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课件2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课件29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4 09:26:02

内容文字预览


《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Ⅲ)第八单元,第22课。本课教材内容从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世界文学等三部分来介绍19世纪以来文学领域的内容。但分类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19世纪的世界文学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两类。19世纪的世界文学又分为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两类,20世纪的世界文学分为现代主义文学,苏联文学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等几方面。
本课是文化史中的文学领域,这就涉及到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交叉,历史学科只要求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作品内容及特点,重点把握产生的背景和影响。本课内容琐碎,各流派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繁多,为了更好的有效教学,教师需对课本知识有效整合及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掌握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和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等文学成就。
2. 分析各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探究各流派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棵树”的比喻形象讲授本课内容,让复杂内容简单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并继承人类优秀的文明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 以人为本,通过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3.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应该成为一个能思考,会思考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 苏联文学的成就。
【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45分钟)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幻灯片上,是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的一段话。那么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生读),那么这段话主要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 对人的赞美,人是伟大的。
师: 很好,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也就形成了14到16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人文主义文学;17世纪由于当时绝对君权的统治产生了古典主义文学;18世纪的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影响深远,,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试图建立“理想王国”,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是启蒙文学。
那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有哪些流派呢?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各自社会现状,表达各种思想感情的文学流派。这些文学流派就好像那一棵棵长在校园中的树,有的繁茂,有的弱小,他们都在各自的土壤中蕴育成长。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近19世纪世界文学和20世纪世界文学这两棵枝繁叶茂的树,了解这些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宝贵遗产的文学思想。
我们来学习第22课,文学的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式导入本课,降低难度,引起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第一棵树: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代表的是19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共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它们都是在各自的土壤即背景中蕴育成长,长成有独特形态特征的枝杈即作品的特征,并且枝繁叶茂,产生了众多文学家以及作品。
左边这一枝杈代表的是浪漫主义文学,右边这一枝杈代表的是现实主义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枝杈夸张,右边的写实,这也就是他们的主要特点。首先我们来看浪漫主义文学。
1.枝杈一:浪漫主义文学
代表19世纪世界文学的这棵大树有蕴育它成长的土壤,也有因外界条件不同而长成粗细不一的枝杈。这夸张的枝杈就代表浪漫主义文学,那么它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土壤(背景)
土壤有机质一:启蒙思想家提倡的“理想王国”破灭。
土壤有机质二: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影响整个欧洲。
土壤有机质三:人们对现实秩序的不满。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枝杈有两个小分支,由于作家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浪漫主义分为两种,一个是消极浪漫主义,一个是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社会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寄理想于未来。今天我们来学习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同学们想一想,这一个时间段内世界都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学生思考)1789年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影响了整个欧洲;拿破仑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但在1815年滑铁卢失败。这一时期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动荡。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政治仍是黑暗,社会不平等,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想王国”失望。同时,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没有实现,人们产生对现实秩序的不满。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领域的作家们开始用自己手中的笔采用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抒写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浪漫主义文学蕴育而生。
那么为什么叫浪漫主义文学呢?这就源自于它的特点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枝杈形态(特点)
我们看到幻灯片中代表浪漫主义文学的树枝是不是和真实的枝杈不一样?这就是它创作的一个主要特点,想象力丰富,夸张。
形态一: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崇尚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形态二:创作风格上,夸张手法,内容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反对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但为什么还要反对崇尚理性呢?因为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是崇尚理性,但结果建立的“理性王国”破灭,故反之。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产生的具有这些特点的文学作品与前一阶段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截然不同,因此浪漫主义文学这一新的流派产生。
每一个流派都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及其流传久远的作品。这就像长在这棵树枝上的小枝杈,枝繁叶茂,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翻看课本,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归纳总结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英国雪莱的这首诗是他代表作之一,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道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为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用隐晦、优美的文笔表达他的思想。这就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想象力丰富。
德国海涅的这首诗的节选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上建立一个天国,人们能获得幸福。
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书籍、影视及歌剧等形式在世界广泛传播,闻名遐迩。我们从这段话可以了解这一故事的主旨。雨果用这个故事来揭露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
(叶子链接各个作者幻灯片,有图片与作品的经典话语;作者头像链接返回)
【设计意图】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总结,让学生知晓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特点。
