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3 13: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秋学期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解析】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轻—清)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带—戴)
(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2017,长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2017,东营)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芳香宜人、内涵丰富给人喜悦;冬,以她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令人爱慕。
7.诗文名句填空。(5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综合性学习。(8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七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2分)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3分)

我的描述: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3分)
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2分)
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0.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解析】实写。
(二)(1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⑤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3.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斜”字表现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不仅写了春雨,还暗写了春风。(4分)
(三)(15分)
池塘里的童年
记得在哪本书上读到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是由太多的回忆来支撑组成的。我品味着这句话,它像一朵慢慢绽放的莲,浸润着心灵的悸动,一圈圈涟漪层层展开,荡漾在我童年岁月的那洼池塘。
那洼池塘在村子的西头,不深,不大。
春天,它披着一层翠绿的浮萍,像个羞涩的少女一样,悠荡着我们这群男孩子嬉戏的梦。放学后,脱光了脚丫,试探地把淘气的脚浸入池塘里,微微的凉气让我们不得不甩甩脚上的水滴,贪婪地看着这满塘的清秀,重又穿上鞋子。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看那些悠闲的鸭子霸占了池塘。有淘气的孩子还会从路边捡了孤独的石片,弯下腰,扬起胳膊,使劲地向水面上扔出去,溅起一连串波纹,像一个曼妙的仙子翩翩起舞。扔石片的孩子看着水面上的波纹慢慢消失,蹲下来,托了红润的腮,眼里满是憧憬。
在孩子们吵闹的期盼中,夏天终于悄悄地来了。大片的荷叶,舒展着带露的心事,一点点长大,足以挡住水里捉迷藏的孩子。一簇簇粉嫩的荷花,怒放着少女般明媚的脸。淘气的孩子们脱得只剩下一条小裤衩,一个个像小青蛙一样跳进了池塘,又像一条条小鱼一样畅游在荷叶之间,分不出哪是孩子的脸,哪是莲花的瓣。炎热的中午也阻挡不住孩子们的脚步,一并瞒了大人,相约在池塘边嬉戏,撩飞溅的水花,追赶慵懒的鸭子,偷吃饱满香甜的莲蓬,和头上的太阳一起捉迷藏。哪家大人在池塘边喊:“大晌午的也不睡一会儿觉!”那一刻,池塘的小家伙们捂着嘴巴偷偷笑着;等大人一走,又赶紧抓住池塘给予的快乐痛快撒欢。有上学的孩子迟到了,老师问:“是不是到河里疯去了?”那孩子扭捏着不承认。老师伸出指甲轻轻地在迟到的孩子胳膊上一划,便出现了一道蓝白色的痕迹,显然是刚从河里出来。迟到的孩子低下头,说:“我只玩了一会儿。”顿时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
秋天来了,水中的荷叶蜷曲着枯黄的身子。荷花全部散尽,似一池的哀伤。孩子们还不歇着,拿着用罐头瓶或家用的筛子做的钓鱼工具,里面放上一块从家中偷来的煎腊肉,投到水中,静静地等着馋嘴的鱼儿上钩。不远处,有谁的妈妈在河边的石板上悠闲地洗衣服,夕阳下,似一幅柔美的画。
不知什么时候,顽皮的雪精灵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那洼池塘。池塘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挽着雪精灵的手,一起滑冰。摔倒了,抹抹鼻涕揉揉屁股,又站起来。池塘的一边,大人们穿着胶鞋,挖开池塘的一角,露出了深黑色的泥土和胖乎乎的莲藕。
池塘里的童年,变换着岁月,抚摸着落在池塘里清脆的笑声。不经意间,那群孩子就这样长大了。
14.整体感知文章,说说作者写了童年与池塘有关的哪些事情?(4分)
嬉戏、游戏、钓鱼、滑冰。
15.从全文看,文中画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四处画线)(3分)
通过描写池塘中的浮萍、荷叶、荷花、莲藕,展现了池塘的优美景色。渲染四季不同的氛围,暗示季节的变换和孩子们的成长,使文章富于诗意与情趣。
16.“有淘气的孩子还会从路边捡了孤独的石片,弯下腰,扬起胳膊,使劲地向水面上扔出去,溅起一连串波纹,像一个曼妙的仙子翩翩起舞”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孤独的石片”是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池塘边石片之少;“像一个曼妙的仙子翩翩起舞”是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波纹的动态之美。
17.结合语境,从人物角度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蕴涵的情味。(4分)
(1)在孩子们吵闹的期盼中,夏天终于悄悄地来了。
表现了孩子们对夏天到来的期盼之情。
(2)老师伸出指甲轻轻地在迟到的孩子胳膊上一划,便出现了一道蓝白色的痕迹,显然是刚从河里出来。
体现了老师对迟到孩子的疼爱之情。
(四)(15分)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4分)
示例:芒种农夫插秧图;小暑玫瑰花开图;白露登高眺远图。
19.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挣扎”原指用力支撑。在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玫瑰花开花的过程很艰难。
20.“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4分)
示例:木棉一边在风中起舞一边想:“树,别了。有你的支持,才有我火红的绚烂。兄弟姐妹们,我来了,这个冬天没有寒冷,因为我们的心紧紧靠在一起。繁华落尽后,不是落寞,而是一地的璀璨……”
2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赏析。(4分)
示例:我最喜欢“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一句,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芒种时节特有的优美景致,句式整齐,语气渐强,突出了作者对芒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写作(50分)
22.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题目:我喜欢的一个季节
(2)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500字;②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文中不得出现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内容。






年级 试卷 第4页(共5页)


年级 试卷 第5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