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三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必修三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课件2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4 09:19:17

文档简介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说出19、20世纪音乐与影视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主要的音乐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
19、20世纪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各流派特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音乐人物进行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方式导入本课,降低难度,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授新课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其杰作
/
19世纪音乐的特点:
依据材料分析19世纪音乐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材料二: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争取民族独立;有的..........
经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特点——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19世纪音乐流派的介绍,以史料研读的方式总结产生的背景。
(二)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20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特点:
出示猫王等人的音乐作品
特点——大众化,多元化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交流融合性
民族性
发展历程/
代表
猫王、披头士
【设计意图】让学生聆听现代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直观感受音乐的特点。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发展的历程
/
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
3.电影、电视艺术发展迅猛的原因
(1)人类自进入电气时代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更为迅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
(2)20世纪以来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成为电影、电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电视艺术自身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
4.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积极——①社会进步的产物
②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
③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启迪。
④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⑤成为生活一部分,改变生活方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迅速反映生活,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
消极——①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②电视中来自传统的价值观、暴力渲染和消费主义产生负面影响。 ③电视视听影响人的左脑发展,特别对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了消极的作用,电视会降低读书能力,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电视影响学业。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电视和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掌握脉络,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影响。
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音乐和影视艺术,音乐和影视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既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同时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学艺术是现实的反映,同一社会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共同特性,不同的艺术领域用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反映社会。
教学反思
本课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导课到知识的传授一直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穿梭,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大手笔、大跨度的在历史与现实中搭建桥梁,增强文化的归属感和历史的责任感,本节课取得良好效果。
课件25张PPT。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其杰作1、发展状况交响乐圆舞曲歌 芭蕾舞剧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威尔第《茶花女》、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之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贝多芬出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贝多芬崇尚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思想,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这些充分的体现在他的音乐中。
贝多芬“乐圣” 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 《蓝色多瑙河》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1866年普奥战争中战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之约,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 歌剧:是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设计、灯光设计等综合为一体的一门表演艺术
歌剧《茶花女》 《茶花女》原名为《La traviata》,意思为《堕落女人》。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改编自小仲马的同名名著,由剧作家弗朗西斯科?皮阿维改编为歌剧脚本, 1852年,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作曲。是150年来,在全世界上演次数最多的歌剧,有世界歌剧史中的“最灿烂的宝石”之称,想了解意大利歌剧,不可不“精读”歌剧《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 该剧讲述了19世纪巴黎名妓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多悲惨的爱情故事。在阿尔弗雷多的父亲的反对与干扰下维奥莱塔回到以前的相好那里,阿尔弗莱多以为维奥莱塔背叛了自己,当众加以羞辱。在维奥莱塔病重时,阿尔弗雷多和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忏悔,并倾诉了对这位不幸女子的钦佩心情。但已为时太晚,最后维奥莱塔在爱人的怀中死去。 乔治·比才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也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歌剧《卡门》简介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国维亚特卡省边境的一个矿区小镇。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作品数量多,形式多样,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古曲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尤其脍炙人口,历演不衰。 芭蕾舞剧《天鹅湖》 作于1876年,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于民间传说 。讲述的是公主奥杰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后在王子齐格费里的帮助下恢复原形。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天鹅主题是一个悲怆的小调式主题,描写奥杰塔和她同伴们的悲惨命运;而在第四幕的终场音乐中,这个悲剧性的主题,先改变速度,变得激动不安;然后从四拍子变为宽广的二拍子,由乐队全奏,变成庄严的颂歌;最后又从小调变为大调。并放慢速度。成为一曲壮丽宏伟的凯歌,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战胜邪恶的力量,获得了胜利。 2、19世纪音乐的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弘扬民族特性。背景经济:政治: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特点:依据材料分析19世纪音乐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材料二: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争取民族独立;有的..........2、19世纪音乐的特点: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1、20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特点:现代主义音乐 1935年出生在一贫穷农场工人家庭, 1953年他在Sun唱片公司的一家录音棚录制送给母亲的歌曲时受到欣赏并走上乐坛,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歌曲流行经久不衰,1977年因吸食毒品过量致死。他一生中共录制了各种歌曲720首,开了1600多场演唱会,平均每两天半就有一场。猫王去世之后,他的经典旧作仍然广为流行,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非常稳定的销量。 “猫王” 普莱斯利 Elvis Aron Presley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1、20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特点:大众化,多元化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交流融合性
民族性2.发展历程:兴起二战后,摇滚乐、蓝调及新的爵士乐“比博普”为代表,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时代的进步推动音乐的发展19C末,美国 爵士乐,一战后空前发展发展3、代表:(1)“猫王” “披头士” (2)《围着时钟摇吧》《时代在改变》等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电影短片无声电影黑白电影1935年 《浮华世家》1895年 卢米埃尔兄弟 《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作品卓别林、苏联电影1927年 美国2、电视艺术的发展(1)1945年前(2)1945年后①1926年 英国 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②1929年 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 在英国和美国发展 (2)20世纪以来面对巨大的社会变化,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成为电影、电视艺术发展的动力3、电影、电视艺术发展迅猛的原因(1)人类自进入电气时代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更为迅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3)电影、电视艺术自身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①社会进步的产物②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 ③娱乐性强、艺术鉴赏性强。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启迪。④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⑤成为生活一部分,改变生活方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迅速反映生活,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①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②电视中来自传统的价值观、暴力渲染和消费主义产生负面影响。
③电视视听影响人的左脑发展,特别对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了消极的作用,电视会降低读书能力,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电视影响学业。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文学艺术是现实的反映,同一社会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共同特性,不同的艺术领域用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反映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