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B.体表都被有鳞片或甲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
2. 蜥蜴的皮肤干燥,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
A.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爬行
3. 两栖动物的特点是 ( )
A.用鳃呼吸
B.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C.用肺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4. 大鲵的呜叫声像婴儿的啼哭声,因而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世界上( )
A.最小的两栖动物 B.最大的两栖动物
C.最原始的两栖动物 D.最高等的两栖动物
5. 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青蛙、蜥蜴 B.大鲵、蝾螈、蟾蜍
C.鳄鱼、青蛙、蟾蜍 D.中华鲟、大鲵、青蛙
6. 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7. 有一类动物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特征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此特征( )
A.马、鸡、蛇 B.扬子鳄、蜥蜴、甲鱼
C.鲸鱼、娃娃鱼、鲤鱼 D.蝗虫、河蚌、蜗牛
8. 蜥蜴遇到危险或尾被其他物体压住时,尾能自动断裂,与身体分离的尾能做蠕虫状活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吸引敌害,借机逃跑,有利于保护自己
B.尾比较脆弱
C.去掉尾,运动更加灵活
D.以上都有可能
9. 在冬季冬眠时,青蛙的呼吸 ( )
A.完全停止 B.要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 D.完全依靠皮肤
10. 判断题
①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 )
②青蛙即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 ( )
③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 )
④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 )
⑤娃娃鱼属于鱼类。 ( )
11. 配伍题
青蛙 ( ) A在育雏阶段可以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蝗虫 ( ) B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
家蚕 ( ) C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时期
菜粉蝶 ( ) D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很相似
家鸽 ( ) E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12. 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又可在陆地生活,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两者主要区别的是( )
A.青蛙和龟都用肺呼吸,但青蛙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B.青蛙和龟都用四肢在水中游泳,但青蛙后肢发达
C.青蛙体表无鳞片或甲覆盖,龟体表覆盖龟甲
D.青蛙和龟都产卵,但龟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二、综合提升
1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产卵、发育成幼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____.
(2)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
(3)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______,呼出______.
14. 爬行动物比其他低等动物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用______来完成呼吸,可以完全的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体表附有鳞片和甲,既可以______,又能______,同时生殖和发育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______的出现更是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动头部,更有利于______和______.
15. 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好朋友.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______.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是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了____________;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池塘里的青蛙,体色是草绿色的;而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体色是灰棕色的,这对青蛙生活的意义是______.
(4)“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意谣.近几年,许多地区惊现五条腿,甚至六条腿的青蛙,请你分析一下畸形青蛙产生的原因:______.
16. 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呼吸最快的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___。
(2)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____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____辅助呼吸。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7)青蛙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1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请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水稻、青蛙、蝗虫、水蛇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写出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
(2)少数人大肆捕食青蛙,这种做法会酿出的恶果是___.
(3)鸡卵与蛙卵相比具有哪些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___(答出两点即可)
18. 烟波浩渺的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来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生存大计.章鱼、鲫鱼、娃娃鱼、鲸鱼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
(1)在本文中出现的动物中,有几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
A、1 B、2 C、3 D、4
(2)你断定它们是鱼类的依据是( )
①体表常被有鳞 ②用鳃呼吸 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有中无肛门 ⑤体内有脊柱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
(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娃娃鱼 B、鲸鱼 C、鱼 D、章鱼.
《两栖类和爬行类》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D
【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故选D。
2.【答案】A
【解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陆生生活。故选A。
3.【答案】D
【解析】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是雌雄异体,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故选D。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A.龟和蜥蜴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大鲵(娃娃鱼)、蝾螈和蟾蜍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C.鳄鱼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D.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D错误.
