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班级:九年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 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味本文特色鲜明的语言。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难点】
【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共 2课时 总第 23-24 课时
预习指导《绩优学案》自主预习部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检测预习 重点字词 词语解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三、初读文体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讨论后明确:2.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体会作者的情感。讨论后明确: 四、细读文本,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1.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要注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然后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2)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就是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雨果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请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齐读,并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例。(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讨论后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慨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使用反语如:先用“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抨击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辛辣讽刺 猛烈抨击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后明确: 4.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写这封信的,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这封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讨论后明确:“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讨论后明确:结合全文分析,雨果是以全人类的名义来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义正词严,批判力强。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讨论后明确:5.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学生) 课后反思 (教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