 墙 数尺,
相信。王生仿效从前做过的,离墙壁几尺远,
奔 而入, 头触 硬 壁,蓦然
奔跑着往里冲,头碰到坚硬的墙壁,猛地
突然译读第五段而踣。妻 扶 视之,额上 坟起,
跌倒在地。妻子扶起他一看,额上起了一个大包,

如 巨卵焉。 妻 揶揄之。
就像个大鸡蛋一样。他的妻子取笑他。
王 惭 忿, 骂老道士之 无良
王生又惭愧又生气,也只能骂老道士不是个好东西
而已。
罢了。 这一段交代故事结局:王生回家后吹嘘卖弄,结果法术失灵,头撞大包。译读第四段跌倒鼓起,肿起嘲笑 译读课文—文言知识大会战 规则:全班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底分各为100分,竞赛分为二轮进行。
解释加点的词语1.登一顶
2.有观宇
3.薄暮毕集
4.叩而与语
5.故家子
6.令阅两三月
7.阴有归志
8.分赉诸徒
9.未谙此苦 10.归宜洁持
11.妻揶揄之
12.我固谓不能作苦
13.遂助资旅
14.遣之归
15.或小有传习
16.遂于人等
17.而客杳矣
18.门人环听奔走 第一轮:由各组指定对方的同学来回答。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山顶道观全恭敬时代做官的人家经过,经历私下里,暗地里赏赐熟悉,知晓洁身自守嘲笑本来旅费打发要是,假如一样不见踪影四周 2、辨析一词多义
乃尔寂饮 甚幽
乃以箸掷月中 而幽我于广寒乎
少慕道 见二人与师共酌
竟不减少 请师之
而还乎
盘旋而起
早樵而暮归
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却于是,就幽静幽禁年轻时减少师父拜……为师你表示修饰表示顺接表示转折劳山道士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追求梦想梦想成真——美梦破灭 析读课文 1、本文题目为《劳山道士》,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道士吗?你认为王七这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读课文 不是,本文的主人公是王生。王生——想学法又害怕吃苦、想不劳而获、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 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文章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用心纯良,精诚专注,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 观看动画短片 拓展与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聊斋》故事,请大家来说说,并谈谈这些故事的启示意义。 选读《聊斋志异》和《搜神记》,写一点读书笔记。 作 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