6.【答案】D
【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用肺呼吸,蚯蚓用体壁呼吸,金鱼用鳃呼吸,青蛙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7.【答案】B
【解析】A.马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扬子鳄、蜥蜴、甲鱼的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都属于爬行动物,B正确.C.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C错误.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因此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
11.【答案】E D B C A
12.【答案】D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龟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都产卵,但爬行动物产较大的硬壳卵,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二、综合提升
13.【答案】(1)繁殖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氧气 二氧化碳
【解析】(1)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产卵、受精;这是青蛙的求偶行为,是生殖现象.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是为了防止人类的干扰,这是蛙对环境的适应行为,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青蛙在水中产卵,说明生物能繁殖;卵→蝌蚪→幼蛙→成蛙,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变态发育).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4.【答案】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解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蜥蜴生活在陆地上,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部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15.【答案】(1)动物;(2)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和繁殖;(3)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4)青蛙生活的水环境受到污染
【解析】(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青蛙属于动物.
(2)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草履虫的应激性、人的条件反射、鸟的迁徙、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和向地性、炎热夏季中午植物的萎蔫现象、含羞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了,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繁殖就是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蛙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过程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基本特征.
(3)在水草丛生的池塘里的青蛙是草绿色的,在无绿草的水沟里的青蛙是灰棕色的,这有利于青蛙保护自身,不被敌害发现,这是青蛙生活的意义.
(4)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其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水域环境污染会影响青蛙幼体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16.【答案】(1)甲 乙 丙 (2)凡士林极具防水性,不透水,也不透氧
(3)对照 (4)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肺 皮肤
(6)将凡士林油膏清洗掉,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
(7)青蛙有惊人的捕捉害虫的能力;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17.【答案】(1)水稻→蝗虫→青蛙→水蛇
(2)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
(3)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
【解析】(1)蝗虫吃水稻,青蛙吃蝗虫,水蛇吃青蛙,所以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蝗虫→青蛙→水蛇.
(2)青蛙吃蝗虫,水蛇吃青蛙,因此少数人大肆捕食青蛙,这种做法会酿出的恶果是蝗虫大量繁殖,影响水稻的生长(或水蛇缺少食物而数量下降).
(3)鸡卵与蛙卵相比,适应陆地环境的注意特征有:鸡卵大,储存营养丰富;鸡卵有卵壳保护;鸡卵有卵膜,可防止水分蒸发(答出两点即可).
18.【答案】(1)C;(2)A;(3)B
【解析】(1)鲨鱼、鲫鱼、海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有2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
(2)海马、鲫鱼、鲨鱼是鱼类的依据是①体表常被有鳞、②用鳃呼吸、③通过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有口有肛门、⑤体内有脊柱
两栖类和爬行类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两栖类和爬行类
单元
四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重点
1.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3.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1.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野外进行观察时,你会在什么样的地方发现青蛙?
【田、池塘、溪流边的陆地上或水中】
那么,青蛙为什么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青蛙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呢?
感受情景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两栖类
青蛙和蟾蜍属于两栖类,那么,什么是两栖类呢?
【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两栖类可以爬上陆地,但是一生不能离水,因为可以在两处生存,称为两栖。】
青蛙的幼体称为蝌蚪,有尾而无四肢,生活在水中,成蛙无尾有四肢营水陆两栖生活。
实验:
1.取一只活青蛙,观察它的体色,青蛙背腹两面的颜色一样吗?
【皮肤黄绿色,有黑色斑纹,腹面呈白色】
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为保护色。
提示:实验中要爱护青蛙,动作要轻,实验完毕,将青蛙施加采集地。
2.注意它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趾间有什么结构。
【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
后肢发达,后足宽而趾长,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3.观察青蛙的头部
【呈三角形,可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头部有口、鼻孔、眼、鼓膜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
4.用手摸一摸青蛙的皮肤,再轻轻握住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湿滑,裸露,分泌黏液,游泳时减少阻力
皮肤内有丰富的血管,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青蛙在陆上生活,主要靠肺呼吸。但是,青蛙的肺不够发达,呼吸功能不强。需要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想一下,青蛙的皮肤为什么能进行辅助呼吸?
