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螳螂捕蝉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3 18:48:16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螳 螂 捕 蝉人类在月球
第一个脚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现在用来比喻只看见跟前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身后。那么这个成语有何出处?阅读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伐荆(fá jīnɡ):攻打楚国。 左右(zuǒ yòu):身边跟随的人。
谏者(jiàn zhě):规劝的人。 舍人(shè rén):侍从官。
孺子(rú zǐ):指年轻人。 如此(rú cǐ):指示代词,这样。
委身(wěi shēn):屈着身子。 啄(zhuó):鸟类用嘴取食物。
务(wù):致力;力求。 哉(zāi):表示感叹的语言。词语冲浪初读感知 本文通过少孺子巧妙说服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的故事,表现了少孺子
( )的美德以及吴王( )的美德。填一填整体感知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知错能改课文结构1.理解“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这句话。 这句话写少孺子的心理活动和行动。少孺子为什么一连三天重复同样的行为呢?是因为他不敢直接劝说专横的吴王,而想以此引起吴王的注意,以便趁机借物喻理,劝说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这样做表现了少孺子的聪明机智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再读课文2、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这句话说的是小动物,其实是在打比方:即吴王如果攻打楚国,就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其利害关系不言而喻。这样说理,让吴王自然而然地在联想中领悟,从而感到信服,易于接受,体现了少孺子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特点。
1、少孺子是怎样启发吴王罢兵的? 少孺子用“蟑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隐喻吴国攻打楚国的处境,从而启发吴王罢兵。精读课文2、用简短的话概括这两段的内容。一、游园湿衣,引王关注。
二、借物喻理,巧劝妙谏。 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少孺子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他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避免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我们从中也应受到启发:那就是做事要考虑周全,不能只顾眼前,盲目行事。
我的收获做事要考虑周全,不能只顾眼前,盲目行事。
读后感想互动反馈语言积累
关于劝诫的词语:谆谆教导 循循善诱 苦口婆心 语重心长 谆谆告诫
关于劝诫的名言: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李世民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英]培根
谢谢!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