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15-17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 朱德 B. 叶挺 C. 贺龙 D. 刘伯承
2.战士们唱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时代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城这一历史镜头反映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3.孙中山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有关黄埔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创办于1927年B. 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C. 孙中山亲自担任该军校校长D. 校址设在江西南昌
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国共两党分裂了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 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
5.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袁世凯
6.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
A. 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广州
7.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A.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广州起义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8.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九十年前,周恩来,朱德等人领导起义军,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场起义是( )
A. 金田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9.“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 新文化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0.它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它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是( )
A. 井冈山 B. 南昌 C. 上海 D. 延安
11.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演讲活动.小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A. 四渡赤水河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越大雪山 D. 会师井冈山
12.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④遵义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13.暑假期间,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考察.其中前往井冈山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革命摇篮,星星之火C. 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 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14.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15.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该节目正确的“红旅”设计应该是( ) ①遵义②泸定桥③赤水河④吴起镇。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16.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井冈山会师
17.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19.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 ?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0.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 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吴起镇C. 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 中央革命根据地——赤水河——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二、读图说史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
??领导人: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 ——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别写出一名领导人。(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6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2.(16分)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题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4分)(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6分)(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4分)
23.(16分)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指的是中共的哪一次会议?(3分)材料二?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3分)材料三?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3)根据材料三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4分)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4)根据材料四中判断“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6分)
24.(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分)
(4)材料二中“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3分)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可知是叶挺。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故选B。
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的战果可知反映的是北伐战争.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3.【答案】B【解析】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蒋介石任校长。故选B。
4.【答案】B【解析】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矛头指向了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但是1927年蒋介石与汪精卫发动的反革命事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因此说大革命失败了。故选B。
5.【答案】D【解析】北伐战争讨伐的对象为: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个军阀,并不包含袁世凯。故选D。
6.【答案】D【解析】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选D。
7.【答案】C【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故选C。
8.【答案】C【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选C。
9.【答案】D【解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故选D。
10.【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率队伍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故选A。
11.【答案】D【解析】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这些是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而D会师井冈山是秋收起义失败以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D。
12.【答案】B【解析】①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发生于1927年4月;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发生于1936年10月;④遵义会议发生于1935年1月.故②①④③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B【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市革命摇篮,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故选B。
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的史实。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指1934-1936年的长征,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1949年的渡江战役,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是指1927年的秋收起义,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是指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所以,本题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故选C。
15.【答案】C【解析】由于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进行长征.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红军不畏艰难,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挥师北上.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故选C。
16.【答案】C【解析】由材料“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可以看出,材料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故选C。
1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天辟地”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凯歌”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星火燎原”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万里长征”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长征。这些历史史实都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故选C。
18.【答案】C【解析】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越过草地。1935年10月,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由此可知,乙和丙的台词是正确的。故选C。
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明显的关键提示词是“红军”。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第一支人民军队。1928年井冈山会师,朱德、毛泽东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来军队一直称为“红军”。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合作宣言》,将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红军”是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选B。
2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之后,渡过了湘江。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
21.【答案】 (1)黄埔军校。 (2)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卖国和混战;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解析】(1)据材料一图片可知,图片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黄埔军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2)据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可知,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卖国和混战。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
【答案】(1)中共一大。(2)南昌起义。(3)井冈山。(4)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关于会议地点、人员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为了避开密探跟踪和巡捕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上继续进行.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一大”选举的党的领导机构为中央局。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指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4)据材料四“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可知,料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长征.遵义会议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起到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事件。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3.【答案】(1)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2)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4)毛泽东。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的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相关知识。依据材料“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和题干中的提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可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1921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现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诞生。
(2)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相关知识。依据材料“第一枪”,结合所学可知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3)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星火燎原”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4)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力挽狂澜”,结合所学可知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根据材料一、二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的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通过材料二和第三四问得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24.【答案】(1)图二:历史事件: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图三: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领导人:毛泽东、朱德。
(2)影响:围绕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从城市走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等角度回答。
【解析】
(1)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本题的图二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本题的图三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2)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南昌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这还开创了中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