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正浓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梅香正浓 课件(含课文朗读mp3) (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13 18:50:34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梅 香 正 浓 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可见梅是多么的坚贞不屈。梅香正浓的时候,作者也不禁想起了具有梅花一般品格的英雄,心中升腾起无限的感慨。
初读感知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明南京兵部尚书。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史可法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史可法率扬州军民与围城清兵展开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城破被俘,不屈被杀。史可法殉难后,其义子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遂依史公遗愿,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是为史可法的衣冠冢。
拜谒(bài yè):拜见;瞻仰。
浩然正气(hào rán zhènɡ qì):正大刚直的精神或气节。
怂恿(sǒnɡ yǒnɡ):鼓动别人去做(某事)。词语冲浪用一用 去年我们去江西( )了文天祥纪念馆,导游为我们讲解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 )永留人间。浩然正气拜谒反义词:

酷爱——厌恶 局限——自由
近义词:
酷爱——热爱 抗击——反击
感慨——感叹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们的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2~6):详细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迹。
第三部分(7~8):呼应前文,点明写作意图,以“梅香”喻英雄的凛然正气。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段落大意。整体感知课文结构引出回忆起草奏章
总起——崇敬之情分述誓同生死、宁死不降感



总结——抒发情感 作者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详细记叙了明朝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民族危亡时英雄们的崇高气节。 熟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理解“清兵俘获史可法......史可法大骂气绝而死。”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首先从侧面写出了史可法的忠勇;再写他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坚决拒绝降清;最后写他英勇就义。史可法宁死不降,表现了英雄不计生死、坚守信念的凛然正气。
再读课文2、说说你对“现在虽然不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大地却久久沉浸在浓浓的梅香之中……”这句话的理解。 句中的“梅香”喻“英雄的凛然正气”。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民族英雄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凛然正气,就像梅花的清香之气,充满乾坤,给世人的心灵以洗礼和感召。1、文章2——6段,详细写了史可法的哪几个事迹?第一件:在民族危亡之际多次起草奏折,提出救国方略,规劝皇帝。
第二件:史可法在明朝大势已去的时候,发誓与扬州共存亡。
第三件:扬州陷落,史可法宁死不降,最后“打骂”气绝身亡。精读课文2、《梅香正浓》中“梅香”指的是什么? “梅香”喻指英雄的凛然正气。
3、文章的情感线索是什么? 崇高——感动——伤感而肃然——感慨万分我的收获我们应当以梅为偶像,用英雄的精神和气概来不断鞭
策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散发出人格的馨香。
读后感想互动反馈 梅,超凡脱俗、卓尔不群、坚守气节,它的品格是英雄人物凛然正气的写照,也正如一位引导我们提高自我品格修养的导师。在成长中,我们应当以梅为偶像,用英雄的精神和气概来不断鞭策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散发出人格的馨香。
语言积累
课内:沉浸 戕害 浩然正气 虬枝 峥嵘 高官厚禄 纵情逸乐
壮怀激烈 寡廉鲜耻 卖身求荣 视死如归
课外:爱国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谢谢!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