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1-14 09: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认识修订意义
课程标准:1.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认识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思考:
教皇都有哪些权威?一、宗教改革的背景3、中世纪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不符合教义的异端施以鞭笞、烙印、剥皮、钳肉、火烧等酷刑。2、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天主教会)
——恩格斯经济: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教皇最富有教皇的权威4、中世纪时,欧洲孩子出生后接受洗礼。孩提时经常随父母去教堂,长大后自觉参加各种宗教活动。临终前教会组织终傅礼(忏悔仪式)。
社会生活:人一生离不开天主教会思想:教会禁锢人思想政治:教权高于王权 中世纪时,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通过攫取对圣 经的解释权,把自己变成了上帝的代言人。他们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复杂的圣礼和善功才能得救。教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天主教会的主张信徒上帝 依据教材和学案相关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说明宗教改革的背景。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
C.腐朽的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知识巩固:二、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马丁·路德的挑战教会腐败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主张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升入天堂。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进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上帝
材料二: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这福音(《圣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是神的大能。……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上帝
(一)马丁·路德的挑战善功教会教徒因行称义教徒《圣经》信仰因信称义否定教皇
信仰权威人的精神自由
灵魂的自主权人文主义宗教观二、挑战教皇的权威材料一: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37条 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之权属于上帝。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1527年,路德与修女喜结良缘。
二、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马丁·路德的挑战结合教材和学案材料,归纳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措施。废除教阶制度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允许结婚人人有权读圣经否定教皇权威发财致富肯定人的本性追求平等改革措施基督教会的分化演变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1054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教会分裂16世纪,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会分裂路德宗加尔文宗英国国教知识巩固: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
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C.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B(二)加尔文的挑战二、挑战教皇的权威思考:为什么称加尔文为“欧洲宗教改革第二位伟大人物”? 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二)加尔文的挑战二、挑战教皇的权威材料: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财产等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书加尔文和马丁.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都主张信仰得救,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都反对天主教神学,都否认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三、挑战教皇的权威(二)加尔文的挑战上帝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唤体现出来。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加尔文思考:加尔文的新挑战是什么?先定论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是:
A.为封建世俗势力夺取政权服务
B.为使欧洲各国人民免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知识巩固:三、宗教改革的意义合作探究:根据路德和加尔文改革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归纳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内涵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合作探究:根据路德和加尔文改革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归纳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内涵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人文主义内涵:
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的性质:
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资产阶级夺取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B.西欧各国的王权普遍得到加强
C.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知识巩固:D我的命运教皇定(我交钱 我得救)我的信仰我做主(我信仰 我得救)我的未来我掌控(我奋斗 我成功)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天主教会
日益阻碍
欧洲资本
主义的发展宗教
改革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加尔文
“先定论”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个人自由16世纪新教摆脱罗马教廷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实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产阶级反罗马神权和封建思想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