2.枝杈二:现实主义文学
不同于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1)土壤(背景):
土壤有机质: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浪漫主义文学是源于革命和战争导致的社会问题产生,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由于经济问题导致的社会矛盾尖锐。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批关注社会问题,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的作品涌现,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2)枝杈形态(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是夸张、富于想象,而现实主义则是反映现实,因此这个枝杈和现实的枝杈很相似。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特点。
形态一: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形态二: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
继浪漫主义之后,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的这一文学流派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为主,因此这一流派的作品可以让人真实感受当时的生活现状。
这一流派同样有众多丰富的各国作家及作品传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翻看课本,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归纳总结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叶子链接各个作者幻灯片,有图片与作品的经典话语;作家头像图片链接返回)
美国的马克·吐温,诙谐幽默、机智、交友广泛,后人评价他为:“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
英国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也是文笔幽默,注重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这三部作品就是他很出名的代表作品。这段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
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其中《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最出名。他的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俄国普希金,他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方面都卓有成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也是他写的。被高尔基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这首诗用朴实平凡的话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俄国托尔斯泰,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我们可以看到他生活的年代,想一下那时的俄国发生了什么事情?1861年农奴制改革,托尔斯泰对改革的态度是矛盾的,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但又从传统观点认为,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后来经过一系列生活的变故及思想的改变,他最终倾向于农民阶级。这些因素都深深影响着他的创作思想,因而创作出来《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长篇巨著。
丹麦安徒生,“现代童话之父”,这位作家大家耳熟能详,因为他经典的童话曾经陪伴你们中的许多人成长,我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要知道的是他的童话并不是虚幻想象的,而是融合了生活与作者的思考后,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
挪威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他的戏剧多是揭露社会问题的作品。《玩偶之家》是其代表作,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有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的“挪威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鼓励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
好,以上我们学习了19世纪世界文学的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它的3个著名作家作品,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它的7个著名作家作品,一共10位作家,表格来总结一下。
小结: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19世纪,当时,正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总结,让学生知晓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特点。
二.第二棵树——20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师:第二棵树,五个枝杈,分别代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文学流派)
20世纪的头十年是传统的现实主义衰落、现代主义崛起的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20世纪早期西方现实主义仍产生大量优秀作品。
我们学习连个认为,英国萧伯纳和法国罗曼·罗兰,他们的作品同样延续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风格,关注社会现实,批判社会问题本质。但现实主义文学已不是文学主流。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改革与革命,科技的双刃剑,社会变革剧烈等等导致人们价值的迷失。这些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使得20世纪的文学领域丰富多彩。
1.枝杈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1)土壤(背景):
土壤有机质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土壤有机质二: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土壤有机质三: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2)枝杈形态(特点)
我们刚刚看到浪漫主义的枝杈很夸张,但我们看到现代主义的这个枝杈什么感觉?是不是很抽象?这也就是它的一个特点。
形态一: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事实)
形态二: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形态三: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其实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别很简单,看不懂的就是现代主义,它很抽象。所以现代主义的作品也就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
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翻看课本,结合课本内容自己归纳总结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叶子链接各个作者幻灯片,有图片与作品的经典话语)
美国海明威,1954年获54届“诺贝尔文学奖”,有“文坛硬汉”之称。我们从他的照片也可以看出,他的眼神很坚毅,他的这句话“一个人——”也表现出他的刚强。《老人与海》是他的代表作,体现着他的这种刚强精神。
法国贝克特,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戏剧《等待戈多》,它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选入了语文课本,同学们也都学过,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总结,让学生知晓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特点。
2.枝杈二:苏联文学
(1)土壤(背景)
土壤有机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
(2)形态(特点)——革命性,解冻文学,积极向上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出现了大量革命性的文学作品,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
高尔基,童年的贫寒生活影响了他以后的思想及其创作。我们看他生活的时代,经历过革命的俄国,这些都对他有很大影响。我们看这首创作于1901年《海燕》,它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也反映了苏联文学的革命性特点。
奥斯特洛夫斯基,名字很长,他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出名。其中这段话意味深长,激励那个时代热血沸腾的人们用于奉献一切。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3.枝杈三、四、五: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
(1)土壤(背景):
土壤有机质: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改革与革命频繁。
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辛亥革命,朝鲜“三一”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2)枝杈形态(特点):
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
印度的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亚洲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印度人,他1924年访华,会见了许多中国友人。图中就是他在华期间与梁启超、林徽因和徐志摩等人的合影。他的《飞鸟集》《园丁集》文笔优美,给人无限畅想,如“如果你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等等,意味深长。
