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3 20: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8至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 试 题
命题人: 答题时间:90分钟 分数 姓名
一、选择题(50分)
1、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 民贵君轻 B. 三纲五常 C. 天人感应 D. 和谐中庸
3、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
击,人们陷入苦闷、迷惘、虚无之中。由此,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怪诞的表现
手法。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白蛇传》 B.《等待戈多》 c.《茶馆》 D.《武则天》
4、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这位诗人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屈原 D.吴敬梓
5、目前为止,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
A.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B.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C. 商周时期的金文 D. 商代的甲骨文
6、“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 书法 B. 绘画 C. 戏剧 D. 杂技
7、“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科学社会主义 D. 启蒙运动
8、上帝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这段话反映了哪一观点
A. 教会的“因行称义” B. 加尔文的“先定论”
C.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D.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该观点的提出者是
A. 普罗塔哥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10、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
B. 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
C. 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
D. 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
11、孔庙是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孔庙,了解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
A. 《春秋》 B. 《尚书》 C. 《论语》 D. 《道德经》
12、巴尔扎克的《人同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的风格是
A. 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浪漫主义 D. 古典主义
13、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14、韩非子用《守株待兔》的寓言阐释法家主张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D.严刑峻法,加强统治
15、“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A.研制发电机 提出进化论 B.改良蒸汽机 提出进化论
C.研制发电机 发明电灯 D.改良蒸汽机 发明电灯
16、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 实行君主立宪 B. 君民平等 C.主权在民 D. 反对君主专制
17、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引发外族入侵和奴役
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 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18、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文化专制阻碍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19、有美术史家把达·芬奇的艺术比作不可知的海底的深度,把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比作高山的峻岭,把拉斐尔的画比作广阔明朗的原野,然而这些艺术特点的产生,皆缘于
A. 人文主义思想  B. 理性主义思想  C. 浪漫主义思想  D. 现实主义思想
20、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宫廷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宗教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三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贯穿这一历程始终的思想是
A、民主    B、科学   C、人文     D、自由
2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对话反映了我国早期的儒家思想
A.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
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
23、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24、“……其动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该科学理论的创立者是
A.伽利略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普朗克
2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体现的是一种:
A. 民本思想 B. 王道思想  C. 忠君思想   D. 阶级调和思想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连线题,将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著作分别连线。(6分)
①老子 A《物种起源》
  ②莎士比亚 B《四书章句集注》
③孟德斯鸠 C《道德经》
④达尔文 D《哈姆雷特》
⑤ 朱熹   E《清明上河图》
⑥张择端     F《论法的精神》.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8分
(2)法家学派在战国末期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
(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首先兴起于何国?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并指出启蒙思想的总结性人物是谁? 4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到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过告之;不知自省,又由怪异以警惧也;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一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有理,理旨同出一源。……物物各具次理,而 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度以语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张。2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对孔子思想有何继承和发展?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熹新儒学的主要思想。2分
(4)简析材料四中吴虞批判孔子的原因。4分
历 史 答 案 
选择题(50分)









10
11
12
13
A
B
B
C
D
C
D
B
A
C
C
A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D
D
B
A
B
C
D
B
C
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①老子 A《物种起源》
  ②莎士比亚 B《四书章句集注》
③孟德斯鸠 C《道德经》
④达尔文 D《哈姆雷特》
⑤ 朱熹   E《清明上河图》
⑥张择端     F《论法的精神》.
27、(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翟、韩非(李悝、商鞅、吴起)。
(2)奖励耕战、严刑峻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理论基础。
(3)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有利于恢复社会经济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
(4)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更加有利于教化民众,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
28、(1)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文艺复兴;意大利;人文主义
(3)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康德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9、(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法并用,制天命而用之。
(3)理学。万物皆出于理。
(4)孔孟之道是封建阶级文化的代表,维护封建君王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