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06-03-23 10: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测试溶液pH的方法。
难点:酸碱性的变化对PH的影响
活动方式
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
①演示准备:浓度不同的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②分组准备:橘子、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来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点滴板、pH试纸、滴管、玻璃棒、镊子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类物质的溶液显酸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的溶液显碱性,而像食盐、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我们将这样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仅仅知道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够的,比如,正常雨水略显酸性,为何不叫酸雨呢?什么样的雨水才是酸雨呢?这就需要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即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稀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常使用pH试纸来测定。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组织讨论]:谈谈阅读后对酸碱度表示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小结并板书]:
三、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 pH的范围:0-14
2. 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 中性 ──→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即pH=7时,溶液呈中性,
pH < 7时,溶液呈酸性,
pH > 7时,溶液呈碱性。
3. pH的测定
测定pH的方法:将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知溶液的pH。
[交流与讨论]:
(1)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能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
(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 为什么
[小结]:(1)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既能测定酸碱性也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2)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待测液,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3)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如果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则待测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
[活动与探究一]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稀溶液的pH。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实验,并将实验结果汇报给大家。教师在旁边指导纠错。
[交流与讨论]:酸或碱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pH的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与探究二]: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说明它们的酸碱性。
根据所给器材测定并记录橘汁、糖水、肥皂水、汽水、自来水、草木灰水、洗洁精等的pH(分小组进行,教师巡场并指导)。
[应用]: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有何意义:(指导学生阅读P63内容)
[板书]: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
②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时,一般作物将难以生长。
③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本节小结]
[练习与作业]:课后习题1、2、7
[板书设计]
三、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 pH的范围:0-14
2. 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 中性 ──→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即pH=7时,溶液呈中性,
pH < 7时,溶液呈酸性,
pH > 7时,溶液呈碱性。
3. pH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江小标
200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