【青蛙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
青蛙的保湿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又叫冷血动物。
视频:两栖类动物及其特点
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是皮肤腺。
大鲵: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达2米。
蝾螈:终生有尾,生活在清冷的静水池沼里,有时也爬到陆地上来。
为什么青蛙有冬眠的习性?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两栖类虽然可在陆上生存,但有许多方面是不完善的,我们总结一下。
1.呼吸问题
肺呼吸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气体,代谢需要皮肤或鳃辅助。
2.保水问题
根本未能解决陆上生活防止体内水蒸发的问题(皮肤抗透性与皮肤呼吸对立)
3.繁殖问题
繁殖及发育过程还须在水中完成。
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都属于两栖类。两栖类的主要特征是: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体温不恒定。
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青蛙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是动物界著名的捕虫能手。每只青蛙一天大约听懂60只昆虫,一年能消灭1万多只害虫。我们应积极保护青蛙。
有些两栖类我们养殖来供我们食用,如牛蛙。
蟾蜍眼睛后面有一对膨大的毒腺,其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两栖类的生存目前面临重大问题,由于它们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近年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
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禁止对它们乱捕滥杀。
二、爬行类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青蛙、蛇、蜥蜴它们不是同一类生物。
那么,爬行类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观察:
1.观察蜥蜴的标本,它的体形和四肢有什么特点?
【蜥蜴的身体分五部分,头、颈、躯干、四肢、尾
蜥蜴具颈,使头能灵活转动,便于觅食和避敌
蜥蜴的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2.仔细观察蜥蜴的体表,有什么特殊结构?想一想,这对于适应陆地生活有什么意义?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想一下,蜥蜴的形态结构与青蛙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蜥蜴头部的感觉器官比两栖类发达,颈能灵活转动,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它的皮肤干燥而粗糙,表面覆盖有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所有蜥蜴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
蜥蜴的肺的功能比青蛙更强,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
蜥蜴的体温仍不恒定,也属于变温动物。
蜥蜴的生殖
蜥蜴是陆地产卵,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卵内有丰富的送料,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它的生殖和发育完成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也是爬行类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之一。
视频:鳄和龟
其他爬行类
扬子鳄又称为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龟亦是长寿的动物。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壁虎: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壁虎的断尾,是一种“自卫”。是有益无害的动物。
以上几种动物都属于爬行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是:
爬行类比两栖类更适应陆地生活,已经进化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了。
爬行类动物有些可供食用,如龟、鳖、蛇等。但有些人为了牟取利益,滥捕野生动物,我们应抵制,没有买卖,就没有了杀害。
有时爬行类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如蛇攻击人。蜥蜴生活在山坡、田野和东森丛中,以捕捉昆虫和蜘蛛等为食。蛇类可以捕食鼠类等。蜥蜴全身可以入药,蛇的一身都是宝,蛇毒、蛇胆和蛇蜕也可以作中药材,蛇是鼠的天敌,大多数蛇类能捕食鼠,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知道什么是两栖类
实验观察并思考
了解其它两栖类
拓展了解两栖类的不完善
概括两栖类的特征
了解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蜥蜴
拓展了解蜥蜴的生殖
了解其它爬行类
概括爬行类的特征
了解爬行类存在的意义
引导实验观察
介绍其它两栖类
拓展两栖类的不完善
合作概括两栖类的特征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观察
拓展蜥蜴的生殖
介绍其它爬行类
合作概括爬行类的特征
介绍爬行类存在的意义
课堂练习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C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2.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D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下列关于蜥蜴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皮肤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完全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C.蜥蜴可以在陆地上自由捕食食物
D.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4.两栖类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 B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与外界气体交换
C.减少游泳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青蛙与蜥蜴的比较
青蛙
蜥蜴
栖息环境
幼体水中,成体水中或陆地
陆地
皮肤和覆盖物
裸露、黏液
干燥、粗糙角质鳞片
呼吸
幼体鳃,成体肺,皮肤辅助呼吸
肺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比较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