中国鲁迅,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大作家,弃医从文,用辛辣的作品讽刺当时社会的积弊,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他的作品诠释了他爱过奋斗的一生。他的作品很多,同学们有时间可以读一下,透过他的作品了解晚晴民国初期,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及其当时的社会现状。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他的《百年孤独》被视为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非洲人。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不是很熟悉,因为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很少,因此中国读者也很少,台湾的译本较多。
好,我们又了解完了20世纪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继续发展的现实主义文学的2位作家,现代主义文学的2位作家,苏联文学的2位作家,以及亚非拉丁美洲的4位作家,一共10位作家,我们也用表格归纳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联和亚非拉文学的总结,让学生知晓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特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走近了两棵树,代表19世纪世界文学和20世纪世界文学这两棵风格各异,枝繁叶茂的树。19世纪的欧洲,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评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20世纪是风云多变的世纪,存在决定意识,故而各地区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性与积极向上精神;亚、非、拉丁美洲文学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文学领域的各流派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现实与本质。文学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武器,与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黑暗作斗争。我们在了解这些各流派的作家及作品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文学作品体悟人生与人性,做一个能思考,会思考的人。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法] 帕斯卡尔
文学家们用文学作品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那么艺术领域那些画家又会如何表达自己想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美术的辉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都完成的比较好,亮点有:
一.本节课用“两棵树”来了解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将繁杂的内容简单化,教学方式新颖,课堂教学用生动性吸引学生兴趣,从兴趣入手,效果很好。
二.课堂师生互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让课本内容成为课堂学习的基础。
但纵观课堂教学过程,仍有很多不足:
一.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形象生动,但一些练习及材料没有融合进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一些理性的思考空间。
二.本节课主要是从历史学科讲述文学学科的内容,故而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到位,缺少文学方面的深度,需要补充与提升。
但总体上看,本课仍是不错的一节课,作为青年教师的一员,还需要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与教学综合能力。
课件29张PPT。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
(1564—1616)(1)土壤(背景)
有机质一: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王国”破灭;
有机质二: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影响整个欧洲;
有机质三:人们对现实秩序的不满(2)枝杈形态(特点)
形态一: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崇尚理性,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形态二:创作风格上,夸张手法,内容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枝杈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英]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致云雀》[德]海涅(1797—1856)《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
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
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获得的东西,
拿去填饱那些吃闲饭的肚腹。
为着一切的人们,
这地上有足够的面包产生。
玫瑰花呀,常春树呀,美呀,乐呀,
甜豌豆呀,也同样能孳生。
[法]雨果(1802—1885)《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 果枝杈二:现实主义文学(1)土壤(背景)
有机质: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枝杈形态(特点)
形态一:关注社会生活,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形态二:长篇小说为主。(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美]马克吐温(1835--1910)《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英] 狄更斯(1812--1870)《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
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
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狄更斯的《双城记》[法]巴尔扎克 (1799--1850)《人间喜剧》
(《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 [俄] 普希金(1799--1837)《叶甫盖尼·奥涅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俄]托尔斯泰(1828--1910)《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丹麦]安徒生(1805--1875)《安徒生童话》 《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
……
《海的女儿》 《拇指姑娘》《丑小鸭》
[挪威]易卜生 (1828--1906)《玩偶之家》20世纪的
现实主义文学:1.[英]萧伯纳
(1856—1950)《苹果车》2.[法]罗曼·罗兰
(1866—1944)《约翰·克里斯朵夫》(1)土壤(背景)
有机质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有机质二: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尊严和生存权力;
有机质三: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2)枝杈形态(特点)
形态一: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形态二: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形态三: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枝杈一:现代主义文学[美]海明威(1899—1961)《老人与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可以被打败。
——《老人与海》[法]贝克特(1906—1989)《等待戈多》荒诞派(1)土壤(背景)
有机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2)枝杈形态(特点)
形态:革命性,积极向上枝杈二:苏联文学(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苏]高尔基(1868—1936)《母亲》《海燕》——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是勇敢的海燕,
在怒吼的大海上,
在闪电中间,
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
“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
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土壤(背景)
有机质: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改革与革命频繁。(2)枝杈形态(特点)
形态: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枝杈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3)枝繁叶茂(著名作家及代表作)[印度]泰戈尔(1861—1941)《戈拉》《吉檀迦利》《飞鸟集》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亚洲人。与梁启超合影与林徽因、徐志摩合影[中]鲁迅(1881—1936)《呐喊》《彷徨》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1927——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尼日利亚]索因卡
(1934—— ) 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非洲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法]帕斯卡尔浪漫现实现代现实苏联亚、非、拉美19世纪世界文学20世纪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